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东西溪乡中心幼儿园课程设置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幼儿园教育整体建构的组成部分之一。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集中体现和反映园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概念的载体,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培养出来的幼儿是具有不同的特质的,因此建设课程对于一个园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课程都需要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与理念进行建设,贯穿着“以儿童为本”“坚持儿童立场”的教育理念,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增强幼儿的体质素质,提高身体素养;
6.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
(一)游戏活动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让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开展游戏并在其中自发交流互动的过程。
1.室内游戏
每班创设五个以上游戏区,除常规阅读、建构、益智、美工、自然角。材料超市适时投放充足、有效的材料,幼儿选择想要玩的区域,支持玩伴自主、材料自主、玩法自主。
2.户外游戏
户外设有6个游戏区,投放了低结构、自然类材料。每天保证一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发展个性,习得新知,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在游戏中观察放下手、管住嘴,除了做适时的旁观者外,也成为与儿童共同游戏探索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二)学习活动
1.五大领域课程
(1)健康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2)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和交流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并且对于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也非常重要。
(3)社会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4)科学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5)艺术
艺术课程是指通过音乐、美术和手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班本课程
(1)基于周边资源设计地域性的班本课程
周边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价值,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室内资源(如教室、公共活动室、走廊)和户外资源(如操场、种植园)外,还可以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班本课程。
(2)基于热点事件设计项目化的班本课程
幼儿具备关注周围人、事、物的能力,对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保持强烈的好奇,教师可以基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事件与幼儿共同创生班本课程。
(3)基于师幼兴趣设计个性化的班本课程
教师和幼儿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班本课程的建设既要满足幼儿探索与学习的需要,也要给教师展现自身特长的机会,积极发挥师幼资源与优势,共同探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实现师幼共成长。
四、课程实施方式
1.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实践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视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教学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4.加强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五、课程评估
1.采用多维度评估的方式,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2.注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只看成绩,而是关注幼儿的进步和潜力,帮助每个幼儿实现其个人化的发展目标。
3.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与家长共同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设置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在课程实施和评估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个体发展,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成长。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