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潭镇中心学校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科学有效应对传染病,进一步做好复学后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全力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确保一旦发现传染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断传播途径,遏制传染病蔓延,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磨子潭镇中心学校师生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依法防控、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思想,坚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协调,预防为主,发现及时,反应迅速,果断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蔓延和发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传染病防控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磨子潭镇中心学校突发突发传染病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应对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王先伍
副组长:汪 余 余方江 项 斌
成 员:中心校二级机构负责人 辖区各校、园负责人
主要职责:
1、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2、认真做好开学返校师生和开学后师生的传染病监控和日常检查;
3、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工作责任制,建立校长负总责与中层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落实到各处室,各班级,落实到人;
4、明确并落实突发传染病的发现人、报告人、处置人,具体实施对突发传染病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以下七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王先伍(校长)
成员:班子成员、各校负责人
职责:负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分解细化工作任务,部署抓实本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和信息上报等相关工作。
2、突发传染病防控组:
组长:汪余(副书记)
成员:各校教务主任
职责:负责落实师生各项医疗救治和传染病防控措施,组织和指导参与处置人员实施个人防护,协调解决医疗救治和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3、卫生整治组
组长:邵文虎(政教主任)
成员:全体教职工
职责: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消毒、保洁工作,特别是教室、食堂、宿舍等的卫生和消毒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长:潘向阳(总务主任)
成员:邵文胜 食堂人员
职责:负责统筹协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处置药品、物资的供给,做好必要药品、物资的应急储备;安排落实传染病处置物资,保障学校防控和生活必需品供给。
5、舆论宣传组
组长:余方江(副校长)
成员:各校教务主任
职责:负责宣传积极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处置措施,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跟踪舆情,及时掌控和处置谣言,澄清相关事实。
6、教学教研组
组长:项斌(副校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全体任课教师
职责:负责突发传染病处置后,维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7、应急救治组
组长:汪余(副书记)
成员: 吴松 各班主任
职责:设置临时隔离室,对于发现的可疑病例进行及时临时隔离,组织专人对病人进行观察记录,按防控程序做好送诊治疗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前期预防工作
1、全校上下,人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复学后,加强传染病日常防控工作。(全体教职工)
2、建立师生晨午晚检制度,并详细登记,及时上报,因病缺勤师生病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随时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做好校园消杀工作。总务处做好校园环境防护消毒,各室、各地消杀等,严把学校大门关,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保学校师生平安。(总务处)
4、合理安排好师生的用餐。总务处协调好师生用餐时间,要提前考虑谋划师生的用餐办法,在保障师生安全用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集中,分批次错峰用餐。(政教处、总务处)
5、组织学生参加好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开展好大课间活动,指导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努力增强学生体质,增强抵抗能力。(教务处)
6、禁止开展与参加大型集体性活动。传染病未解除,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如集会、讲座、比赛等;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科研等活动,不安排学生外出参加比赛等活动。(教务处)
(二)积极应对突发传染病
1、早发现。开学后,由政教处(邵文虎)牵头,各班主任、方前明、汪慧为具体责任人。治安办为学生进校第一关,方前明、汪慧负责每周学生进校时身体健康检查、登记等,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复课证明等日常防控工作。对教师的检测由各办公室负责人负责检测并登记。不允许带病上学或上班。因病缺课(勤)人员应根据医院返校康复证明和隔离期限确认后,方可返校。
2、早报告。对检测出体温不正常的师生,值班教师应立即报告学校、镇卫生院,并视情况启动《学校应对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并第一时间及时上报。(学校传染病报告人:郭钦 18756401301)
3、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总务处安排一个专门房间作为临时隔离观察场所(在门卫室对面)。配备相应的体温计、口罩、手套、信息登记表等防控物资,隔离室提前要及时进行消杀。
(1)传染病发生后,立即将要隔离人员带入隔离室,并配备专人监护,并在进行心理安慰时联系镇卫生院车辆及时就医,等待过程中尽量减少接触,车辆来时由学校安排专人(班主任)在传染病指导员的指导下陪同护送就医,离开后将观察室进行终末消毒(消毒人-郭钦),所有应急处置要在传染病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
(2)经医疗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诊断结果为非新冠肺炎患者且无需住院治疗的,须停课、停工,返回家中自我隔离,建立个人健康台账,班主任每天督促家长检测学生身体状况。
(4)协助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国家最新防控方案的指导下,分类处置。
(5)增加医学观察范围,病例(学生)所在班级全体学生、与其近距离接触过的教师等其他人员均需进行医学观察;病例(教职工)所在办公室同事、与其近距离接触过的师生等其他人员均需进行医学观察,依据卫生系统核查确定是否返校。
(6)明确病例的活动轨迹,并按照“防控方案”要求,严格执行相关区域的消杀工作。
(7)传染病期间,师生员工应停止校外聚集性和其他集体活动。学校指定专人做好与师生员工的联系,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8)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9)一旦校园传染病发生,学校所有工作应在当地疾控部门、指定医疗机构、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
(10)学校领导密切关注传染病防控的形势发展变化,利用校内媒体和官方渠道,及时宣传传染病防控的注意事项、辟谣信息和重大舆情信息等,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
(三)、做好突发传染病应急演练工作
开学后,政教处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一次突发传染病应急演练,做好演练预案,设计好程序,安排好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演练,做好记录和总结。
五、工作要求
1、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任务,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所有教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应对。
2、落实责任,迅速行动,切实进入工作状态,加强各项工作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班子成员积极行动,靠前指挥,全体教职员工紧密配合。
3、严肃纪律,服从命令,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4、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传染病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传染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磨子潭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