首页 > 意见征集库

【意见征集】《霍山县2021年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征集单位:霍山县科技经信局征集时间:[ 2021-01-22 00:00 ] 至 [ 2021-02-22 11:08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霍山县科技经息化局起草了《霍山县2021年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霍山县人民政府网“全县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库”(https://www.ahhuoshan.gov.cn/zmhd/yjzjk/index.html)留言;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霍山县科技经信局办公室(霍山县行政中心西附楼205室,邮编:237200)。来信请注明“ 《霍山县2021年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3.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5022610;

4.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hsqynjr520@sina.com

联系电话:0564-5022610。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2日。

 

 

霍山县2021年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现就2021年全县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相关会议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扛工业大旗,重返第一方阵”为统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深做实“积树造林”、创新驱动、园区创建、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工业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工业经济新发展阶段。

二、发展目标

2021年,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规下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民营工业企业100家、各类民营企业500家、个体工商户1500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县GDP比重达2.3%。

三、工作重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质量

1.做强主导产业。整合优质资源,加快发展主导产业。以安徽霍山大别山生态食品特色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迎驾春风美酒小镇建设,引领生态食品产业品牌化发展,力争迎驾集团当年实现产值超50亿元;以省级高端装备零部件战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应流“退城进园”,引领高端装备产业高端化发展,力争应流集团当年实现产值超40亿元;加快推进世林由单一光源制造向智能照明灯具产业转型,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光源产品生产基地,力争世林集团当年实现产值超10亿元;以“西山药库”建设为依托,加快回音必、天下泽雨、大别山霍斛科技、乐然堂等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工业产业体系,引领绿色发展。

2.培育新兴产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高端智造产业园、五洲新春产业园、盈田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战新产业集群;以优胜美、天易、森普等企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物宝、东磁等企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全年新兴产业产值、战新基地产值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达60%、**%。

(二)稳定工业投资增后劲

3.实施“积树造林”工程。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强化“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工作,严格执行“三库联动”和“月30”调度,实行项目建设台账管理,全面压实项目牵头县领导、责任单位责任,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确保全年重点工业项目开工率达100%。重点推进华彬(大别山)创新产业示范园、海运通电容涂膜铝壳及电容器等50个线索项目尽快签约,盈田高端装备产业园、白色家电产业园、优胜美塑胶地板等40个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森普新型建材、回音必技改迁建、世林LED智能化照明灯具技改扩建等20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

4.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加快技术改造,聚焦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发展方向,实施工业企业“6+1”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对标行业领军企业,瞄准一流装备、技术、工艺进行技改升级。重点推进迎驾曲酒智能酿造、应流精密高端铸造、世林智能灯具、回音必制药等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技改项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对当年企业技改设备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按照设备实际投资额的10%予以奖补,单个企业技改投资奖补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力争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0个、投资增长12%。

(三)着力创新引领赋动能

5.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创新生态的主责,加快省级“创新型县”建设,等高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创新资源,积极参与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省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重点推动应流创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迎驾中国生态白酒研究院、皖西黄茶研究院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对有效高企标识实施动态管理,树标提质;支持企业争取国家工业强基专项、省“三重一创”及“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全年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个,新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中心3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

6.加快创新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实施智能化改造,全年新增省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个,推广“机器换人”50台(套),实施“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个。以国家绿色园区建设为契机,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诊断和用能用水效率提升,引导企业绿色循环化改造。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工业设计、“三品”行动,安徽“工业精品”、省级新产品等示范创建工作,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全年新认定省市级绿色工厂2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安徽“工业精品”、省市级“三品”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各1个。

(四)加快园区创建提速度

7.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瞄准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等战略机遇,突出生态资源和战新基地两大优势。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开展低效土地专项治理行动,做好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厂房建设、创新平台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散乱污”和“僵尸企业”清理等工作,不断释放开发区工业经济主战场优势和活力。进一步提升开发区规模水平,科学编制新一轮开发区发展规划,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大力推进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抓紧抓实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工作,对照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五大类43项标准,制定具体创建方案,推动创建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力争全年开发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财政收入**亿元,盘活处置“僵尸企业”**家以上。

8.突出工业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园区工业招商主平台作用,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产业分工合作,抢抓长三角产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机遇,更高层次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园区结对合作共建。依托“大制造、大酿造、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围绕“大趋势、高科技、产业链”,突出工业招商、长三角招商、产业园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强化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拉动性。力争全年引进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个、超5000万元工业项目**个。

(五)繁荣民营经济壮实体

9.稳定市场主体。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积极服务“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和退重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政策,加大稳岗补贴、培训补贴、失业保险金返还力度,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着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对首次纳入规上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首次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首次纳入省民营企业百强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规模工业企业当年产值、入库税金均增长15%以上,按企业当年缴纳税收净增部分地方留成的5%给予奖励。

10.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制定返乡创业奖励办法,建立霍山籍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充分利用霍山英才协会、企联、侨联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加强对外交流,引导更多优秀创业创新人才回乡创业。加强返乡创业宣传推介,通过政策宣贯、平台推介、返乡慰问、典型宣传等活动,提升返乡创业工程的感召力。加快大别山电商产业园、衡山众创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园、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吸引“家燕回归”。对返乡创业人员在创业平台内承租厂房给予租金优惠,力争全年新打造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个。

(六)畅通内外市场双循环

11.大力发展外向经济。抢抓国家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机制的发展机遇,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支持应流、世林、优胜美、一隆等优势企业走出去,广泛进入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品种,扩大对外贸易范围和出口规模。培育名牌出口产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推动企业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进口。深度对接合肥自贸区、六安(皖西)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动霍山公用保税仓库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利用外资增长**%。

12.全面参与区域联动发展。准确把握国家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定位,支持引导企业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区域联动发展,主动加入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和吸收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借力扬帆,扩大销售市场,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企业生产与市场良性循环。重点瞄准合肥“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优势产业,积极争当产业配角,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配套企业落户霍山,争当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

(七)提升要素水平强支撑

13.强化金融服务。修订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将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新增贷款支持实体经济比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并与公存款调节挂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扩大新型政银担业务,积极开展“银团贷款”“贷款直通车”“银税互动”“无还本续贷”“应收账款信贷”“订单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产品。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引进天使、创业、股权等投资基金。积极扩大战新基金投放额,充分发挥基金在招商、技改的撬动作用,建立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世林集团完成上市方案准备工作。

14.培育企业人才。实施企业家成长计划,坚持分类梯度培训,通过举办企业家高校培训班、特色产业培训班、“名师大讲堂”等培训活动,着力培养杰出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和“创二代”企业家等三支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县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联合办班,“订单式”培训和送教入企活动。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常态化开展“2+N”人才招聘活动,加快县人才公寓建设,切实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力争全年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个。

四、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卯定“重扛工业大旗,重返第一方阵”的目标,强化组织保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同志具体抓到位,层层明确落实责任,形成推动工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合力。

16.强化运行监测。继续实行企业运行分析预报、“四色预警”、“月30”调度等机制,强化规上企业、规下企业样本点运行监测,重点关注产值负增长企业,千方百计帮助破解难题,防范化解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合理。狠抓统计规范,强化统计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和统计业务培训,提升统计质量,为工业经济运行提供保障支持。

17.加大财政扶持。安排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科技创新驱动专项资金,用于县财政局、县科技经信局及时兑现本年度内各类工业及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制定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突出支持企业入规、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技术改造、“5G”应用、依法纳税等,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省级“创新型县”验收、企业人才培训、经济运行、“四色预警”、工业观摩与项目调度等工作。

18.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全力营造更加清新的政务环境。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保扶增”帮扶工作和暖企行动,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创新培育、要素对接等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服务企业作用,提供全程帮办和“妈妈式”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清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行动。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督促考核和正向激励,提升发展工业民营经济在县政府目标考评中的比重,评选服务工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先进乡镇,努力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网络渠道发表意见

  • *您的姓名:

  • *联系方式:

  • *您的意见:

  • *验证码:

电话渠道
0564-5022610
来信来访渠道
霍山县科技经信局办公室(霍山县行政中心西附楼205室,邮编:237200)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未收到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2024年3月27日 15时27分

2021年1月22日,我局对《霍山县2021年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征求意见,于1月22日至2月22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网站公开、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4条,其中采纳3条,部分采纳1条,采纳与否的理由见下表。
《霍山县2021年工业及民营经济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情况反馈表
序号 反馈单位 反馈意见 采纳情况 原因
1 县财政局 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中:”对当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按照......“建议投资额为200万元以上,并根据是否符合国家支持行业确定奖励比例。 采纳 表述更准确。
2 县金融服务中心 “强化金融服务。修订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重点推进世林集团完成上市方案准备工作“。建议修改为:持续推进“金融驰援助企纾困”行动,鼓励金融机构立足当地,优化信贷结构,精简审批环节,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税融通、新型政银担等成熟产品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的服务渠道。充分发挥六安高端装备基地投资基金的作用,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企业挂牌上市的若干意见》,落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相关奖励政策,积极对接券商、基金公司等,加强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培育,强化分类指导,鼓励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力争培育1家上市报备企业。 采纳 表述更准确。
3 县林业局 建议在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中增加“竹材加工制造业”内容 部分采纳 在“做强主导产业“中增加“竹材加工制造业”内容更为合适
4 县数据局 “18.优化营商环境”中,《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准确,应修改为《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 采纳 规范表述。
5 县发改委、县统计局、县人社局、县投资创业中心、县商务局、县经济开发区等部门 无意见 / /
6 公众 无反馈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