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单龙寺学校教学教研有关规定

2025-03-20 15:02 来源:霍山县单龙寺学校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增强教师为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使我校校本研训科学、健康、持续、全面开展,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使学校教研常规化、制度化。     

2.通过集体研修,提高业务学习效率。     

3.教师学习研究形成习惯,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     

4.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逐步提高。    

三、校本研训的主要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指导、教师对话为基本形式,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教师优质课、研讨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以“问题—研讨—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校本研修的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组。

领导小组负责校本研修制度的制定及管理,业务指导组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

2.以校本研训作为年终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

对在校本研训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将参加校本研训的情况与教师评优、绩效挂钩。     

3.实行目标管理,教导主任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校本研修,使校本研修时间、活动场地得以保障,同时制定奖惩政策,激励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4.资源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为校本研修筹措一定经费,以保证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健全“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各自职责

1.校长: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2.教导处:教导处是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导处应制定并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并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审查教研组和各科教学计划和其它计划,领导教研组工作,指导教研组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督促执行。

3.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在校长、教导处的领导下,负责本年级、本学科的业务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总结本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团结全组同志,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总结,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  

六、充分发挥集体的合力,扎实开展校本研训活动

校本研训,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量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质量。

1.教导处确保教研组每月有4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开展教研活动。固定时间,教研活动时间不能挪作他用,在教研活动时间一般不予调休,事假从严,且需经教导处同意。

2.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和团队精神,克服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病。坚持聚焦课堂、聚焦师生,以“课例研究”为主线,着力开展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改善行为为特征的实例研究,做到有专题、有现场、有共识、有积累。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优势,力争通过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校本研训中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一堂组内研讨课。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学期末上交活动记录、教研工作总结及组内研讨课教学设计等过程性材料。

4.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包括: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式。教学反思要记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有待于改进的方面。教育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可以记录教学现场的点滴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教学设计或某一教学细节的探讨,也可以是对一堂课的实录,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教学细节的关注。)

5.建立校本研训检查、考评机制,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学习情况,培养教师的学习习惯。定期反思学校研修工作,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学校的研修水平。

七、建立校本研训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建立校本研训激励制度。给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条件。

2.建立校本研训保障机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校本研训予以保障。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3.在期末绩效考核中,对于获奖教师或者在教研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与加分鼓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