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城西小学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一、目的及意义
5月11日至17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为了增强学生对灾难的预防意识,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安全防护知识,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特制定此演练实施方案。
二、演练时间
2025年5月12日上午
三、演练内容
灾情假定:学校上课期间,教学楼内人员聚集,此时,发生火灾或地震,楼房随时都有可能倒塌,情况十分危险,严重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人员分布:教学楼一至四楼18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
综合楼一至三楼 6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
四、紧急疏散具体分工及职责
(一)指挥组
总指挥:杜青梅
副指挥:余丹丹 程凤
成 员:项泳、周飞、彭敏、陈颖、刘圣会、程圣凤
职 责:召开动员会议,布置工作;负责防地震、防并发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决策和人员调度。发生险情后利用通信器材及时报告,并报警,传达险情,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二)疏散引导组
组长:余丹丹
组员:杨健、汪毅、各班主任
1.逃生路线及避难地点:学校大操场及小操场
具体演练线路:
教学楼西楼道:二(4)→二(3)→三(1)→四(3)→三(2)→四(4)→四(2)
教学楼东楼道:二(1)→二(2)→三(4)→三(3)→四(1)→五(4)→六(3)
综合楼东楼梯口:六(4)→五(1)→五(2)→六(1)
综合楼西楼梯口:五(3)班→六(2)班
集中避难地点:大操场及小操场
大操场:四(3)、四(4)、四(2)、五(3)、六(2)、六(3)、六(4) 、 六(1)、五(1)、五(2)、五(4)、四(1)、三(4)、 三(3)
小操场: 一(1)、一(2)、一(3)、一(4)、二(1)、二(2)、二(3)、二(4)、三(1)、三(2)、
注 意:班级逃生时,班主任在班级前面,副班主任在班级后面。
2.护导组:各楼梯层护导负责人:
教学楼:
二楼东楼梯转角:汪 毅 二楼西楼梯转角:杨 建
三楼东楼梯转角:吴亚玲 三楼西楼梯转角:申祖彬
四楼东楼梯口: 彭玲玲 四楼西楼梯口: 周阳志
综合楼:
二楼东楼梯转角:陈杰 二楼西楼梯转角:李昌盛
三楼东楼梯转角:宁萍 三楼西楼梯转角:时小玉
纪律维持与协调:程凤
教学楼后操场:周飞
职责:发生险情后,沿着疏散通道将人员及贵重物品疏散到安全地带,疏散时要注意稳定人员心理及秩序,防止出现挤、抢、踩踏情况发生,并教给学生自救方法,各负责人在确定所负责范围内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
(三) 医疗救护组
组长:程凤
组员:彭敏、陈颖
职责:发生险情后,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拨打120联系医院。
(四)宣传联络报道组
组长:余丹丹
组员:刘圣会(信号)、程圣凤(摄影)、项泳(摄影)
职责:宣传防地震、防火伤害紧急疏散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指挥组的工作安排和地震警报信息传达险情并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余丹丹
组员:周飞及安保
五、紧急疏散前班级安全教育
1.防灾警报响两次。第一次警报响起,教师组织学生就地避险;第二次警报响起,教师组织各班有序逃生,疏散逃生过程中,双手护头迅速撤离,严禁大声吵闹,不得挤压、推撞。
2.各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老师的带领,每班两队快速整队,按照指定顺序下楼。到了操场后迅速清点人数以及是否有同学受伤等情况及时上报到总指挥部。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快速,使每个同学在感受到紧张的同时,更能明白在危急情况下,绝对不能混乱,快速的同时,一定要有序,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疏散过程安全,只有在有序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地疏散到安全地方。
3.各教室前后门都应保证随时打开,以便及时疏散。
4.学生上下楼一律走楼梯右侧,不能相互推、挡其他同学;万一有学生摔倒,绕着走过去,并告诉护导老师。
5.上课期间遇突发事件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疏散;课间,在操场上玩耍的学生直接到操场上排队,班主任到教室检查学生疏散情况,其余教师就近在楼梯口、操场上维持秩序。
6.火灾、地震等灾害来临,师生迅速撤离至操场中间,尽快带着学生远离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