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渡镇中心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2025-03-20 16:05 来源:霍山县黑石渡镇中心幼儿园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一、饮食管理   1.伙食有专人负责,建立伙食委员会,加强民主管理,定期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款专用,要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并定期公布伙食费使用情况;

3.根据季节市场供应情况,保健员要定期计算幼儿食量、营养量,做好营养分析,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食谱,并定期更换,做到花色品种多样,保证幼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4.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辅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5.按时开饭,孩子的饮食时间不少于二十至三十分分钟,保证孩子吃饱每餐饭;

6.教职工伙食和幼儿伙食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

二、饮食卫生   1.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刀、砧板、盆、柜、抹布等要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食物要有防蝇设备,经常清扫,保持厨房清洁。

2.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买来的熟食加热处理后再吃,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3.搞好进食卫生,饭前工作人员和儿童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饭桌要用消毒水擦洗。食堂按时开饭,指导幼儿按要求使用餐具,餐前向幼儿介绍饭菜。

4.炊事员上灶前要洗手,入厕前脱下工作服,便后用洗手液洗手,操作时不抽烟。

5.培养儿童不偏食、不吃零食、吃水果要削皮的良好饮食习惯。

6.每周制定带量食谱,每季进行一次营养计算。


为做好我园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健康知识及政策规定的宣传,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制定《霍山县城西幼儿园健康教育制度》。

一、指导思想

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把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师幼员工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一月一主题、《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近视防控》等健康教育活动,成立霍山县城西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导组,形成园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师幼员工一起学的良好氛围。

组  长:吴丹

副组长:夏  芳 张晓玲

成 员:各班老师及保育员

二、具体要求

1. 切实开展好师幼健康教育工作,上好健康课。(责任人:陈明琴 各班教师)

具体措施:在各班教室以集体教学形式由各班教师主持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活动。

2.我园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一上午安排第一节课为健康教育课;班级教师多种途径每周更新知识。

3.园内教师工作人员要根据天气、温度等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幼儿加强传染病防控预防知识等健康教育内容。(责任人:张晓玲)

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幼儿避免人员聚集、保持适当距离有序排队、注重食品安全,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加强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负责人:张晓玲  各班教师)

具体措施:通过集体教学宣传,劝导幼儿不聚集、不拥堵、不购买零食等不健康食品。

5.在传染病防控期间,教职员工须健康打卡并及时上报幼儿园,同时做好日常防护工作。(责任人:张晓玲 )

具体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教职员工相关健康信息。

三、家园共育工作

1.制定工作方案,细化部门、年级、教师和保育员工作责任,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分工,确保任务到人。各班教师积极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加强与家长和幼儿的沟通交流,明确落实家长主体责任。

 2.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劳动教育,健全身心;继续开展“寻找身边感动的人和事”活动,做到正面宣传,给全体师幼传播正能量。(责任人:叶亚男)

 3.按照园内心理干预工作制度,加强对幼儿的心理疏导,对重点关爱幼儿进行疏导干预。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卫生间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两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每次用完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流动手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

3.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趾甲一次。

4.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衣服要勤换勤洗。

5.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得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6.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就餐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保健用品。 

2.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二甲及以上医院开具的复学证明方可回园。

3.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幼儿饮用水卫生,保障幼儿的饮水安全,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幼儿园饮用水为统一供应的自来水,幼儿园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测,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2.幼儿园安排专人对饮水设施及饮用水进行管理。做到专人专管、定期清洗、消毒。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3.对幼儿园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

4.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要有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机记录。

5.从事保温桶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

6.装饮用水的保温桶,每天要进行消毒,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7.使用的饮水设施应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8.保温桶应远离黑板,防止二次污染.

9.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幼儿园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10.在园内定期利用主题活动进行饮用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喝矿泉水,纯净水。

11.经常宣传相关饮用水卫生安全常识。在园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幼儿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

12.饮水设施及饮水桶必须加盖加锁和无毒无害;接受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以班级为单位,幼儿园开展儿童查验证工作普及率需达100%,并需要保存好每一位在园幼儿的查验证明单。

二、查验对象

入园的新生、插班生

三、查验内容

登记记录漏种、补种情况,对已经全程按计划免疫接种完成的幼儿证件进行整理归档。

四、查验具体操作及要求

1.幼儿园通过《入园告家长书》告知家长,新生、插班生须携带预防接种证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具“预防接种查验证明”,凭证明办理入园手续,无查验证明的要求及时补办,漏种疫苗的要求及时补种,无证明的一律不予入园。同时,分管安全人员收取“预防接种查验证明”存档。

2.按规定严格检查预防接种情况,建立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和疫苗查漏补种登记本。开学初,针对新生、插班生做好预防接种的统计、上报工作,发现未种、漏种儿童认真做好登记,及时整理好资料备查。

3.认真做好全园幼儿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保健医生负责具体指导班主任通过给幼儿家长发放接种通知单等方式督促家长携幼儿,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到所属预防接种门诊按要求进行疫苗补种和强化免疫。同时,按要求汇总情况和数据资料上报妇幼保健院。

4.针对适龄儿童完成计划内疫苗接种做好宣传工作,张贴相关文件、通知,将信息及时告知每位家长,宣传相关知识。全力配合所在妇幼保健院做好《预防接种通知单》的发放、收缴工作。

本制度自202410月起执行。

 

 

 

 

 

 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对体格锻炼的内容、运动量、用具、外界环境条件等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预防运动创伤,以达到促进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

一、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要坚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尤其要加强冬季的体格锻炼。

二、要创造条件,利用大自然充分条件如日光、空气、水自然因素进行有计划的锻炼幼儿的体格。利用日光进行锻炼,太阳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有促进作用。利用空气锻炼,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受地区、纬度、季节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任何年龄或不同健康的幼儿均可进行。

三、养成开窗睡眠和户外睡眠的习惯,空气新鲜使睡眠深沉,减少呼吸道疾病。

四、体格锻炼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体格锻炼对身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必须坚持经常锻炼才能产生效果。

五、要循序渐进: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量到大量,时间从少到多,要求逐渐增多,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幼儿集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六、结合年龄,注意个别对待: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幼儿,选择锻炼的方法应有所不同,年龄小锻炼项目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疲劳,特别对体弱儿的锻炼,进程应较健康幼儿为缓慢,要给以特殊照顾。

七、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时要消耗很多的热量,因此应适当增加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供给,以补充消耗。

八、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在每次训练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后要有整理活动。

九、仔细观察幼儿对锻炼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为了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1.认真做好幼儿的接待工作,观察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和皮肤异常,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保教人员对儿童进行全日健康观察,做好观察及处理记录。

3.行政值班老师,每日深入班级至少各巡视1次。

二、早操

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

2.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

三、喝水

1.按时组织幼儿有序取专杯喝水,保育老师要做到一喝一消毒。

2.幼儿按需随时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多喝水。

四、入厕

1.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教会幼儿便后自行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2.在活动间隙,提醒幼儿入厕。

3.教育幼儿便后用洗手液、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净手。

五、进餐

1.餐前半小时组织幼儿做安静的游戏,不要剧烈活动,组织幼儿有序地洗手,洗完就吃,不要等待。

2.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一般2030分)教育幼儿进餐时要专心,细嚼慢咽。

3.进餐时工作人员要向幼儿介绍食谱,激发幼儿的食欲,同时教育幼儿不偏食。 

六、户外活动

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注意幼儿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三位教师必须全程都在场。

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

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活动区活动:

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八、离园

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

2.要求幼儿离园前和教师打招呼,保证幼儿平安的送至家长手中,做到有序离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