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谋发展 奋发有为谱新篇
——漫水河镇“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漫水河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地处两省(皖、鄂)三县(金寨、岳西、英山)交界,318、209省道纵贯全境,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2.17万,距县城58公里,辖11个行政村,素有“百合之乡”美誉。五年来,漫水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镇情,求真务实,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强化党建谋发展。党建引领。五年共发展党员40名,深入推进党建常态化,创新开展“每日一词”业务,全镇632名党员中594人参与学习强国,其中机关事业注册率达100%;开设“实践课堂”,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实行年轻党员干部驻村制度,选拔7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点长,31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点员,注重“老、中、青”结合,做好传帮带。集体经济。研究制定2020年镇、村两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截至目前,全镇11个村已到账44.6万元。预计今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以上村4个,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个。脱贫攻坚。完成全镇所有贫困户脱贫任务,危房改造990户,涉及贫困户462户,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42个;完成11个村卫生室新建和改造,为14880人次贫困人员报销医疗费用1578余万元;①产业扶贫。发挥“西山药库”资源优势,2020年完成601户产业验收,引导扶持天麻、茯苓等中药材产业,发放奖补资金184万元,培育乡土经济;打造道士冲村红灯笼小镇项目,新建60亩红灯笼辣椒种植基地,发展190亩百合、60亩艾草、280亩茶叶和75亩香椿种植基地,扩大500头黑毛猪养殖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②“志智双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文明超市,共设置文明超市点6个,发放文明积分96450分,其中涉及贫困户36450分;推动万家山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开发各类公益岗位129个,确保贫困群众安“薪”就业。③项目建设。争取惠民扶贫项目合计68个,总投资4001余万元;光伏资金到账182.307万,贫困村光伏收益合计为102.48万元,非贫困村光伏收益79.8246万元。
五年来,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农村改厕。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200户,目前已全部完工;2017-2019年共有687户改厕任务,其中需整改515户,目前已全部完工。住房安全。2020年拆除危旧房屋866户,其中应拆尽拆753户、改造110户、保护管理3户;实施危房改造88户,住房提升82户,统一管护24个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力保全镇住房饮水安全。美丽乡村。完成5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县级美丽乡村验收,沿S318线实施1000㎡绿化、2公里亮化等工程。同步启动李家河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展了集镇发展空间。水利工程。水利水毁修复58处、管网延伸13处、组组通24处、农建工程26处、水厂改造提升9处、抗旱打井2处、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2处、山洪沟治理工程2处,投资2400余万元修缮加固河塘沟渠、小水库等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五年来投资4328万元新建“四好农村路”63条76.16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路8条45公里、桥梁9座,投资1218万元加宽老村道10条42公里、养护水平提升大中修工程2条12.8公里。电力改造。完成5个贫困村16个台区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平田、道士冲主干线高压线路升级改造工程。
五年来,加快实施重点工程。环境治理。新建李家河村污水管网700m、化粪池2座、歇马台村污水管网300m;完成径树林村、歇马台村美丽乡村污水管网整改任务,新建中心集镇雨污管网2000m,配套建设污水收集井、路面拆除恢复、杆线迁移等工程。红色旅游。西镇暴动旧址扩建1500㎡集旅游接待、展览、会议、培训为一体的综合体;探索开辟皖鄂千年茶马古道,打造大别山区第一个以“茶马古道”为名的徒步风景小径、轻度户外运动路线,预计12月份中旬开展徒步赛事活动,同时规划“大别山皮旅国际山地徒步小径”方案,助推全域旅游。招商引资。新引进安徽宏福禽业养殖项目和浙商石斛种植项目,重新签约百合综合交易市场;安徽池州市芦冲矿业已进驻实施,径树林养生谷项目进一步推进;漫水河红灯笼农旅综合体、青溪园休闲康养项目前期设计规划已完成。完成漫水河镇中心医院选址规划。近期重点推进西山药库百合综合交易市场项目和残渣处置临时加工点项目,目前已完成征地28户约100亩,征迁房屋14户。
今后漫水河镇将紧紧围绕“旅游兴镇”战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推广绿色产品,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立足“红色西镇”“红灯笼椒”“百合之乡”“西山文化”现有资源,目标定位为“大别山红色旅游重镇”和“特色农旅休闲体验重镇”,形象定位为“西山红色小镇”。逐步形成全域旅游与特色产业相结合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霍山西线休闲度假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