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诸佛庵镇幼儿园课程设置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和孩子们的成长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结合我园的特点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以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2.增强幼儿的体质素质,提高身体素养;
3.增强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性格;
4.引导幼儿养成倾听和阅读的好习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6.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和逻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7.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8.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
(一)游戏活动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要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让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开展游戏并在其中自发交流互动。自主游戏有两项基本前提,一是幼儿应当处在幼儿园构建的游戏环境当中,二是自主游戏应当以幼儿的快乐和满足作为目的,由幼儿自由开展,体现的是幼儿的意愿。
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陪伴者、倾听者和支持者。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重视幼儿的绘画、讲述等表征方式,在一对一倾听中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回应。真正实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
(二)学习活动
1.五大领域课程
(1)健康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2)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和交流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并且对于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也非常重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1)倾听与表达:通过听音乐、看图书、讲故事、话题讨论等活动,多给幼儿提供倾听与表达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并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2)阅读与书写准备:通过图书阅读与分享、故事讲述与续编等活动,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社会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
(4)科学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5)艺术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1)美术课程:通过美术欣赏、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音乐课程:通过歌唱、韵律、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园本课程
(1)基于周边资源设计地域性的园本课程
周边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价值,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室内资源(如教室、公共活动室、走廊)和户外资源(如操场、庭院、山坡、种植园)外,还可以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本课程。
(2)基于热点事件设计项目化的园本课程
幼儿具备关注周围人、事、物的能力,对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保持强烈的好奇,教师可以基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事件与幼儿共同创生园本课程。
(3)基于师幼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园本课程
教师和幼儿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班本课程的建设既要满足幼儿探索与学习的需要,也要给教师展现自身特长的机会,积极发挥师幼资源与优势,共同探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实现师幼共成长。
四、课程实施方式
1.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采用问题导向的叫教育模式,通过幼儿自发提出的问题,生成课程和游戏,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实践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尊重个体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教学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4.加强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5.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中,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6.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一日活动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设置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在课程实施和评估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个体发展,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