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市场监管局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意见征集

关于征求《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2-02-08 09:39 信息来源:霍山县市场监管局  字体:[  ]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3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霍山县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起草《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可以通过电话、信件和电子邮箱等方式向我们进行反馈,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28-202237日。

 

联系人:彭        

 话:0564-5026262

地  址:霍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箱:1012851129@qq.com

 

关于《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我局牵头起草了《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30号),《中共六安市委 六安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六发〔2018〕26号),《中共霍山县委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建设的通知》(室〔2019〕1号)。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全面加强质量强县建设,大力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主要内容

总体结构分为4个部分,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 、重点工作、工作保障。

1、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出霍山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2、主要目标。包括产品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服务质量目标、环境质量目标、质量品牌建设目标。

3、重点工作。一是完善质量治理体系,主要是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行业自律、推动质量社会监督;二是强化质量治理能力,主要是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培育质量人才队伍;三是创新质量治理方式,主要是推进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创新,开展群众性质量实践活动,加大质量品牌培育力度;四是优化质量治理环境,主要是倡导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营造诚实守信的质量环境、加大质量课题研究;五是提升质量治理效能,主要是完善质量激励政策、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精准帮扶。

4、工作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督查考核。

最后,将实施方案以表格化形式把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大力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和“一体化”,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强化质量治理能力,创新质量治理方式,优化质量治理环境,提升质量治理效能,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态食品、中医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出霍山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全县质量基础更加扎实,质量创新更加活跃,质量治理更加协同,质量供给更加有效,产品、工程、服务和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充分体现,质量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一)产品质量目标。 2025年,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生产企业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以上;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查覆盖率达10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 95%以上;万台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工程质量目标。十四五”期间,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争创“鲁班奖”、“黄山杯”等国家优质工程奖和省、市优质工程奖,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到2025年底,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标准率达100%,建筑节能实现新突破。功能完备、环境友好、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等综合满意指标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优质工程总数增长15%以上。(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服务质量目标。 2025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少于2家;力争取得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服务标准突破;定期开展服务业满意度测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支持服务业企业升规壮大,实现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局、县商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交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环境质量目标。2025年,单位GDP 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达省控目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城管执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质量品牌建设目标。 2025 年,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5个,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以上,新增地理标志产品 1个以上,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 5000 件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件;力争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实现零的突破;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品牌培育、创建“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家以上。国家级钻级酒店 1个、中国绿色饭店和绿色餐饮企业 1个;“黄山杯”工程 2项;安徽工业精品超过 1个。品牌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质量治理体系

1、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市场主体主动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推行质量安全首负责任制,支持承担首负责任的市场主体依法向负有责任的其他市场主体追偿,利用市场规律构建生产、销售、服务、消费等全环节质量责任追溯体系。在“四上”企业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实现线上线下质量监督一体化和生产流通质量监管融合。提高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确保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安全。建立重大质量问题约谈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商务局、县公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质量行业自律。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将质量自律纳入组织章程,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承诺和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支持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等建立用于产业协同研发设计、标准研制、质量管理、品牌创建和知识产权运用等服务平台,开展质量技术服务。(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民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质量社会监督。完善质量缺陷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对严重质量侵权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激发消费者主动维权意识。完善消费投诉处置机制,畅通质量侵权违法行为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依法维权。建立完善质量信息公开机制,加大质量违法案例和消费投诉等信息公开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作用。(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委、县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质量治理能力

1、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建设,整合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充分发挥安徽省霍山石斛中药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作用,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能力比对,建立完善检验检测数据库。加强认证机构、获证企业监管。积极探索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为核心,以知识产权、注册登记等为延伸,强化协同服务,为企业质量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县科技经信局、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支持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重大质量事故应急处置机制,落实首席质量官、企业标准总监和关键岗位质量责任,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推广应用科学质量管理工具、模式、方法。推动将符合条件的企业质量创新支出纳入研发经费支出范围,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支持企业加大质量投入和加强质量能力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品牌价值等纳入企业融资授信依据,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企业质量提升。(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县科技经信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税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培育质量人才队伍。借助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推动职业学校专业特色、质量与标准化人才培训等相关工作。鼓励企业依托专业机构开设质量管理和品牌塑造专题研修和培训,面向企业中高层人员开展年度政策宣贯和能力培训。鼓励企业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引进优秀质量人才。推动企业建设卓越绩效自评师、评审员队伍,满足企业质量管理的自我评价、持续改进的要求,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从导入后实现持续运行。(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创新质量治理方式

1、推进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构建质量链,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合作研发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指导。聚焦质量链提升产业链,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的执行标准和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指导完善产业链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中高端提质升级。(县科技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创新。开展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专利导航和标准化指引,支持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支持检验检测等机构开放实验室,推动技术专家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沟通交流,联合开展质量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和技术标准研制,提高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开展群众性质量实践活动。推广先进质量工具方法,引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广泛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QC 小组评选等质量管理活动质量标杆交流活动,激发质量提升内生动力。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等组织优势,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加大质量品牌培育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创建自主品牌,建立以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持续做强农产品品牌,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知名农业品牌。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品牌培育,培育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品牌企业、品牌产品。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县科技经信局、县住建局、县文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质量治理环境

1、倡导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推进质量发展进党校,建立质量文化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倡导中小学校开展质量文化方面的教育。发挥政府质量奖和质量品牌的示范作用,推进标杆企业充分展示先进荣誉、先进文化、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扩大影响,引导全社会质量第一、不断卓越的质量共识。结合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提升社会公众质量品牌意识。(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教育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营造诚实守信的质量环境。完善市场主体质量信用档案,推动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将监督抽查不合格、消费者反映强烈、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产品等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将质量违法行为,以及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或认证结论、不履行有效跟踪法定义务、违法违规提供咨询服务或开展质量品牌评价等违法行为,纳入市场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信用记录。(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质量课题研究。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强县等课题,开展三大主导、特色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调研,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经验,在全县推广复制,促进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县市场监管局)

(五)提升质量治理效能

1、完善质量激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有关组织勇于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分别给予50万元、25万元对获得六安市政府质量奖、六安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落实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工作,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完善政府质量奖评审制度,发挥质量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经信局、县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精准帮扶。研究制定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扶持奖励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与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专业机构、技术专家交流互动,全面提高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依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方面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检测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技术改造、培训咨询等综合服务,做好精准服务。(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经信局、县税务局、县商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县委县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健全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县质量发展委员会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作用;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质量管理工作经费。每年保障50万元,用于产品质量抽检和日常工作运转。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的质量发展工作,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质量强县建设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县质量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督查考核

从县情实际出发,建立对乡镇质量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出台考核办法。县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适时组织开展阶段性工作总结和评估,坚持问题导向,发挥质量工作考核导向作用,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县质量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任务分解表

 


附件:

霍山县开展“十四五”质量提升行动任务分解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

     

责任单位

质量发展

促进机制

组织保障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牵头的质量发展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发展委员会会议

3.地方党委政府每年不少于1次专题研究部署质量工作。

4.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质量强县目标任务

5.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出席质量方面工作会议做出指示不少于1次

质量发展委

员会办公室

工作保障

6.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30 号),分解目标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

7.制定出台促进质量提升发展政策性文件落实质量发展政策,兑现质量发展激励资金。

8.制定质量强县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质量发展委

员会办公室

经费保障

9.设立质量发展专项基金,确保相关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质量管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县财政局

质量技术

服务机制

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提升现有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加大建设安徽省霍山石斛中药材监督检验中心力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县市场监管局

标准化工作

2.县政府制订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战略,并认真组织实施

3.推动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推进准化示范项目建设。

县市场监管局

计量工作

4.加快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和注册计量师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5.本级财政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计量技术和管理工作,当年预算经费保障 150万元以上

县市场监管局

县财政局

县人社局

质量管理基础

6.整合检验检测机构,积极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

县市场监管局

质量工作成效

产品质量

1.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在四上企业全面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并且在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100%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企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明显加强。

县市场监管局

2.组织政府质量奖评价活动积极参加上级政府质量奖评选,推动先进质量方法运用。

县市场监管局

3.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努力提升监督抽查覆盖率 ,严格各级监督抽查合格后处理工作,食品类不合格后处置达到 100%按时处置完成率达 90%以上种养环节初级食用农产品(农、林、渔)抽查合格率 96%以上。确保不发生影响恶劣的假冒伪劣产商品质量安全事件区域性质量问题

县市场监管局

县农业农村局

4.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监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强制性认证管理产品生产企业获证率达100%。

县市场监管局

5.建立质量信用约束激励与联合惩戒机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成效明显,消费者投诉办结率达97%以上,产品伤害预防干预及时有效。

县市场监管局

6.产品和服务质量状况良好,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服务质量满意度保持较好水平。

县市场监管局

工程质量

5.大中型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重点交通项目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100%,新改建农村公路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其他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

6.全面实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执行率达100%。

7.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标准率达100%。

8.全县新开工保障房受监工程覆盖率(施工许可、报监等开工前手续办理齐全率)达100%。

9.全县保障房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100%。

10.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质量问题和一般性质量问题投诉率同比下降。开展工程质量信用建设。

11.推进采纳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在相关文件中体现提升住宅居住性能要求。

12.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若干措施》(皖政办秘〔2020〕14号相关举措,其中: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和工程竣工永久性标志牌制度;工程质量手册制度;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 度;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 新建商品住宅工程交付使用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购房人对房屋质量进行质量查验制度。

县住建局

13.在大型工程、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手探索、研究、推动针对保障设备制造、安装、运行引入重大设备监理机制。

县住建局

县交运局

县水务局

服务质量

14.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养老、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实施,引导企业开展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执行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培育服务质量标杆企业。

15.“安徽省旅游服务质量标杆企业”1个新增服务认证证书 3 张以上

16.开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调查,摸清家底,找准路径,精准施策,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应达到 80 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应达到 80 以上

县质量发展委员

会相关成员单位

质量安全水平

缺陷产品召回

1.出台缺陷产品召回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行政和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宣传及业务培训开展召回工作,发布召回公告

县市场监管局

质量安全

2.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年度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占比25%制定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制度措施,年度差异化监管措施应用率 30%以上。企业年报公示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重视市民关注的质量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

4.完成国抽省抽不合格后处理工作。确保不未发生影响恶劣的假冒伪劣产商品事件。确保不出现被省级以上点名的区域性质量问题

5.加强药品食品质量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6.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重点监控设备的定期检验率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

县市场监管局

品牌建设

品牌创建

1.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制订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牌计划,积极申报国家地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鼓励企业争创安徽省高端制造品牌、名特优新农产品,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县市场监管局

县农业农村局

知识产权

2.开展霍山石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提高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促进霍山石斛产业做大做强。

3.完善知识产权扶持奖励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处于全市前三位

县质量发展委员

会相关成员单位

质量文化

营造氛围

1.开展先进企业文化学习交流活动,发挥质量文化标杆引领作用,弘扬质量第一,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意识。

2.围绕“世界认可日”、“世界标准日”、“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开展质量文化活动,提升全民质量品牌意识。

县质量发展委员

会相关成员单位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

     

责任单位

质量发展

促进机制

组织保障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牵头的质量发展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发展委员会会议

3.地方党委政府每年不少于1次专题研究部署质量工作。

4.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质量强县目标任务

5.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出席质量方面工作会议做出指示不少于1次

质量发展委

员会办公室

工作保障

6.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30 号),分解目标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

7.制定出台促进质量提升发展政策性文件落实质量发展政策,兑现质量发展激励资金。

8.制定质量强县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质量发展委

员会办公室

经费保障

9.设立质量发展专项基金,确保相关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质量管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县财政局

质量技术

服务机制

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提升现有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加大建设安徽省霍山石斛中药材监督检验中心力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县市场监管局

标准化工作

2.县政府制订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战略,并认真组织实施

3.推动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推进准化示范项目建设。

县市场监管局

计量工作

4.加快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和注册计量师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5.本级财政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计量技术和管理工作,当年预算经费保障 150万元以上

县市场监管局

县财政局

县人社局

质量管理基础

6.整合检验检测机构,积极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

县市场监管局

质量工作成效

产品质量

1.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在四上企业全面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并且在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100%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企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明显加强。

县市场监管局

2.组织政府质量奖评价活动积极参加上级政府质量奖评选,推动先进质量方法运用。

县市场监管局

3.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努力提升监督抽查覆盖率 ,严格各级监督抽查合格后处理工作,食品类不合格后处置达到 100%按时处置完成率达 90%以上种养环节初级食用农产品(农、林、渔)抽查合格率 96%以上。确保不发生影响恶劣的假冒伪劣产商品质量安全事件区域性质量问题

县市场监管局

县农业农村局

4.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监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强制性认证管理产品生产企业获证率达100%。

县市场监管局

5.建立质量信用约束激励与联合惩戒机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成效明显,消费者投诉办结率达97%以上,产品伤害预防干预及时有效。

县市场监管局

6.产品和服务质量状况良好,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服务质量满意度保持较好水平。

县市场监管局

工程质量

5.大中型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重点交通项目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100%,新改建农村公路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其他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

6.全面实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执行率达100%。

7.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标准率达100%。

8.全县新开工保障房受监工程覆盖率(施工许可、报监等开工前手续办理齐全率)达100%。

9.全县保障房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100%。

10.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质量问题和一般性质量问题投诉率同比下降。开展工程质量信用建设。

11.推进采纳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在相关文件中体现提升住宅居住性能要求。

12.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若干措施》(皖政办秘〔2020〕14号相关举措,其中: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和工程竣工永久性标志牌制度;工程质量手册制度;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 度;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 新建商品住宅工程交付使用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购房人对房屋质量进行质量查验制度。

县住建局

13.在大型工程、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手探索、研究、推动针对保障设备制造、安装、运行引入重大设备监理机制。

县住建局

县交运局

县水务局

服务质量

14.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养老、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实施,引导企业开展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执行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培育服务质量标杆企业。

15.“安徽省旅游服务质量标杆企业”1个新增服务认证证书 3 张以上

16.开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调查,摸清家底,找准路径,精准施策,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应达到 80 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应达到 80 以上

县质量发展委员

会相关成员单位

质量安全水平

缺陷产品召回

1.出台缺陷产品召回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行政和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宣传及业务培训开展召回工作,发布召回公告

县市场监管局

质量安全

2.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年度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占比25%制定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制度措施,年度差异化监管措施应用率 30%以上。企业年报公示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重视市民关注的质量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

4.完成国抽省抽不合格后处理工作。确保不未发生影响恶劣的假冒伪劣产商品事件。确保不出现被省级以上点名的区域性质量问题

5.加强药品食品质量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6.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重点监控设备的定期检验率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

县市场监管局

品牌建设

品牌创建

1.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制订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牌计划,积极申报国家地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鼓励企业争创安徽省高端制造品牌、名特优新农产品,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县市场监管局

县农业农村局

知识产权

2.开展霍山石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提高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促进霍山石斛产业做大做强。

3.完善知识产权扶持奖励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处于全市前三位

县质量发展委员

会相关成员单位

质量文化

营造氛围

1.开展先进企业文化学习交流活动,发挥质量文化标杆引领作用,弘扬质量第一,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意识。

2.围绕“世界认可日”、“世界标准日”、“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开展质量文化活动,提升全民质量品牌意识。

县质量发展委员

会相关成员单位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