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河村位于霍山县西南部,隶属于磨子潭镇,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2377人。该村历史悠久、生态良好,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近年来,宋家河村紧紧依托穿境而过的国家级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和最美环线,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去年村集体收入104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50万元。村民们户均收入万元,单茶叶一项户均增收1.5万元,现在的宋家河,交通方便了,乡村变美了,产业发展了,绿叶子变成金叶子,鼓了群众钱袋子……”面对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磨子潭镇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伍义刚高兴地说到。
从“两不见天出行难”到“说走就走通四方”。宋家河村四面环山,原先交通条件差,村组之间都是泥土路,群众出行基本靠走。只有一条东太路经过境内,每天一趟农用班车通往县城,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当地人戏称“两不见天”,即天没亮就要出发,早不见天,晚上回来天已经黑了,晚不见天。现如今,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贯穿全村,修建了村组道路22公里,全部实现组组通,90%实现了户户通。群众出行方便快捷,城乡一体化公交开通,到县城仅需50分钟,实现了“说走就走”。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今日网红打卡地”。宋家河村位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脚下,境内有四望山、杨叉河、水轮河等景点,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之前一直未被外界所了解,成为深山里的世外桃源。现如今,马头墙、民俗馆、小客栈交相辉映,古村茶栈、儿童乐园、天空之境串联成线,成为国家级大别山风景道黄金节点、长三角后花园、远近闻名网红打卡地标,40多家民宿、农家小院应运而生,各类经营主体平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总数超10万人次。
从“守着青山吃不饱”到“多业并举富腰包”。昔日的宋家河是一个破落的小山村,有山场3.1万亩,主导产业为茶叶和毛竹,但还处于原始的生产阶段,经济效益低下,村民收入主要靠卖茶叶鲜草和毛竹,仅有一两家手工制茶作坊。现如今,该村有茶叶公司、旅游公司、民俗客栈、水上乐园等多种产业,特色文化游、美丽乡村游、生态休闲游相互融合,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8000元,其中一农户2020年国庆假期仅摆摊售卖“蒿子粑粑”收入近8000元。
从“软弱涣散帮扶村"到“集体经济先进村”。之前的宋家河村,村“两委”人员老化、凝聚力战斗力不强,2012年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是全县有名的重点帮扶村。现如今,注重茶旅融合、产旅融合,成立宋家河古村茶栈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构建以旅游服务公司为龙头、大户为中心、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旅游服务发展新格局。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4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有望达到150万元。
从“过好自己小日子”到“人人争当文明户”。过去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村里主要人群,娱乐文化活动少,打牌赌博盛行,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群众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过好自己小日子”的思想。现如今,村里建成全市最早、标准较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乡贤文化阵地。2020年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4场,表彰先进人物30余人。依托文明超市、文明银行,将乡风文明量化,为200余名党员群众发放50000文明积分,群众自觉转变为讲文明守礼仪的践行者,助推移风易俗新风尚。(磨子潭镇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伍义刚口述,县委组织部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