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二中劳动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劳动实践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实践课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要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机整合,探索出劳技创新教育的崭新模式,实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发展。通过劳动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劳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1.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劳动技术价值观。
2.主要内容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 社区(户外)劳动共三类,力图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基础知识和怎样操作呈现给同学们。
三、教材简析:
1.劳动课实践性强,要以实践为主,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中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的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从事简单的生产能力。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作和适应现代的生活的需要打下基础。
2.联系实际,对学生加强劳动观念教育,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材料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3.加强动手操作能力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事物的轮廓、大小、位置等,培养学生手、脑、眼的协调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4.强化劳动光荣教育,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勇于开拓、创新,通过自编、自导的锻炼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并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形成热爱劳动的思想。
5.培养其关心农业生产,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本活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劳动能手、劳动模范,劳动技术史,培养学生的兴趣。
3.要求学生会做的,自己要先会做,在课堂上做好示范演示。
4.课堂上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挖掘劳动技术特长。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