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庵中学历史沿革

2025-03-20 09:13 来源:霍山县诸佛庵中学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霍山县诸佛庵中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巍峨的狮山脚下,秀丽的深水河畔位于有万亩竹海美誉的霍山县诸佛庵镇,是县属完全中学,至今已有近60年的建校史。建校后,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培育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一、峥嵘岁月

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诸佛庵镇谋划在诸佛庵镇西石门村斑竹园建一所中学,为纪念革命烈士刘淠西,学校拟命名为“淠西中学,这成为诸佛庵中学前身。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诸佛庵镇周边建成红星机械厂、皖西机械厂、江北机械厂、皖西化工厂等三线厂和一所皖西医院。

为解决三线厂干部职工子女就学问题,1965年安徽省国防科工委批复创建“淠西中学”,地点定在诸佛庵镇街道东侧放马滩,1966年学校开始建设,任命吴投南为校长统筹建校。1968年8月正式招生,起初有三个初中班,150多人。同年11月黄大诚任学校革委会主任,县革委会下文称名为“诸佛庵中学”,原校名逐渐被替代。

1969年原霍山中学校长戴文海调任诸佛庵中学任校长。

在三任校长期间,校舍拥挤,师资力量紧缺。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建设校舍,开拓校园,把学校周边荒滩开垦成8亩良田和十余亩菜园。并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防洪堤、几十间平房、200米跑道的运动场。

1972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有8个教学班。学校在“开门办学”的号召下,办起了会计班、卫生班、机械班等专业班,为我县培养了大批紧缺人才。

根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学校白手起家,新建了校办工厂(六安市教学仪器二厂),添置了多台机床,并承接对外加工业务,产品畅销全国。

在这一时期,戴文海校长作出的贡献尤著,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达到1200余人。

二、砥砺前行

1977年至1978年胡守全同志代理校长数月,至1999年先后有四位同志任校长,分别是:江永胜(1978-1983),饶正珠(1983-1989),刘尧(1989-1992),李景武(1992-1999)。在此期间,恢复高考,诸佛庵中学培养了大批毕业生进入高校。同时校园设施逐步完善,刘尧校长任职期间加固了防洪堤坝,修建了防洪围墙。第一座教学楼(扬帆楼)落成。

1984年首批改制为农村完全中学

1986年被县教委评为首批文明学校

1990、1991年连获两次全国群众歌咏大奖赛优胜奖。

期间培养出县文科状元俞秀明、空军飞行员刘三庆、江鹏,学校为此被授予“招飞先进单位”的称号。

三、芳华日茂

1999年8月华直权同志调任我校校长,2000年9月原诸佛庵镇初级中学并入我校。随着学生数增加,学校硬件设施已满足不了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经学校多方争取,投资千余万元,先后建成初中部教学楼(至诚楼)、科教楼、行政办公楼(善本楼)、餐厅礼堂(春晖楼)、男女生宿舍楼各一栋,教师宿舍楼4栋。征地建设了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2005年9.2洪灾给学校带来了较大损失,围墙校舍部分被毁,教职员工开展了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校容校貌得到了很大改观。

学校确定“厚德博学自强创新”为校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考入高校的学生逐年增多。又培养出了四名县文理科状元,学校修建了状元亭,并争取相关部门建设了校门口的状元桥,以作纪念。

2000年被县政府命名为"霍山县体育中学"。

2002年被安徽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2004年跻身“六安市示范性高中”行列

2007年被评定为“霍山县第一届文明单位”,并被推荐申报市级“文明单位”。

四、春华秋实

2008年8月,王荣飞校长调任我校。全县新课程改革兴起,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确立了三优三特的教学目标,大力推进有效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示范校,被评为县“有效教学先进单位”、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迎接了省教科院和市教研室领导专家的调研评估,接待了湖北省枝江一中、霍邱县教育考察团等二十余批考察团。

2012年改革进入深化阶段,诸佛庵中学提出了提出了“和谐高效课堂”理念,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双20+5”课堂模式和“三段十步”教学方法。承办了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特邀内蒙古鲍海丽老师来校授课、河南大学魏宏聚教授来校讲学,解答疑惑。先后承办了县语文、物理优质课大赛和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先后荣获省“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项目实验三等奖和县项目实验“先进单位”。

2009年起加大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的步伐,植树6000 株,植草坪19250平方米,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90%,绿地率50%。建成了桃李园、桂园、谐园和玉兰广场四处园林,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荣获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同年,桃源河初中、佛子岭中学因布局调整并入我校。

2010全力建设校安工程,加固楼房六栋、新建图书艺术楼一栋、洗浴中心一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受到谢广祥副省长等领导的肯定,被《人民日报》、《安徽新闻联播》、教育部官方网站、六安台、霍山台等媒体报道。

新增图书几万册、改造水路电路、寝室安装空调,建成了教师周转房。实施班班通工程、重新装备四个实验室两个计算机教室,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2012磨子潭中学撤高中部,部分教师分流我校。全校有37个教学班,在校生2500余人,教职工167人。

期间学校被评为国家部委“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六安市“文明单位”、“家教名校”“绿色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参加省传统项目比赛获优秀组织奖,在市运会上,诸佛庵中学体育健儿代表霍山县共夺得金牌两块,银牌五块,为学校争光,为家乡添彩。

2014年9月刘大鹏同志任诸佛庵中学校长。学校提出“义务段留得住学生,高中办出特色和亮点”的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艺体特色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2014年11月4日,我校迎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组的检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开展及优美校园环境给检查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均衡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扬。作为霍山受检的三个学校和完中代表,为我县高分通过验收作出了贡献。

承办高效课堂开放日活动连续三年高考本科达线突破130人大关,居全县完中之首,吴忌、刘光泉等同学被上海体育学院录取,连续三年荣获“六安普通高中市教学成果奖”。

参加六安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金牌2枚,银牌一枚参加省传统项目比赛获优秀组织奖,江孟玉同学取得了全省标枪第二名和铅球第七名的佳绩。

安装高中部班班通教学设备14套,布设了25处网点,初高中全部实现信息化授课。改造了餐厅礼堂,改装了寝室电路,新建了录播教室。

经过民主讨论、充分调研、制定并通过了《诸佛庵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学校今后的发展确定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办学目标、办学规模和办学理念,使学校的办学更具科学性、前瞻性。

20158.9洪灾和20166.30洪灾使学校的财产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七百多万元。教职员工统一思想,集聚合力,扎实有效开展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学校多方争取资金重建了400米标准运动场,恢复了1.5万平方米绿化,加固了防洪堤和围墙,增添了教学器材,修复其他水毁设施教育教学活动迅速恢复正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2014年在第二届法制教育活动中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委评为“零犯罪学校”

2015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称号,并被推选为“文明单位标兵”。

2016年荣获了“六安市第八届文明单位”称号。

2016年9月,经省市领导慎重选定,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于21日至22日到我校调研。在时任刘大鹏校长的全程陪同下,温总理参观了美丽的校园,考察了各功能室,与师生们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听取了演讲比赛,为师生们作了两场精彩的讲座,并与师生共同就餐,深入体验了校园生活。本次接待活动高标准完成,受到中央、省、市领导高度肯定。

2017年11月,董开义校长上任,在他任职期间,学校被评为霍山县第五届“文明单位标兵”、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诗教先进单位”,荣获“六安市普通高中教学成果奖”、“市防震减灾示范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大课间活动视频获六安市一等奖,安徽省二等奖,是我县唯一获奖的中学。

2018年4月学校被评为六安市第九届文明单位和六安市第二届文明校园。

2018年更是捷报频传,本科达线141人,首次突破140人大关,艺体成绩尤为突出,本科达线率85%。2019高考本科达线171人,再创历史新高。

五、扬帆起航

2019年9月,章正和同志任诸佛庵中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狠抓常规管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学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2020高考本科达线172人,连续十年突破百人大关,高考本科达线率62.8%。2021年高考在生源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文化课本科达线25人,一本6人;艺体本科50人,一本15人,其中健美操专业朱坤、华梦总分位列全省31名和38名;美术专业刘延春有望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学校先后荣获了“安徽省中华诗词先进单位”、“六安市平安校园”、“霍山县先进关工委”、“霍山县中职招生先进单位”、“霍山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诸佛庵镇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提高办学质量为重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常规管理,强力推行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以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装备优良、教学师资优质和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优三特”为目标,坚持“改革兴校、艺体立校、文明育校、管理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管理措施科学化、教育教学现代化、思想观念时代化、后勤服务规范化”的和谐校园,力争把学校打造成为霍山县体育强校、艺术特色名校和安徽省农村特色示范高中。

2023年11月,姜文峰同志担任诸佛庵中学党总支书记,杜魁同志任校长。目前学校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为510余人。教职工85人。学校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拥有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所需的一切设备和设施。学校有物理、生化实验室各2个,电子备课室1个,各功能教室齐全。学校有计算机教室2个,录播教室1个,智慧教室6个,全部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各班都安装了班班通教学设备,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园内园林相映,环境优雅,处处弥漫着文明健康的育人氛围,成为莘莘学子求学、修身、养性、健体的理想场所。

重大事件:

1、1958年“淠西中学”命名。

2、1968年诸佛庵中学初中部开始招生。

3、1968年11月改名为诸佛庵中学。

4、1972年诸佛庵中学高中部开始招生。

5、1990、1991年连获两次全国群众歌咏大奖赛优胜奖。

6、第一栋教学楼于1992年10月建成。

7、2000年被县政府命名为"霍山县体育中学"。

8、2002年被安徽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9、2004年跻身“六安市示范性高中”行列

10、2004年2月27日,与原深山村委会,小岭村民组、油坊湾村民组签订征地协议,2005年元月动工,兴建有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

11、1990年俞秀明2002年陈涛2003年林燕、2006张远分获县文理科状元。

12、2011年学校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

13、2014年被司法部等三部委评为“零犯罪学校”,

14、2014年11月4日,学校迎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组的检查并高标准通过。

15、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同志于2016年9月21日至9月22日来我校考察调研。

学校名人:

1、张德然  男,汉族,霍山县诸佛庵镇西石门人,195510月出生,1973年毕业于诸佛庵中学,后回乡务农,曾任过带课教师、大队干部,参加过县委抽调的驻点工作队1976年12月入伍,1976年3月入党,本科学历服役于十二军三十四师一OO团后勤处,从事军械维修工作。由于表现突出,1977年被评为团里“学雷锋积极分子”,并保送到南京军区军械技工大队脱产学习。学习期满留队,1979年4月提升正排职区队长兼助教,随后改为专职枪械和机械制图教员(副连职)。后又进入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脱产学习,1986年提升为学员一队队长(正连)。1987年10月调任南京军区霍山武器仓库工作,任业务助理员。1989年7月提升为一分库副主任(副营职),1991年提升分库主任(正营职),连续三年被南京军区后勤部荣记集体三等功。1993年提升为业务处处长(即团参谋长),多篇文章在全军和军区刊物上发表,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1993-1995年全区后勤战线争先创优先进个人”。1996年3月被提升为南京军区军械仓库主任(正团职),2001年被作为海、陆、空和武警部队唯一的一个单位被全国评为“1997-2000年度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罗干等党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9年被中央军委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总后勤部表彰为“全区后方军械仓库建设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10月被军区荣记三等功一次。2001年提升为高级工程师正师职2004年4月由军委胡锦涛主席授予大校军衔,为总装备部抽调的专家组成员之一。

2、杨光祥  男,汉族,霍山县人,祖籍金寨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1957年11月生,1973年毕业于诸佛庵中学高中部,1976年参加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六安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1976年8月任霍山县落儿岭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秘书;1979年9-1981年7月在六安师专学习;1981年7月开始在霍山县委办公室工作;19839-1985年7月在省委党校培训班学习;1985年8月任霍山县诸佛庵区委副书记兼石家河乡党委书记;1986年9月任霍山县诸佛庵区区长;1988年4月任霍山县诸佛庵区委书记;1989年12月任霍山县委宣传部部长;1990年2月任霍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1992年10月任舒城县委常委、副县长;1993年3月任六安地区淠河化肥厂厂长,党委书记(1997年2月兼任安徽西方化工集团总裁及六安复合化肥厂党委书记);1997年8月任六安行署专员助理;1997年10月后,任县级六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2000年5月任六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3年8月起兼任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04年4月起任六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不再兼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2011年01月至2016年01月,任六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1601月至今六安市政协副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杨光祥在任六安市副市长期间,曾领导过宁西铁路六安段的建设工作。

3、熊竞成 男,汉族,霍山县人,19559月生,19733月参加工作,1985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曾任:下放知青;诸佛庵建筑队工人;县农业局技术员;县委办公室干事;19886月任县委办公室副科级秘书、秘书科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接待办主任;199210月任下符桥镇党委书记;19963月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3月任县交通局局长、党组副书记;20007月任霍山县交通局局长、党组书记;20071月至201412任霍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4、俞秀国 男,1962年生,霍山县诸佛庵镇上谷村人,中共党员。1979年诸佛庵中学毕业后考取西南政法学院,1982年毕业分配至安徽省司法厅律师处,后任律师处主任。2002年调任省劳改局党委副书记,2004年任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挂职巢湖市居巢区委副书记。现任省直工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5、杨安国  男,汉族,1966年11月生于诸佛庵镇西石门村墩子村民组。1982年在诸佛庵中学高中毕业,并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86年大学毕业获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合肥叉车厂见习一年后,在工艺科从事工装设计,先后担任工艺研究所工艺员、副所长、所长、合力(叉车)股份公司开发处副处长兼工艺所所长、副总工程师。2000年任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2002年任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同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2003年5月至今,任安徽合力(叉车)股分公司董事、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合力工程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由于成绩突出,于1988年荣获全国机械工业部工艺工作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银质奖章、省劳动模范;2004年荣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2005年荣获安徽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系安徽省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机械行业投资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省企业投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6、陈绪江  男,汉族,诸佛庵镇深山村人,大学文化,1966年8月生,1984年10月入伍,1989年9月入党。1974年3月至1979年6月在诸佛庵深山小学学习,1979年7月至1984年7月在诸佛庵中学学习,1984年10月至1986年9月,在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院务部当战士,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学习。1988年7月至1996年12月,先后在80592部队任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正连职干事、副营职干事。1996年12月至2003年3月,先后在96552部队任副营职干事、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政治处主任。2003年3月任96544部队政治处主任中校军衔。入伍以来,荣立三等功两次,12次受嘉奖,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第二炮兵学院树为“优秀政治教员”。现任六安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

7、喻  昕   男,汉族,中共党员,霍山县诸佛庵镇人,1969年12月出生。诸佛庵中学毕业生,1989年考入安徽大学,1997年9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2007年5月为武汉大学药学院生物技术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2005年分别至日本德岛大学药学部基因组研究中心及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药理学系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现主要从事药物分析、药理学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年6月-2010年3月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2010年3月-至今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教授、院长先后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其中13篇SCI收录,4篇被EI收录,发明专利10项,发表了专著和编写教材多部。

8、刘三庆 男,诸佛庵镇桃源河村人,生于1975年10月1日。1993年诸佛庵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飞行基地学校,继而升入空军飞行学院,并从事飞行火控工作。1997年分配至广州军区空二师工作。2002年到空军参谋学院进修。后任空二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至今。授予少校军衔。曾立三等功两次。

9、俞秀明 女,诸佛庵镇小干涧村人,诸佛庵中学1990届毕业生,当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铸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10、林  燕  女,诸佛庵镇人,诸佛庵中学毕业生,2003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现就职于国家安全局。

11、韩福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固体所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室主任。1973年毕业于诸佛庵中学高中部,后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自1995年起开始从事轻质阻尼及高效吸能金属材料的研究。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进行高阻尼金属材料的合作研究,并获得英国Leverhulme Trust 奖研金。他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在 Phys. Rev. B、Acta Mater.,J. Appl. Phys.及 Phil. Mag.等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评审专家,总参谋部合肥科技创新站特聘专家,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特种高阻尼材料研究学术带头人。曾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方向性项目、 973 计划项目子课题、中科院国防创新基金以及探月工程二期着陆机构缓冲材料研究等项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