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城西幼儿园配餐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城西幼儿园配餐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2021年9月制定,2024年11月修订)
一、指导思想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幼儿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幼儿园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幼儿园的职责。我园以宋丽娟园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幼儿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幼儿园成立应急小组,由幼儿园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后勤处和值日老师、食堂管理员等组成。具体情况是:
组 长:宋丽娟
副组长:查芳敏
成 员:后勤人员 各班老师 保育员
三、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四、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一)及时逐级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级老师应及时向园领导或园保健医生医报告,幼儿园则向县卫生局和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二)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三)如实反映情况
幼儿园负责人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班级老师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四)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
五、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贮存食品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六、防范措施
1.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主题活动、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3.前期工作
(1)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2)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125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
A.食堂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是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解.
B.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