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和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霍山县2024—2025学年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霍教职〔2024〕10号)等文件精神,为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保证全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为重点,全员参训,精准施训,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整体提高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水平,为推动我镇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培训对象
全镇全体在职幼儿园教师。
参加2024年度国培、省培、市培的教师,在完成60学时的培训任务后,可免于参加本年度全员培训的专业知识培训。
三、培训时间与学时
(一)培训时间
2024年8月—2025年6月。
(二)培训学时
每人年度参训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知识不少于60学时,公需知识30学时)。
四、培训内容
(一)公需知识培训内容根据省市推荐内容选学。
(二)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主题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教师学科素养与教书育人能力提升研修”。分为四个内容模块:
1.幼儿园教师寒、暑假研修
组织教师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参与“2024—2025年暑假、寒假教师研修”专题学习,完成相应学时的学习任务。
2.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论教育》和《意见》为核心内容,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专题学习和专题宣讲为主要形式,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自律自强。
3.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教师学科素养与教书育人能力提升研修
以《意见》关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要求为目标,围绕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安吉游戏”本土化实践与反思、智慧工具的创新与使用等,聘请学科领域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分享前沿的教学策略,拓宽教师学科视野,引领教师认识到基于游戏的幼儿园教育面向未来的意义,激发教师保教工作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德育与学前教育的融合,通过专家讲座和案例分享,挖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科学保教与育人目标的融合点,探索新形势下育人新方式,推动我镇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4.基于课例实践研修
立足游戏和课程,聚集观察、倾听和反思,以案例为载体,全员开展游戏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教师专业素养和保教能力作为观测点,广泛深入开展课例研修和游戏分享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切实做到看见幼儿、看懂幼儿,真正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学习、支持幼儿的成长,落实科学保教,赋能新时代教师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五、培训安排
本年度专题培训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暑假研修(2024年7-9月)
组织教师参加暑期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培训形式:集中+远程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2024年8—11月)
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深度剖析、反思个人师德行为,撰写个人反思或案例剖析报告。
培训形式:集中+园本
第三阶段: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保教能力提升研修(2024年10月—2025年5月)
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教师学科素养与教书育人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同步依托校本研修开展线下研讨活动,撰写学习心得。
培训形式:集中+园本
第四阶段:寒假研修(2025年1—2月)
组织教师参加寒假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培训形式:集中+远程
第五阶段:基于课例的理论与实践研修(2025年2月—5月)
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活动,以课例研修为载体,在幼儿园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开展教学实践研修活动。
培训形式:集中+园本
第六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25年5月—6月)
教师结合年度各阶段培训学习活动,立足自我,分析研修过程得失,明确游戏课程化革新的主要目标及方向;幼儿园对教师本学年的培训学习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培训形式:园本
六 、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培训组织
采用“集中或送培送教+远程+园本”形式。“集中、园本”环节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县教研室和各学校组织实施。“远程”环节委托相关培训机构组织实施。
(二)培训模式
推行“集中培训(送培送教)+网络研修+园本研修”混合式培训。
1.集中培训(送培送教):依托四个县幼儿园安吉游戏本土化实践“1+N”联盟体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培训指导团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采取现场指导、案例剖析、研讨交流、成果共享的形式进行。培训做到训前有诊断、训中有记录、训后有反馈。
2.网络研修: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网络研修平台开展教师网络培训。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专题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跟进指导等方式进行。组建培训团队负责学习指导,培训管理团队负责监督与管理。
3.园本研修:各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园本研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幼儿园要认真扎实开展园本研修活动。
在制定本园园本研修活动方案时,注重与常规教研活动计划有机整合,将听、评课、集体备课、游戏观察、案例研讨等纳入园本学时管理范畴。每位教师要提交研修课的过程材料及每学期不少于6节课的听课记录和4篇游戏观察记录等作为园本学时认定的必备材料。
(三)培训管理
1.加强教师培训意识的引导
教师全员培训是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提高我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每位参训人员要摒弃任务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2.加强培训管理网络建设
成立镇全员培训工作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坚持培训的组织领导与业务指导双线并行,实行县、镇、校三级管理网络健全的培训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好年度培训活动,将全员培训与“国培计划”项目培训、县域内组织开展的各专项培训相结合,与常规的教科研活动相结合。
3.加强培训指导团队建设
突出教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培训指导团队作用,明确指导职责。在镇培训业务指导组的指导下,各校明确业务指导人员,中心学校定期对各校业务指导人员开展考核。
4.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建设
方案备案规范化。中心学校在年度培训启动会后一周内将培训方案报送县教师与资源中心审定,经审定后的培训方案报教育局职成教股备案。
档案建设规范化。各校在确保培训档案“一人一档、专人管理”的基础上,要加强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坚持做到归档及时、材料详实、条目清晰、完整系统。
5.加强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各校要切实加强培训实施过程监控、培训质量监测。建立全员培训实施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流程,对培训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过程监控的常态化,确保实现全员培训绩效目标。
各校要以制度创新和务实考核为重点,强化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提高校本研修实效。在为教师远程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远程培训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远程培训质量。
中心校要强化培训质量监控,增强服务意识,加大研究指导力度,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对培训情况进行日常调查和监测,保证年度培训计划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