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符桥镇中心学校关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的规定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集体备课,保证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使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更加规范有效,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的与目标
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集体智慧,必须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开展听课、评教活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课、评教活动,推动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知识性、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和与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融合,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使各项教学活动既遵循教学规律,又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施步骤与办法
(一)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应由教务处负责,具体活动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开展。
(二)为保证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有序地进行,教务处在制定的教研计划中应包括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的相关要求。
(三)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明确基本点、重点、难点和方法,力求将书本上的内容提炼出来教给学生。同时要不断研究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一般采用讨论、探讨、建议和交流等形式进行,尤其鼓励教师将自己听课的真实意见以及有价值的资料、信息以及好的教案、讲稿贡献出来,以供其他教师参考。
(五)听课、评课既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单项内容,也可以作为集体备课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
1.参加听课的人员 学校校长或分管校长、教务处负责人、教研组长、相关教师等。
2.听课方式 听课采取预先告知或不告知两种方式,由听课人员自主选择听课方式、时间、课程和听课对象。
3.听课对象 凡当学期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人员均属于听课对象,其中听课重点是中青年教师、新上岗教师。
4.听课要求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对象的选择要点面结合,在时间上要有间隔。凡听课必须做好听课记录和填写改进建议,听课记录应如实、客观反映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提倡中青年教师多听课,并且既要听取老教师的授课,也要听取其他青年教师的授课。
5.听课记录的反馈和归档 听课人员每次都必须填写听课记录本,并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及时将问题或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每学期的听课记录须交由教务处存档备查。
三、检查与考核
(一)对学校内未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
(二)对各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情况每学期检查一次,对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和教师,予以表扬,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其检查与考核,由教务处具体负责。
教师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制度
备课制度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
2、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3、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步骤、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具。
5、 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6、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备好;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备好。
7、教务处将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做不定时检查。
说课制度
1、教师说课态度端正、严谨,必须在充分准备,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说课,应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教学构思先经过教学实践。
2、说课内容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行为与效果的描述:
说教学目的要求。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对自己的教学目的性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阐述。
说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进行动机、实施的清晰的说明。特别是对于教学教程中的重难点应做详细说明。
说教学措施。教学措施的采用应说明其理由及预期目标。
说教学效果。这是一种自我评价性的教学阐述,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尽量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听评课制度
1、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是为了了解教学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好做法。因此,听课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还要了解当前教改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
2、规定每学期听课节数。为达到听课目的,所有教师听课每学期至少10节。
3、做好听课记录。为了达到听课目的,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为做好评课分析和指导教学提供依据。
4、及时评议反馈。为了达到听课目的,听课后必须及时评议。评课要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方法的优劣、教学手段的先进与落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既要肯定教学成绩,又要指出存在问题,既要评教师又要评学生,既要评教法,又要评学法,帮助授课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重要的举措。它是教师之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改信息共享,教法学法共享,彼此取长补短,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教学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许多学校的成功经验,也符合新课改合作精神的成功做法。
集体备课的大体思路为“五步法”:
个人研究—集体讨论—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教学反思
根据我校以往的经验,本学期重点落实个人研究的环节,突出集体讨论的实效性,统一教学思路,提高修改的个性特色,注重教学反思。
一、集体备课流程:
1、个人研究。
集体讨论之前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集体讨论的内容)。要研究教材、教参,了解学生,初步把握每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及与现实结合点,并研究教法、学法、进行个人教学设计,形成初步的教学简案。
2、集体讨论
在个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讨论前,备课组长先对每位教师的简案检查签字,杜绝不进行个人研究,就盲目讨论的现象。讨论时,每个人根据个人简案,阐述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后,统一重点、难点、能力点、德育点与现实结合点,优化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并进行通案撰写的分工。
3、形成通案
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分工,形成凝结集体智慧的通案,教师个人将通案输入微机,并打印下发到备课组的每个老师。根据课时需要,通案必须在上课前二天打印下发。
4、个性化修改
教师个人在拿到通案后,根据个人的特长,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个性化修改,努力突出个人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教学。
5、教学反思
结合个人教学,及时进行反思。反思通案设计,反思个性修改,反思课堂教学上的得与失。
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又要对下一次集体讨论的教学内容进行先期的个人研究,……依次类推,形成循环。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参与集体备课讨论时,每位教师必须端正态度,严肃认真,要充分发表个人见解,集思广益,勇于开拓创新。
2、集体备课讨论时,要加强组织纪律,任何人不得请假,不得迟到、早退。
3、备课组负责人要认真负责,主持好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做好记录,统计好参加人数(迟到、早退、旷会),及时上交。
三、集体备课时间:
各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的时间是定为需要上研修课、公开课之前一个月中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即语文教研组是每周二上午,数学教研组是每周二下午,理化生教研组每周三上午,英语教研组每周三下午,政史地教研组每周四上午,体艺教研组每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