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高山学校2024-2025学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在过去的一学年,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连贯的九年义务教育。现将本学年工作详细总结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一)深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1. 通过三会一课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理论学习,全学年组织党员大会6次、支部委员会15次,通过学习做到学查改一体推进,开门教育。
2. 创新学习形式,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自查自纠、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二)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挥先锋作用
1. 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 开展党员与学生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狠抓党风廉政,涵养育人生态
1. 加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实行“一票否决制”。
2. 设立校长信箱、家长监督热线,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二、教学工作
1. 课程建设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构建了一体化的九年课程体系,注重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小学低年级着重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设置丰富的基础课程与特色活动课程,如趣味阅读、创意手工等。中高年级逐步增加学科深度与广度,并引入综合实践课程,如校园植物探究等。初中阶段依据中考要求及学生发展需求,完善学科课程,同时开设拓展性选修课程,如书法鉴赏,石斛加工等满足学生多元发展。
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学校周边文化资源,开发了“家乡文化”等校本课程,涵盖历史、地理、民俗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增强文化自信。
2. 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等进行检查与反馈,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本学年共组织教案检查10次,听课记录检查10]次,并就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2)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初中通过期中期末质量检测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青年教师培养
通过“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本学年共结成师徒对子8对,导师累计听课指导20余节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在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多位青年教师获奖。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校内开展教学研讨、公开课展示等活动,本学期共举办教学研讨活动10多次,公开课30多节,为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4.霍山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
我校深入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并作为样本校顺利完成小学和初中样本校质量检测工作。
三、德育工作
1. 德育体系建设
构建了九年一贯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小学低年级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中高年级加强社会公德、集体主义教育;初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与自律能力,开展理想信念、法治教育等。
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品德行为、社会实践、学业表现等多维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主题活动开展
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国庆节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文化艺术节涵盖绘画、书法、文艺表演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体育节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等,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家校合作
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本学年共召开家长会4次,举办家长学校讲座4场,教师家访覆盖率达到100%,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参与学校管理与活动组织,如协助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筹备等,家长参与热情高,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四、校园建设
1. 硬件设施改善
对教学楼进行了修缮,暑期将对运动场进行修缮,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同时,对计算机房等功能教室进行升级改造,满足教学需求。
2. 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校园文化,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师生风采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在教学楼各楼层设置不同主题的文化墙,如国学经典、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各班级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如班级口号、班歌、班级图书角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安全工作
1. 安全制度建设
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做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
加强安全工作考核,将安全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部门与个人进行严肃问责。
2. 安全教育与演练
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通过安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本学年共组织消防演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10次,通过演练,师生熟悉了应急处置流程,提升了应急逃生能力。
3. 校园安全管理
加强校园安全防范,配备专业保安人员,安装维护校园监控系统、一键报警装置等,实现校园安全监控全覆盖。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对进出校园人员进行严格登记与检查。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与当地派出所、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确保校园周边秩序良好。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 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对九年一贯制教育的衔接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过渡上还存在不足。
学校社团活动的质量和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教学的能力还需加强。
2.改进措施
加强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九年一贯制教育衔接的专项研究,定期举办教学衔接研讨会,分享成功经验与案例,提高教师对教学衔接的把握能力。
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外聘专业教师,充实社团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创新社团活动形式与内容,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举办信息化教学大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回顾过去一年,我校在教学、德育、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推动学校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