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借鉴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优化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县域一体化管理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将《霍山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研读,并提出相关意见。
请各单位务必与7月1日前报送意见反馈结果。
意见提交方式
1、登录霍山县人民政府网“意见征集库”(https://www.ahhuoshan.gov.cn/zmhd/yjzjk/index.html)留言。
2、联系人:李媛媛 电话:0564-3910916
3、电子邮箱:hsxygb@126.com
4、联系地址:霍山县卫健委312室
霍山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修订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借鉴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优化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县域一体化管理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120号)、省医改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2023年综合医改重点任务的通知》(皖医改〔202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优化。按照“强县、活乡、稳村”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乡镇卫生院纽带作用和村卫生室网底作用,把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基层、辐射基层、服务基层,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二)进一步促进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依托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以城市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建设优势专业专科,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的服务格局,实现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三)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坚持预防为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医防融合,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服务促质量,努力使群众少生病、不生病。
(四)进一步促进医保基金运行平稳高效。完善居民医保基金医共体总额预算管理办法,推进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落实医疗费用分级审核机制,定期分析医保基金运行情况,提升医保基金使用质效。
三、主要内容
按照省政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统筹发展等方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共融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一)整合医共体集团。将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两个医共体集团进行整体合并,组建成一家紧密型医共体,命名为“霍山县医共体总院”。总院办公地点设在县医院,保留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牌子,保持原单位机构性质、承担职责、人员身份、资产关系、投入机制“五不变”。
(二)明确集团设置。县医共体总院下设县医院医共体集团、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上土市医共体集团。县医院医共体集团管理衡山镇卫生院、与儿街镇中心卫生院、佛子岭镇卫生院、黑石渡镇卫生院、诸佛庵镇中心卫生院、落儿岭镇卫生院、大化坪镇中心卫生院、东西溪乡卫生院共8家单位;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管理开发区卫生院、下符桥镇卫生院、但家庙镇卫生院、单龙寺镇卫生院、磨子潭镇中心卫生院共5家单位;组建以县中医院上土市分院为牵头单位的上土市医共体集团,管理上土市镇卫生院、漫水河镇中心卫生院、太平畈乡卫生院、太阳乡卫生院共4家单位。
(三)理顺管理架构。县医共体总院实行唯一法定代表人组织架构,设院长1名,成立院务会,由5-7人组成。县医院、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分别设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上土市医共体集团执行院长由县中医院选派1名班子成员担任,同时兼任上土市镇卫生院院长。上土市医共体集团增设党总支,设置办公室(党建办)、财务室、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药品管理科、设备科、耗材管理科、公共卫生科等职能部门,部门人员由总院调剂安排。
(四)统一运行机制。县医共体总院实行“一独立、六统一、一互认”管理模式,即“财务独立核算、资金统一使用、医保统一包干、人员统一调配、物资统一管理、绩效统一分配、质量统一标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同质化,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管理水平。推行便民优质服务,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刷脸就诊、结算和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将“全流程医保刷脸”打造成无感就医、无感结算的霍山标杆。
(五)统筹业务发展。县医院、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以提升综合学科能力为重点,注重中西医协调发展,整合优质资源,提高专病专科技术水平,逐步降低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县域外就诊率。上土市医共体集团依托县医院、县中医院技术支持,通过双向选择,由总院负责选调医务人员驻点开展坐诊、查房、手术等诊疗服务,充分挖掘县域外周边医疗资源,开展康养、体检等多元化服务,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六)促进医防融合。在县医共体总院框架下,组建医共体医防融合办公室,充分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促进资金、健康县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制定推进路径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建设县域卫生健康综合管理平台,打通医疗HIS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壁垒,实现县域内临床诊疗、健康服务“一卡通”。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6月底前)。县卫健委牵头,对县医院、县中医院两家医共体集团的人员、编制、职能、财务运行、信息化建设、业务发展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形成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初稿,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7月底前)。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县医共体集团管理委员会”变更为“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成立工作组,按照“一总院三集团”架构,完善机构、配齐人员。县卫健委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两家医共体集团整合及医共体总院筹建工作;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负责领导职数核定、干部配备、编制管理和使用等工作;县人社局负责医共体总院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县医保局负责医保政策衔接等工作;县财政局(国资委)负责财政补助经费预算拨付,资产、债务划转等工作;县审计局负责资产、债务审计工作。
(三)正式运行阶段(2023年8月起)。制定完善县医共体总院和3家医共体集团内部管理运行制度,落实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县医共体总院建设稳步发展,对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人社、财政、审计、医保、卫健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进、协同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二)加强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让群众和医疗卫生人员充分了解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注重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平稳推进深化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严明工作纪律。各相关部门和各医疗机构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按照各自职责要求,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廉洁纪律、保密纪律,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对违反纪律的组织和个人,县纪委监委将视其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相关规定,分别追究单位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霍山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版)(起草说明)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借鉴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优化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县域一体化管理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120号)、省医改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2023年综合医改重点任务的通知》(皖医改〔2023〕4号)等文件精神。
按照省政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统筹发展等方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共融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按照“强县、活乡、稳村”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乡镇卫生院纽带作用和村卫生室网底作用,把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基层、辐射基层、服务基层,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收到其他渠道公众意见
县医管办对《霍山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于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征集意见,此后对征集意见稿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未收到社会公众反馈意见。现将意见反馈情况向社会公众进行反馈。
附:
意见采纳回复情况汇总表
序号 |
征求意见对象 |
意见情况 |
采纳情况 |
1 |
社会公众 |
无 |
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