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2025-03-20 10:04 来源:安徽省霍山县漫水河镇中心学校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漫水河镇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中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深化新时代 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遵循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2023-202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确定以“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核心素养培育能力提升"为年度培训主题开展全员培训。为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保证全员培训质量,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 的新要求,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 能力为重点,全员参训,精准施训,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整 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为推动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二、 培训对象

全县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2023年度国培、省培、市培的教师,在完成60学时的培训任务后,可免于参加本年度全员培训的专业知识培训。

三、 培训时间与学时

( 一)培训时间

2023年8月 — 2024年6月。

(二)培训学时

每人年度参训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知识不少于60学时,公需知识30学时)。

四、 培训内容

1. 公需知识培训内容根据省市推荐内容选学。

2. 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主题为“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核心素养培育能力提升”。分为四个内容模块:

(一)中小学教师寒、暑假研修:组织教师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参与“2023—2024年暑假、寒假教师研修”专题学习,完成相应学时的学习任务。

(二)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四史” 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

(三)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核心素养培育研学: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注重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等培训内容。通过引领性培训,帮助教师自主设计和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掌握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逐步树立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课程改革有效实施,促进课程的育人理念深入人心,育人模式改革不断深化。

(四)基于课例的理论与实践研修:以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  理解力和实践力为目标,以课例为载体,全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精神,准确把握课标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实到教学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五、 培训安排

本年度专题培训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暑假研修(2023年7-8月)

组织教师参加暑期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撰写学习心得。

培训形式:集中+远程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2023年8 — 11月)

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深度剖析、反思个人师德行为,撰写个人反思或案例剖析报告。

培训形式:集中+校本

第三阶段: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核心素养培育研学(2023年10 — 2024年5月)组织教师分学科参加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核心素养培育专题集中培训活动;同步依托校本开展线下研讨活动,撰写学习心得。

培训形式:集中+校本

第四阶段:寒假研修(2024年1-2月)

组织教师参加寒假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撰写学习心得。

培训形式:集中+远程

第五阶段:基于课例的理论与实践研修(2024年2月 — 5月)

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活动,以课例研修为载体,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开展教学实践研修活动。

培训形式:集中+校本

第六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24年5月--6月)

教师结合年度各阶段培训学习活动,立足自我,分析研修过 程得失,明确课堂教学革新的主要目标及方向;学校对教师本学年的培训学习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培训形式:校本

六、 培训组织与管理

( 一 )培训组织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我镇2023—2024学年度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明确责任,履行职责,确保实效,成立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组,成员如下

  :   

副组长: 彭大康  叶其斌    

  :     杨义言  孙正平  黎绍芳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业务指导组,指导组成员如下

  :   

副组长:     唐素珍

  : 何翠芳     叶文洁

 

 

(二)培训模式

推行“集中培训(送培送教)+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混合式培训。

1. 集中培训(送培送教): 充分发挥县级培训指导团队、特 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采取现场指 导、案例剖析、研讨交流、成果共享的形式进行。培训做到训前有诊断、训中有记录、训后有反馈。

2. 网络研修: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网络研修平台开展教师网络培训。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专题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跟进指导等方式进行。组建若干网络班级,培训专家团队负责学习指导;培训管理团队负责监督与管理。

3.校本研修: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督促教师任职学校认真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在制定本校校本研修活动方案时,注重与常规教研活动计划有机整合,将听、评课、集体备课纳入校本学时管理范畴。每位教师要提交研修课的过程材料及每学期不少于10节课的听课记录和1篇教研反思等作为校本学时认定的必备材料。

(三)培训管理

1. 加强培训管理网络建设

坚持培训的组织领导与业务指导双线并行,县、镇、 校三级管理网络健全的培训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好年 度培训活动,注重将全员培训与“国培计划”项目培训、县域内组织开展的各专项培训相结合,与常规的教科研活动相结合

2.加强培训指导团队建设

突出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培训指导团   队作用,明确指导职责,并将开展工作情况纳入继续教育学时考   核范畴。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依据《霍 山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团队和指导团队管理办法(试行)》定期组织对业务指导人员的考核评比,实行动态管理。

3.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建设

按需施训常态化。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要加强训前调 研和训中检测,切实摸清一线教师的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 策略。非义务教育段学校可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对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在年度专题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培训内容。

方案备案制度化。单位在年度培训启动会后一周内将培训方案报送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审定,经审定后的培训方案报教育局职成教股备案。

档案建设规范化。 单位在确保培训档案“ 一人一档、专人管理”的基础上,要加强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坚持做到归档及时、材料详实、条目清晰、完整系统。

4.加强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要切实加强培训实施过程监控、培训质量监测。建立全员培训实施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流程,对培训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过程监控的常态化,严把学时认定和证书验印关,确保实现全员培训绩效目标。

校要以制度创新和务实考核为重点,强化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提高校本研修实效。在为教师远程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远程培训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远程培训质量。

                                

 

 

 

 

漫水河镇中心学校

2023年10月7日

漫水河镇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度

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我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幼儿园教师(参加2023年度国培、省培、市培的教师,在完成60学时的培训任务后,可免于参加本年度全员培训的专业知识培训。

三、培训时间与学时

(一)培训时间:20238月—20246月。

(二)培训学时

每人年度参训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知识不少于60学时,公需知识30学时)。

四、培训内容

1.公需知识培训内容根据省市推荐内容选学。

2.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主题为“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开展”。分为四个内容模块:

(一)幼儿园教师暑期研修内容:组织教师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参与“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学习,完成相应学时的学习任务。

(二)师德养成教育:结合“霍山县教育系统开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暨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三)幼儿园保教工作内容研学: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安徽省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评价指引(试行)》为重点内容,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充分领会《指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强化自我评估,全面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

(四)基于案例的理论与实践研修:加强对《指南》、《指引》的学习与培训,以案例为载体,采取骨干引领的方式全员开展游戏教学活动,领会保教结合的意义,掌握保育教育反思与诊断的方法和策略,持续改进保育教育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培训安排

本年度专题培训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暑期研修(20237月)

组织教师参加暑期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撰写学习心得。

培训形式:集中+远程

第二阶段:师德养成教育(202311--12月

各园依托园本组织教师集中参加专项整治学习活动;深度剖析、反思个人师德行为,撰写个人反思或案例剖析报告。

培训形式:园本

第三阶段:《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安徽省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评价指引(试行)》解读(202312月—2024年元月)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专题集中培训活动;同步依托园本开展线下研讨活动,撰写学习心得。

培训形式:集中+园本

第四阶段:基于案例的理论与实践研修(20242月——5月)

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活动,以案例研修为载体,在各园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培训形式:集中+园本

第五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245月——6月)

教师结合年度各阶段培训学习活动,立足自我,分析研修过程得失,明确学习方向;幼儿园及中心学校对教师本学年的培训学习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培训形式:园本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培训组织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我镇2023—2024学年度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明确责任,履行职责,确保实效,成立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组,成员如下

  :   

副组长: 彭大康  叶其斌    

  :     杨义言  孙正平  黎绍芳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业务指导组,指导组成员如下:

  :   

副组长:      唐素珍

  : 何翠芳       叶文洁

(二)培训模式

推行“集中培训(送培送教)+网络研修+园本研修”混合式培训。

1.集中培训(送培送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采取现场指导、案例剖析、研讨交流、成果共享的形式进行。培训做到训前有诊断、训中有记录、训后有反馈。

2.网络研修:利用专业网络研修平台开展教师网络培训。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专题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跟进指导等方式进行。组建若干网络班级,培训专家团队负责学习指导;培训管理团队负责监督与管理。

3.园本研修:各园要制定园本研修计划,并按照计划安排督促教师认真扎实开展园本研修活动。要创新研修的模式和形式,拓宽园本研修的渠道,整合研修的资源,总结和提炼园本研修的亮点和特色,生成园本研修资源。

(三)培训管理

1.加强培训工作指导的管理

园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园长具体牵头负责,业务指导人员要明确责任,具体抓好指导和督促检查,注重将全员培训与“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相结合,与常规的教科研活动相结合,确保培训过程有序推进。

2.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的管理

各校要在中心学校二级培训会后立即召开本园年度培训启动会,并留存过程性资料交中心校归档

各校要确保培训档案“一人一档、专人管理”,坚持做到资料归档及时、材料真实详细、条目清晰完整。

3.加强培训质量监控的管理

各园要切实加强培训实施过程监控、培训质量监测。要建立全员培训实施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流程,对园本培训和远程培训的过程进行常态化监控,严把学时认定园内初验关,确保实现全员培训绩效目标。

 

 

 

 

 

 

 

 

 

 

 

 

 

 

 

 

漫水河镇中心学校

 

2023.10.7


 

 




漫水河镇中心学校“国培计划” (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皖教师〔2021〕7号)部署要求,霍山县2023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实施方案,现结合实际,就我镇2023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目标任务

根据省市县文件安排,2023年“国培计划”我镇共设置4类7个子项目,共计9人参训。其中2个延续周期性项目,分别为省统筹项目6人,市级统筹实施项目1人、县级统筹实施项目2人。

二、 实施周期

按上级文件要求,“国培计划”各年度项目原则上在本年

12月底前实施完毕。

三、 基本情况

围绕农村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骨干校园长提升研修、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4类项目。

(一)农村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

1.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初中数学张光红,市统筹实施。

2.中青年骨干教师提升研修项目:初中语文张梦宇;学前教育汪启玉,时间3年(今年第3年),县统筹实施。

3.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跨学科培训)项目:小学音乐叶文洁,省统筹实施。

4.农村骨干线上专项培训项目:课后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初中-袁红;幼儿园教师-程雅,省统筹实施。

(二)骨干校园长提升研修

5.小学骨干校长提升研修项目:道士冲小学校长杨义言,时间15 天(其中:集中培训7天,跟岗学习8 天,返岗实践50天),省统筹实施。

(三)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6.物理化学生物骨干教师智能化教育能力提升引领性培训项目:陶传敏,时间84学时(其中:集中培训42 学时,线上42 学时,返岗实践研磨范例性课程30学时),省统筹实施。

(四)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7.小学学段培训团队智能教育教学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卞光海,时间84学时(线下42 学时、线上42 学时),省统筹实施

四、 工作要求

1.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管理。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培训组织领导职责,负责派训和督训工作,学校是参训学员返岗实践的主阵地,校长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分管副校长和业务指导员要主动参与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价等工作,相关业务人员要全程参与、协同支持参训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国培计划”实施有组织、有管理、有考评、有效果。

2.精准学员选派,严格过程管理。 各校要根据文件要求并 结合实际,认真遴选“国培计划”参训学员。由于周期性项目 实施周期较长都是2-3年,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请各校克服困难,加强参训教师的管理,项目实施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调换培训对象。在参训教师返岗后,要听取参训教师关于返岗实践环节安排的汇报,按照培训承办单位要求,审核并完善返岗实践方案,组织协调相关资源,安排落实各项实践活动。要围绕返岗实践同步开展校本研修,发挥参训教师校本研修主持人的作用,实现返岗实践和校本研修的有机整合。要为参训教师搭建交流展示、送教帮扶的平台,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要帮助参训教师总结经验、凝练成果、推动转化,逐步实现参训教师行为转变和能力提升。要严格落实返岗实践的考核评价,组织专人对返岗实践进行考核评估,坚持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整个环节。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不予出具合格证明,并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评。

3. 强化经费保障,严格经费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规定规范和加强“国培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拨付流程,畅通拨付渠道,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 使用效益。各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国培计划”实施。

4. 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宣传推广。 要充分挖掘项目实施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微信等多种媒体手段及时进行宣传推广,注重宣传培训中的先进典型,营造"国培 计划"示范引领全镇教师培训的浓厚围,进一步扩大教师培训项目的影响力。

 

霍山县漫水河镇中心学校       

2023年10月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