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太平畈乡中心幼儿园课程设置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要的基础上,特制订本套课程设置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增强幼儿的体质素质,提高身体素养;
6.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
(一)游戏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开展游戏并在其中自发交流互动的过程。自主游戏有两项基本前提,一是幼儿应当处在幼儿园构建的游戏环境当中,二是自主游戏应当以幼儿的快乐和满足作为目的,由幼儿自由开展,体现的是幼儿的意愿。
幼儿选择想要玩的游戏类型,支持玩伴自主、材料自主、玩法自主,即幼儿自己选择玩伴,可以利用幼儿园内老师准备的各种材料,或者自带玩具进行无穷的探索,自己设计游戏的玩法。
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为儿童提供场地和材料,如有情况需要,也应进行一定的引导,除了做适时的旁观者外,也可以成为与儿童共同游戏探索的合作者和引导孩子游戏的参谋者。
(二)五大领域课程
1.健康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2.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和交流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并且对于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也非常重要。
(1)倾听与表达:通过听音乐、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口头表达能力。
(2)阅读与书写准备:通过图书阅读、故事讲解等活动,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社会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4.科学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实验活动: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加深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
(2)观察活动:通过观察天象、昆虫等活动,培养幼儿对于自然规律的感知和探究能力。
(1)计算活动:通过数码游戏、拼图等活动,培养幼儿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几何活动:通过图形拼接、造型等活动,培养幼儿几何感知和空间想象能力。
5.艺术
艺术课程是指通过音乐、美术和手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1)美术课程:通过绘画、拼贴、剪纸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音乐课程: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式
1.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实践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视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教学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4.加强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五、课程评估
1.采用多维度评估的方式,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2.注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只看成绩,而是关注幼儿的进步和潜力,帮助每个幼儿实现其个人化的发展目标。
3.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与家长共同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设置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在课程实施和评估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个体发展,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成长。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
霍山县太平畈乡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