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人社局 > 行政权力运行 > 其他权力

霍山县人社局2022年其他权力事项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2-10-09 08:55 信息来源:霍山县人社局  字体:[  ]

序号 权力
类型
权力名称 子项 实施依据 责任事项 追责情形 备注
1 其他权力 职称申报评审及证书管理 1.《关于印发〈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试行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4〕14号)第四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实行分级管理,由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授权组建具有权威性、公正性的跨部门、跨单位的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织,按照颁布的标准条件和规定程序对申请人进行评价。第十条:资格评定办事机构设在被授权的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受理申请,组织评审,接受咨询等日常工作。第十九条:评委会评审结果由相应人事(职改)部门审批。资格评定办事机构应在评审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将经审定的评定结果通知申请人。获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持评定结果通知书,到资格评定办事机构或其指定的代办机构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皖人社发〔2018〕5号)第五条:职称评审按属地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管理权限分别是:(一)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全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二)省辖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授权组建中、初级评委会的省直部门及省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三)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初级职称评审工作。第十三条: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查确认后,按下列规定提交相应评委会组建单位,并由提交单位出具申请委托评审函。(一)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市属及以下单位的,由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提交;(二)申报评审中级职称,县(市、区)属及以下单位的,由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市直单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门提交;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提交;(三)申报评审初级职称,县(市、区)属及以下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提交;市属及其以上单位,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提交;(四)无主管部门的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新兴业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按属地原则,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人事档案放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由代理机构提交。
1.受理阶段责任:公示依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阶段责任:对初审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
    3.决定阶段:对符合职称条件的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相应的决定,授予相应的职称称号。部分职称评审需要递交到市一级人事部门的进行转交。
    4.送达阶段责任:对已被评定为相应职称的人员及时通知和公布。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受理条件而不予受理的;
    2.对不符合受理条件或明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技术要求的项目而初审通过并予以转报的;
    3.擅自增设变更初审转报程序或条件的;
    4.因未严格初审而产生严重后果的;
    5.在初审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6.在初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7.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行为。
2 其他权力 集体合同审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第三十四条: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八)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进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
4.《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9号)第六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资协议进行审查,对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工资协议签订后,应于7日内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5.《集体合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第四十二条: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6.《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2006﹞47号)全文。
7.《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八号)第二十八条:集体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1.受理阶段责任: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材料不齐的,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
    2.审查阶段责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 。
    3.决定阶段责任: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
    4.送达阶段责任:将《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送达当事人。
    5.事后监督责任:加强集体合同履行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集体合同审查受理条件而不予受理的;
    2.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未进行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严格,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受损的;
    3.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的;
    4.利用集体合同审查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后果的;
    5.在审查过程中发生贪污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