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诸佛庵镇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幼儿园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保障广大师幼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幼儿园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管理
组 长: 汪橼君
副组长: 刘 冉
成 员: 项婷婷 方丽君 王玉秀
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在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全园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全园突发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幼儿园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突发事件的预防知识。
4.指导和督查各班预防突发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部分班级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协同上级部门做好因突发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7.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突发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二、出现认为蓄意破坏引起的突发性安全事件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迅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及时报告单位领导组织力量处置。
2.在不能控制局势和专业救援力量尚未赶到的情况下,要组织人员撤离,并切断电源、燃气源,搬迁邻近的重要物资、器材、资料,及时封围现场,并做好配合专业救援的准备工作。
3.在配合专业救援力量进行抢救,局面得以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派专人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
4.在局面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注意保护现场,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勘察。
5.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及时开展对伤员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6.对当时就能确定的嫌疑人要立即转送公安机关,对于一时难以确定的,要注意控制现场,以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侦破工作。
一、自然灾害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幼儿园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全体师幼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台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幼儿园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幼儿园和广大师幼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幼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幼儿园和师幼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班主任领导负责,教师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工会主席负责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的主要职责:
1.在幼儿园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全园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全园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幼儿园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指导和督查各班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部分班级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协同上级部门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7.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幼儿园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幼儿园应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幼儿园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幼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幼儿园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幼儿园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0564-5517204。
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幼儿园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师幼的安全。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幼儿园一把手是本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幼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幼儿园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
二、大型活动安全预案
为有效保障大型活动中全体师幼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一、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大型活动,必须事前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组织进行。
二、严禁允许和放任幼儿自行组织集体活动,严禁擅自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庆典、迎送等礼仪活动。
三、校外集体活动必须在幼儿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方可实施。不得组织幼儿参加抗洪、救火等有危险的救灾活动。
四、凡组织的校外集体活动要上报衡山镇东城中心学校,同意后指定幼儿园领导亲自带队,配备足够的教师,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五、集体活动前要对幼儿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活动中要严密组织,明确要求,防止幼儿擅自活动而造成事故。
六、组织幼儿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参观、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校外集体活动,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要在事前、事中做好针对性地安全教育。幼儿要在专人带领下,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进入危险区域,不得动用危险物品。
七、幼儿园组织幼儿在室内或有围墙的场馆内举行大型集体活动时,负责安全的领导事前要对活动场所进行彻底、细致地安全检查,活动期间要有专人负责看管大门,保障出入畅通。活动场所的电器等涉及安全的设施要有专人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八、活动期间若发生安全隐患,幼儿园领导和所有参如活动的教师要在立即处理安全隐患的同时及时组织幼儿有序疏散,防止因混乱和拥挤造成幼儿伤亡。
九、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学习《交通规则》,邀请交警部门讲解交通规则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教育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交通规则。
十、班级老师和安全小组负责人,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其他预报,得到可能导致校外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发生的预报,诸如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洪水、火灾、地震警报,应立即报告幼儿园负责人,采取果断防范措施。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预防幼儿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保障幼儿安全,我园制定了本预案。
一是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后勤副园长和各科室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幼儿园的交通安全工作。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做到:工作日,上班前至离园后两小时内,必须保持通信畅通;休息日,上午尽可能开机;特殊情况,必须做到24小时开机。
二是该预案本着预防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经常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不断强化安全工作要求,使全体师幼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三是制定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报告制度。规定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幼儿园所有教职工均有权、有义务立即报告。
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组员报告情况;组长根据情况向诸佛庵镇中心学校报告。
四是应急工作分工。幼儿园根据人员特点把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人员分成现场处理组,由杨桂玲园长担任组长,(负责迅速处理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向交警报告;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向园内发出指令;向诸佛庵镇中心学校报告);留园处理组,由项婷婷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迅速做好了解情况、接应工作。具体准备工作:迅速查清乘车幼儿的人数、具体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通知应急组及其他有关人员集中;根据现场处理组的指令,迅速落实医院、车辆、及有关人员);机动应急组,由谷红担任副组长(即迅速到园集中待命,做好随时准备接应)。
四、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教学楼内的师幼,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范围,特制定本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施对象和范围:当发生建筑物倒塌或特大火灾等安全事故或突发停电等需要紧急疏散教学楼内的幼儿、老师时,启动本预案。
二、机构设置与职责
(一)应急疏散领导小组:汪橼君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在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五个小组,现场指挥组、紧急疏散组、伤员救护组、外围控制组,通信联络组。
(二)现场指挥组: 刘冉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应急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三)紧急疏散组:各班主任。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按班级有序地撤离现场。
(四)伤员救护组:配班老师、保育员。基本职责:拨打120,与就近医院联系,并配合医生进行护理。
(五)外围控制组:门卫、后勤人员。基本职责:维持秩序,与家长沟通。
(六)通信联络组:喻蝶。基本职责:上报上级单位,24小时通信畅通。
五、消防应急预案
为确保广大师幼安全度过非常时期,能从容处理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幼儿园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应急人员准备
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第一时间紧急上报;拨打119;稳定师幼情绪、与幼儿家长联系等)。
二、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储备。如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
三、应急程序准备
1.火警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呼救,并利用报警器材向单位内部报警,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警戒火灾现场。
2.若幼儿未曾离园,先启动幼儿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3.幼儿园领导必须赶赴现场组织并指挥灭火扑救工作。组织职工携带灭火器材到火灾现场集合,根据火灾情况有针对性进行灭火。
4.扑救前必须根据火情,果断切断电源、关掉煤气阀,紧急转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5.火场扑救指挥应迅速判明火势走向、火场特点,明确主攻方向和围截;方位。要审明形势,在灭火力量大于火势时,果断采取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在火势大于灭火力量时,采取“先控制,后扑灭”的灭火战术,全力控制火灾范围,等待后援力量。
6.在公安消防队赶到后,火场指挥改由公安消防队指挥,各岗位人员要全力配合,并组织内部力量进行救护、疏散、警戒等,直至火情得以完全扑灭。
7.密切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火灾原因。
六、幼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一、流鼻血
将幼儿头仰起,举起幼儿与流血相反方向的手,并用冷水轻轻拍打幼儿额头和出血侧鼻翼10-15分钟。止血后可用一小块手纸轻塞进流血侧鼻子,几分钟后拿掉。
二、磕碰
1.青、肿、淤血:切不可用手揉伤处,应让幼儿试着慢慢活动,确认有无大碍。如无大碍可为幼儿伤处涂些许芦荟胶以去淤消肿。
2.伤处破皮:对伤处进行消毒。拿药用棉签蘸些许碘酒或消毒水轻擦伤处进行消毒,应从伤处向脏处擦,避免细菌进到伤处引起伤口感染。
三、摔伤(跌落)
切不可轻易移动幼儿,应边安慰幼儿边观察幼儿反应,若感觉骨折应用硬板将伤处直的固定,并拨打120。
四、烫伤
马上用冷水冲洗伤处20分钟左右。若衣物粘在伤处切不可撕扯衣物,要除去身上衣物但保留与皮肤粘连部位,然后用冷水冲洗,并拨打120。
五、吞入异物
将幼儿从身后抱住,用力按压其胃部,使气流将异物顶出,并拨打120。
六、异物进耳
可用手电等照明用具照耳朵使异物飞出;也可往耳朵里倒些许油,使异物滑出或送往医院。
七、流血
遵循一捂二按三包方法:先将伤处捂住,再用力用手按住止血,之后用纱布包扎并送往医院。
八、抽搐
马上找到手边任意硬物塞入幼儿口中,避免咬舌。并用手按住人中,拨打120。
九、一般性擦伤
幼儿中最常见。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旋擦,洗去污物,然后涂上碘伏,不必包扎。
十、抠挠伤
幼儿中最常见。每周检查指甲。处理同上。
十一、手指挤伤
在日常生活中,门、铁闸、窗框、抽屉或者汽车门等,最容易夹伤手指,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手指切断、指甲脱落或关节出血等。
处理:
1.不必惊慌,先安慰小孩,皮肤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
2.看见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
3.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4.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发生了骨折,指甲掀开脱落,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5.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十二、扭伤
踝关节扭伤多见。
处理:
1.立即脱下鞋子,举起伤脚。如果足部肿胀无法脱鞋时就用剪刀剪开脱掉。
2.迅速冷敷。用冷水毛巾或冰袋放在伤部或将伤脚放进盛满冰块的桶内,其效果会更好。千万不要在冷敷前揉擦或按摩,否则会使伤部变大。
3.固定。冷敷后用弹力绷带扎紧扭伤部位。方法为先在足踝部绕1圈,接着绕至足背和脚底后,绕回足背,再在足踝部多绕一圈扎紧;如果伤部疼痛剧烈,说明有骨折的可能,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4.将伤部抬高,减轻疼痛并保持安静。
5.经过24小时,肿胀和疼痛过后,没有发现骨折征象,可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血肿及时吸收。
十三、刺伤
木刺、金属屑或玻璃碎片扎入皮肤后,如不细心清除,会引起感染。如果是大刺或已深入皮肤,切勿自行取出,应该求助于医生。千万不要勉强地取出或移动这些物体。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用绑带固定物体防止它旋转、活动或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然后可以用干净的水来给孩子冲洗伤口。有些时候穿刺的物体虽然已经取出,但是其实已经造成了内出血,甚至感染。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为表面清理干净就应该没事了。肉眼看得见的小刺一般可以用镊子拔出,但要注意卫生,动用前必须洗净双手。切勿对着伤口咳嗽或者打喷嚏,以免细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镊子和消毒针必须进行消毒后才可以使用。如果小刺扎得较深,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动手,以免弄巧反拙,小刺更难取出。肮脏的小刺刺进皮肤,或无污染小刺留在皮肤内久未拔出,都可能引致破伤风。
十四、碰击伤
1.如果不出血,只起一个包块,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在包块上涂一层食用猪油。这样,一小时左右,就能消肿,包块变平。
2.用软布包住冰块冷敷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水肿。
3.马上用云南白药喷雾剂。如果幼儿说头晕、头痛,立即送医院。
十五、虫咬和蛰伤
用指甲或信用卡从皮肤上挤压出刺入的毒液,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立即送医。若出现疼痛水肿持续不减退,也要及时就医。
十六、烧伤、烫伤
首先要第一时间让孩子脱离热源,把烫伤部位放在洁净的凉水中冲淋掉皮肤上的残留物,防止烫伤范围扩大。如果烫伤的部位没有办法放在凉水中冲淋,可用冷湿的毛巾覆盖在局部,然后每隔1到2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有条件的最好在毛巾上面放置冰块以保证毛巾冷湿而持续降温。这样有助于及时散热,减轻孩子的疼痛感及烫伤程度。在冷却烧伤部位之后,可用宽松而合身的衣物覆盖在烫伤部位,以防止创面感染。烫伤面积大而且深或已经出现水泡伴有剧痛,不要弄破水泡,立即送去医院处理。
十七、摔伤
指幼儿不小心从高处掉或滚落下来。分为头部有伤口,头部无伤口两种情况。
处理:
孩子摔下或滚落后马上哭起来,冷敷前额,让孩子安静下来,观察4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安静就是最重要的应急措施。若孩子发生痉挛、呕吐、头痛、眼、耳、鼻周围出血,有过意识丧失现象,立即送医。
七、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幼儿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幼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幼儿园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幼儿的职责。幼儿园本着为幼儿和教师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幼儿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三、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1.及时逐级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配班老师应及时向行政值班人员或园长报告,幼儿园则向衡山镇东城中心学校和开发区医院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医院和衡山镇东城中心学校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3.如实反映情况
幼儿园园长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带班老师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
四、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贮存食品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五、防范措施
1.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园共育栏、主题班会、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幼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3.前期工作
(1)做好配餐食品接收、验收、分发等安全管理,并做好记录,按照要求保存相关资料。
(2)把好餐具消毒关。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保育员应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3)对每天餐点要做好留样,留样食品不少于125克密封好在留样柜内保存48小时。
八、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是由传染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等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为提高幼儿园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病在师幼中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幼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全体教师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要早发现。要坚持实行晨午检制度。晨午检采用卫生保健员和班级教师分别检查的方式,保证检查到每一位幼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晨间入园时,负责晨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午睡后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观察;加强对活动室、餐厅等校内场所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幼儿接触的公共教学设施、公共用具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园内外垃圾堆和卫生死角;班主任要及时追查幼儿缺课的原因,并对生病幼儿进行跟踪了解。
2.要早报告。一是要每天按规定时间和次数向幼儿园报告情况;二是出现疫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幼儿并报告幼儿园有关领导,同时及时告知幼儿家长。
3.要早隔离。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要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将其送往医院诊治,严重者直接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确诊的传染病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规医院的病愈证明并经卫生保健员检查确认后开具复课证明,方能返园活动。
4.要早治疗。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须及时通知家长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5.要早处理。要配合相关医疗部门,做好传染病情检测和发生原因分析,并配合有关部门对患者住所及所到场所进行科学消毒处理。
二、突发事件的报告
1.发现传染病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开通传染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幼儿园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园应急预案,园长立即向衡山镇东城中心学校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传染病,按小组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传染病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5.全体教职工必须把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对幼儿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等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或对师幼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