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坪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大化坪镇中心学校坐落于茶乡腹地大化坪镇和平街22号,校园占地17000平方米,在校学生336人,教职工109人。
2021年,我校启动霍山县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进程中,我校立足校情、结合镇情、有序推进。成立了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组,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反馈督查意见,采取有力措施补齐创建短板,提升创建质量。
二、基本思路
我校充分发挥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发扬乡村人民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点滴做法
1、加强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
(1)校企合作,建设黄茶基地。2021年3月,我校与霍山县云雾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精诚合作,该公司黄茶产业园、加工厂作为我校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该公司非遗文化传人程先琼、江传鸿助力我校打造“黄茶蕴红镇 茶艺进校园”特色项目。2022年6月,我校投入5000元在茶园入口处增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标识牌。基地茶园面积226亩,加工厂面积1100平方米。基地环境优美,设备设施完善,安全、后勤有保障。
(2)自主开发,建设果蔬基地。2022年10月,我校整合利用师生宿舍楼北侧闲置土地,谋划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于12月建成,占地240平方米,基地内因地制宜打造卵石花台一座,四周铺设道边石80米,内部修建渗水砖人行路50米。规划设计蔬菜种植、花草栽培、中药材种植、瓜果种植四大区域。采购不同规格的劳动工具40余套供各班级分时段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3)签约农户,建设水稻基地。2022年5月,2024年5月,我校组织学生走进农田,体验插秧。(拟于2025年5月再次组织学生走进农田,体验插秧。)
2、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批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充实进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聘请非遗传承人兼任劳动教育教师。加强劳动教育培训,提升劳动教育素养,重视和尊重劳动教育教师,落实劳动实践活动激励措施,调动劳动教育教师积极性。
3、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及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科学安排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并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格、劳动精神,提升全体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
4、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活动。
(1)团、队牵头,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植树节,组织师生平整校园闲置土地,种植花卉。班级牵头开展“爱父母”家庭劳动。在第三个全省“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组织开展家务劳动、采摘茶叶、采摘豆角等劳动主题活动。以“创城”为契机,开展”爱社会”公益劳动,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联合大化坪镇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农家大院,走进田间地头捡拾白色垃圾、清除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实现了青少年学生弘扬雷锋精神青春不打烊。以少年宫为阵地,开展茶艺、手工制作等劳动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联系高校,邀请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卫聿铭博士来校开展茶叶历史文化讲座,提升了学生理论素养和水平。
(3)近年来,每年茶季都组织学生走进基地,体验采茶。茶园内,孩子们接受了简短的采茶培训,领会了采茶的技巧后,立即投入到采茶活动中。采茶持续约两个小时,当孩子们将采摘的鲜叶汇入簸箕时,尽管脸上挂满汗珠,仍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
(4)插秧季节组织学生走进农田,体验插秧。2024年组织的插秧活动中,同学们脱下鞋袜、卷起袖角、裤角,在老农的示范指导下专心致志插秧苗。期间,老农还向孩子们分享了稻子的种植历程,孩子们感同身受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5)校内基地建设中各班级争相认领地块,建成后各班级精心挑选当季作物种苗,组织指导学生实践栽培,各区域内作物品种多样,整齐划一并错落有致,各班科学规划 ,合理安排,组织学生按时前往基地观察作物生长状况,开展施肥及田间管理活动。
开展劳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校将继续在劳动教育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