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背景下,干部队伍需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实现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自觉的升华。
以铁腕惩治筑牢“不敢腐”的底线。中央八项规定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厉行勤俭节约”等具体措施,形成对特权思想和腐败行为的强力震慑。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占比居高不下,暴露出部分干部仍存侥幸心理。这要求干部队伍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对待腐败,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行为准则。例如,某干部因违规接受宴请被通报后,不仅个人受处分,更在单位引发“一人受罚、全员警醒”的连锁反应。这表明,唯有保持高压态势,才能让干部对腐败行为望而生畏。
以制度约束构建“不能腐”的屏障。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压缩腐败空间。从“改进调查研究”要求轻车简从,到“严格文稿发表”杜绝个人利益输送,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形成权力运行的“硬约束”。这启示干部队伍,必须将制度建设作为防腐关键。一方面,要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监测资金流向、行程轨迹,让腐败行为“无处藏身”。唯有将制度笼子扎紧扎密,才能让干部不能腐。
以思想浸润培育“不想腐”的自觉。干部队伍需从三方面深化思想建设:一是以党性教育固本培元,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汲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色基因;二是以廉洁文化浸润心灵,如某地组织干部参观家风馆,通过“一封家书”“一句箴言”传递清廉家风;三是以警示教育敲响警钟,定期通报典型案例,让干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唯有将“不想腐”内化为精神追求,才能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干部队伍需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在高压震慑中知敬畏,在制度约束中守底线,在思想浸润中强信念,最终实现从“不敢腐”的被动约束,到“不能腐”的制度保障,再到“不想腐”的主动自觉的跨越。唯有如此,方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作者 梅诗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