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城西小学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组 长:杜青梅
副组长:程凤、余丹丹
成 员:周飞、项泳、彭敏、程圣凤、刘圣会、陈颖及全体班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程圣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防控工作的日常工作。
学校校长为各学校点疫情防控信息报告人,各班主任为疫情信息统计报告人,全校信息由彭敏同志负责汇总上报。
领导组成员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疫情处置工作;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职能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对其负责;负责督导、检查各部门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领导组下设六个工作组:
1.体温监测组
组长:余丹丹
成员:杨健、彭玲玲、汪毅、陈郁
主要职责:门岗、门卫及值班人员负责对学生、教职员工进门时的体温监测;各班主任及晨午检老师负责对学生晨、午、晚检体温监测。
2.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周飞
主要职责: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保障;负责防疫用品、接待用品购置,负责用餐、饮水,负责通讯设施,防疫设备设施的保障工作;急需用品的采购,协助救助等其他工作。
3.信息管理组
负责人:彭敏、刘圣会
主要职责: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络;负责音、视频、文字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撰写整改报告;负责向上级报告和续报情况;负责发布信息通稿,负责与家长取得沟通联系。
4.应急处置组
组 长:程凤
成 员:杨健 彭玲玲 汪毅 陈郁
主要职责:负责对师生身体状况(体温)检测异常的学生进行隔离,看护疑似发病师生;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防护负责联系家长和医疗机构;协助将发病师生尽快运送到规定的医疗机构。
5、消杀组
组 长:周飞
成 员:刘守芳工作人员1人
主要职责:对校园不同场所设备设施、开学时对学生携带的物品采取84喷雾、75%酒精擦拭、紫外灯照射、煮沸等方式的全面消毒,在没有出现疫情的情况下,按照《城西小学校园消毒通风制度》进行常规消毒,在出现疫情的情况下,要对疑似患者活动过的所有场所、所接触的所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彻底消杀。
6、健康教育组
组 长:程 凤
成 员:彭敏、陈颖
主要职责:返校前后对全体教职工、学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四、预防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机制。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沟通顺畅,协调配合。
2.专题专业培训。做好预案的印发工作,组织教职工学习应急预案的内容,学习防控专业知识,明确发生疫情时自己的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3.全面宣传教育。通过微信群、QQ群、钉钉、LFD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师生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将防治专业知识、当地政府及教育、卫健部门相关要求、指挥部通告等传达到学生及家长。
4.日常检查监测与信息上报。未开学学生居家时,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班主任每天要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学校汇总后向上级报告。
5.调整完善计划。取消各类集体活动,告知学生暂不得参加社会机构举办的比赛、展示、评比等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等。
6.保持备战状态。值班负责人和值班教师坚守学校,在岗在位,清理学校环境卫生,保持处处整洁。所有负责人、班主任、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电话畅通。学校负责人要掌握公安、卫健、医院、社区等办公电话、负责人电话。
7.严控人员出入。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进入校园,一律检验身份做好体温监测和手消毒,经校长同意后方可进入。进入校园后的师生中途不得反复进出校园,住校生未经请假不得离开校园。疫情解除之前,对在校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外出。严格封闭管理,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学校运动场地暂停对社会开放。
8.参与联防联控。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情况,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积极获取专业指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配合政府、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
9.明确言行规范。师生不转发未经确认的疫情信息,不谈论小道消息,不传播逻辑不严密、带情绪、标题党的文章。应该传播的是国家、省、市、县政府、各级应急指挥部等官方权威的信息,积极传播防治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有关知识。
五、应急处置
(一)未开学阶段
学校继续开展学生线上教学方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开展学生线上教学活动。根据当前疫情发展情况,继续做好向学生及家长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已开学阶段
开学后学校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做好监测和预防,做好场所消毒通风,务必严格落实“两案九制”。如果发现师生有症状,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发现异常。通过门岗处、班级晨午检的体温检测时,发现有体温异常的学生,特岗即时报告、老师日常观察等办法,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症状,教职工要第一时间报告校长,并有专人通过避开人流通道引导疑似人员进入学校临时隔离室,告知学生与其他师生分离。
2.专业复检。疑似人员带至隔离室的同时,迅速联系县镇疾病防控指导员对其进行复诊,通过问:近期家人或自己有无外出旅居史、有无疫区接触史;测:反复测量腋下体温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初步诊断,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将联系家长带回就医或直接送卫生院诊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将联系120或学校安排专车送至县医院发热门诊救治。
3.情况上报。有疑似患者需送发热门诊救治的情况,学校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报校长室,患者及陪同人员不得离开隔离室,待上级派员来校进行处置;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将情况上报教育局、当地政府和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检查评估,并做好情况续报。
4.深入摸排。对出现症状学生的同学做进一步安排,暂停与其他人员接触,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问询,做好情况记录。视情形,对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应进行隔离观察;对患者到过的地方加强消毒。
5.通知家长。学生出现状况,经医疗机构监测需要送医治疗的,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简述情况和学生被送往的医院详细地址,请家长到医院。
6.教学调整。根据医疗机构的检查评估建议和学生发生症状人数,程度等情况,确定是否停课,是全部停课或部分停课。
7.信息沟通。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工作,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统一认识,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
8.后勤保障。在校园发生疫情后,原来预想或有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
9.校园安保。组织保安人员、值班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10.复学处置。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治愈后,须有医院复课证明,经学校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学校校长电 话:1586448583杜青梅
学校副校长电话:13705648528 刘裕仓
学校防控指导员电话:阮家奇(镇卫生院)
学校备应急车辆电话:13865702974周飞
六、后续处置
疫情应急处置完毕后,学校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对隔离观察和疑似患病学生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慰问,认对其做好心理疏导。
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情况;准备好相应材料备查。
3.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处理工作的、发布虚假消息、不服从指挥的人员严肃追责,视其情况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提升,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