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家庙镇中心学校2024年秋学期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

2025-03-28 15:27 来源:霍山县教育局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但校字〔2024〕22号

 

2024年秋学期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各校(部)、幼儿园:

为切实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控制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本学期传染病防控形势,学校实际情况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指导意见。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但家庙镇中心学校2024年秋学期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长:陈厚来 李明智

副组长:张厚柱(但家庙镇卫生院副院长)

张晓东   胡云飞

 员:李良明 付本法   沈善前 余宏生

汪承松   卢兴念 马启俊 陈玮玮

      班主任、

任课教师、后勤人员等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工作。

2.工作职责

 长:全面负责应急工作,制定应急决策,调配应急资源。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应急响应、处置和协调工作。

 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三、监测与预警

1.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网络,包括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追踪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

2.预警机制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四、应急响应与处置

1.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不同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处置措施

隔离与救治:对确诊或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环境消毒:对病例所在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宣传教育:加强师生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心理疏导:为受影响的师生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服务。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健康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五、后期处置与恢复

1.总结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恢复教学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附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分工及处置流程

 

 

但家庙镇中心学校

                                2024年9月1日

                                


附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分工及

处置流程

一、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卫生运动。加强校园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每周五下午放学后专人对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对校内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要求每个人做好个人消毒工作。(责任人:卢兴念)

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防疫知识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防疫知识教育,普及卫生防疫措施方法,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责任人:马启俊 周蕊)

3.做好每天教职员工进校前的晨午晚检工作。各班级班主任对来班学生每日进行体温观察、检测,认真填写学生出勤、因病缺课情况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责任人:余宏生、汪承松 、卢兴念 各班班主任)

4.定期组织人员对饮食饮水等设施进行清洗,杀菌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责任人:卢兴念)

二、加强监测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制度,形成监测网络

1.班长(授课教师)—班主任——余宏生(汪承松)——张晓东;

2.教师—余宏生(汪承松)——王成——张晓东;

3.门卫、后勤人员——程勇——张晓东;

4.办公室人员——李良明——张晓东。

健全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全校师生员工健康管理档案,“一人一档”。

(二)日常监测

由班主任每日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干咳、精神萎靡、乏力、咽痛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做好临时隔离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做好记录。

(三)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

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应及时报告。

(四)报告制度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霍山县教育局和霍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似症状后,及时做出相应级别的预警,并上报县教育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责任人:李明智 张晓东)

二、处置流程

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感染者,立即启动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预案,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处置流程,及时管控并上报卫生、教育主管部门,所有工作务必在当地疾控部门、专业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开展,及时隔离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查询活动轨迹,封闭相关教学、活动、宿舍等区域,提升心理辅导等级,以上工作在驻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指导下处理,不得自行处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在校人员中出现发热(额温≥36.8或腋温≥37.3)、干咳、乏力、咽痛等疫情可疑症状,学生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班主任通过体温枪监测后,向校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报告;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等此类可疑症状,应第一时间向校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报告;学校食材配送等特殊人员进校时体温监测,如出现发热等症状此类可疑症状,门卫执勤人员应第一时间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报告。并同时将人员转移至隔离室进行诊断排查。

2.学校隔离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镇卫生院褚诗波)对传染病疫情疑似病人(额温≥36.8或体温≥37.3)进行诊断,如不能排查则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向霍山县教育局和霍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

(二)对晨午晚检异常情况应急处理

1.值班人员和班主任晨检时,发现有干咳、发热、乏力等呼吸道异常症状学生,班主任应立即将其带至健康观察室,并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报告,同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对其体温进行复测、问诊,进行初步诊断,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建议由学校安排车辆(程勇)送医院就诊,同时通知其家长。

2.班主任在午检、晚检时,发现有干咳、发热、乏力等呼吸道异常症状学生,班主任立即电话通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同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报告。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员将其带至健康观察室对其体温进行复测、问诊,进行初步诊断,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导员建议由学校安排车辆(卢兴念)、送医院就诊,同时通知其家长。

3.上课期间如发现学生有干咳、发热、乏力等异常症状,授课教师应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其班主任,班主任按午、晚检异常情况处理办法处理。在校中晚餐时的异常情况,由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班主任按午检、晚检异常情况处理办法处理。

4.教师在晨午晚检时,发现有干咳、发热、乏力等异常情况者,应立即到健康观察室,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员进行复测和问诊,进行初步诊断,同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员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学校对其课程进行调整。

(三)传染病疫情感染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

1.对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临时医学观察和心理疏导,由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按应急处置程序处置。

   2.经医疗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诊断结果为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且无需住院治疗的,须停课、停工,返回家中自我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建立个人健康台账。

4.协助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国家最新公布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确定传染病疫情接触者,并在其指导下,分类处置。

5.增加医学观察范围,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学生)所在班级全体学生及与其近距离接触过的教师等其他人员均需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教职工)所在办公室同事、与其近距离接触过的师生等其他人员均需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6.明确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的活动轨迹,封闭相关教学、活动、宿舍区域,严格执行相关区域的消杀工作。

7.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所在教室、办公室实行封锁,在相关机构指导下消杀,并设置醒目的警戒线。在隔离解除前,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8.出现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的班级应按要求停课,同班同学及在该教室上课的老师均列为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根据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活动情况搜索其他可能的密切接触者。校园内有2个班级出现无流行病学关联的传染病疫情感染病人,建议采取全校停课的措施。

9.停课期间,师生员工应居家或留在宿舍,尽量减少外出,停止校外聚集性和其他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线上完成预习、作业布置、视频答疑、考核等环节,保证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学校指定专人做好与师生员工的联系,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10.传染病疫情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11.一旦校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当地疾控部门、指定医疗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相关部门需第一时间形成联防联控机制,由疾控部门、指定医疗机构对学校相关工作给予全面专业指导,学校所有工作应在指导下开展。

12.学校领导密切关注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形势发展变化,利用校内媒体和官方渠道,及时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注意事项、辟谣信息和重大舆情信息等,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

 

 

 

                                    2024年9月1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