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职业学校(霍山技工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规范传染病报告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开展报告工作。
二、成立学校传染病报告工作领导组。刘太金任组长,倪林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政教处金少军主任为学校疫情报告人,有效开展疫情报告工作。
三、疫情报告领导组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各项疫情防控制度;
2.疫情报告人负责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疫情情况;
3.协助医疗单位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主管部门与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防控的督促、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何祥庆副校长(主持工作)是传染病报告第一责任人,政教处金少军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四、疫情监测
1.建立学生晨午晚检制度。班主任每天对班级学生进行晨午晚检,检测体温,观察、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传染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各班级班主任和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传染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可能病因,并立即报告学校防控领导组。
3.设立临时隔离观察室(学校门卫室旁边),观察室有教育局和卫健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隔离观察室内按照要求配备:体温监测用品(水银温度计)、隔离室防护用品(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乳胶手套、护目镜、隔离衣、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胶鞋、医疗垃圾袋和医疗垃圾桶)、手消毒用品(洗手液、免洗洗手液<含酒精成分>)、空气消毒用品(紫外线灯)、表面消毒用品(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75%乙醇消毒液)、固体过氧乙酸呕吐应急处置包等常用必备防控物品,用于临时隔离观察疑似患病师生,以免传染病扩散,确保有效隔离。
五、传染病报告
1.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
内部报告:学生情况向班主任报告;教职员工情况向各部门负责人报告;各班主任和各部门负责人汇总信息后均向学校传染病报告人报告。
外部报告:学校传染病报告人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坚持每天分别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局报告,
2.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班主任要立即报告给学校传染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防控领导组,领导组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县教育局和疫情防控指挥部。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班主任要立即报告传染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防控领导组,领导组根据专家建议采取应对措施。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传染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防控领导组,领导组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县教育局和疫情防控指挥部。
5.报告程序
教职员工 部门负责人 属地教育行政部门
学生 班主任 学校传染病报告人
家长 班主任 属地卫生健康部门
5.报告内容
学校名称 |
霍山职业学校 |
应统计学生数 |
|
未统计到的学生数 |
|
应统计教职员工数 |
|
未统计到的教职工数 |
|
应统计外包、临时聘用人员数 |
|
未统计到的外包、外聘用人员数 |
|
报告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人数 |
|
新冠肺炎确诊人数 |
|
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 |
|
疑似病例人数 |
|
密切接触者人数 |
|
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人数 |
|
诊断为其他传染病的人数 |
|
核酸检测人数 |
|
核酸检测阴性人数 |
|
报告日期 |
年 月 日 |
6.纪律要求
(1)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2)每位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如发现学生异常,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对不报、谎报、漏报的行为将依法依纪追究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