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学校2024-2025学年秋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024-09-28 14:27 来源:霍山县高山学校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根据《2024-2025太平畈乡中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要求,为落实“学生教育好、队伍建设好”的办学目标,本学年结合我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质量兴校”等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专家型、全科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质量、教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重要文献,培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和奉献山区的教育情怀。二要学习业务知识,一年选择一本相关学科的教育理论专著进行学习,从而及时了解教改动态和前沿理论,并善于将学习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对自身的教学情况作经常反思,按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学深学透,学有所得。

2、开展新老(结对拜师青蓝工程。学校中老年教师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通过听课、亲授、面等多种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经验、管理经验与智慧课堂教学应用、信息化手段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开展小学换岗体验活动,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在中心学校、高山学校小学部、王家店小学间开展相关活动,每学期均不少于2次,学校每次安排两名教师参加活动。参与换岗的教师带课一节,学校配课一节,主题研讨交流一次,撰写教育反思或叙事一篇

4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主要进行教学设计和三字一画一话训练。三字以毛笔字练习为主,每周以校为单位集中活动一次,各校园安排一名书法指导老师,集中时提交日常练习作业,交流心得,教龄未满十年的教师三字要日日练;普通话主要进行朗读训练,每学期集中活动一次;教学设计和简笔画每学期集中活动一次。

5、开展教学能力升级行动,打造全科型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在所学专业学科(或主授学科)外,选修一门其他学科进行学习训练(包括听课、备课、试上等),提高多学科任课能力,此项活动与新老(中)结对拜师青蓝工程整合进行。

6、开展骨干教师培优活动。推荐年轻骨干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通过举办教学基本素养大赛和优质课大赛,遴选优秀教师承担县教育局及上土市片教学研究会安排的教学教研工作任务,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成教学骨干。

7、开展我校初中部教学质量分析和中考命题研究工作。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每月月底开展一次,中考命题分析研究工作在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

8、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参与全乡教研组活动,创新集体备课(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网络直播课等现代信息化教研活动,扎实开展学期初教学诊断课、学期中汇报课、外出培训学习汇报课等常规教研课,结合国培等继续教育开展课例研修活动。善于总结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论文撰写能力和质量。

、相关要求:

1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以自学自研为主,集中活动为辅。通过自学、集中研讨、传帮带、学教研结合等方式,使新入职教师迅速熟悉业务,达到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其他青年教师继续深入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培养由各校教导主任具体抓校园长负责督促。

2、基本功集中训练活动各校必须安排指导老师,三字集中活动以毛笔字训练为主,每周三晚以各校园集中安排在大办公室、会议室或教室内活动(不少于1小时)。每次活动开展图片上传校长群,中心学校开展巡查。   

3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与多学科任课能力升级行动,新老(中)结对拜师青蓝工程要结对到人、具体到事。

4、换岗交流体验活动分别由中心学校本部、中心幼儿园牵头负责协调,安排具体日期,过程性资料报中心学校。

5基本素养大赛和优质课大赛所青年教师不得弃权。

四、秋学期工作行事历:

九月份:

1、召开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工作会,组建教研组,落实新老(中)教师青蓝工程结对。

2、学期初课堂教学诊断课(教龄不满十年及初任学科教师必须上)。

3、小学层面换岗交流体验活动。

4、初中部教学质量检测分析。

十月份:

1、集体备课,小学语文、初中文科学科。

2、网络直播课等现代信息化教研。

十一月份:

1、学期中课堂教学汇报课(教龄不满十年及初任学科教师必须上)。

2、小学层面换岗交流体验活动。

3、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及分析。

4、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对标中考命题研究工作。

十二月份:

1、集体备课,小学数学、初中理科学科。

2、多学科任课能力及新老(中)结对拜师青蓝工程抽检。

3、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分析。

元月份:

1、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及分析。

2、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对标中考命题研究工作。

3、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分析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