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霍山幼教之十年五叹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1-09-13 00:00作者:管理员 字体:[  ]

时间如白驹过隙,十年的时光匆匆流逝,作为城东幼儿园学生家长,我的女儿及侄女相继在幼儿园毕业升入高一学段学习,小儿子正在幼儿园享受雨露阳光般的关爱与教导,因为我见证着三个孩子成长的缘故吧,颇有些感触,惊叹霍山幼儿教育的长足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工程给霍山幼儿教育带来的大变样。

一叹其“魔力”,一直很“香”。十年前,县城里仅有的两所公办园之一——霍山县新城幼儿园,位于十八塔小巷内,要经过一条弯弯曲曲路面宽只有三、四米的水泥路才能到达,那里民居密集,对于幼儿园来虽说不是一个好位置,但很多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这里,哪怕上学、放学路上堵得闹心,家长们好像也乐此不疲。近几年,县城里的几所公办幼儿园全部“鸟枪换炮”,拆旧建新,办学条件绝对一流,学费比私立园要少很多,所以我的两个孩子毫无疑问的送去了公办园,这时候公办园的“香”是全县人民都能看得见、闻得着的。如今想来,公办园一直很“香”。

二叹其规模,体量翻番。十年来,城区四所高规格、超一流的公立幼儿园拔地而起。人口密集的小区,幼儿园成为标配,几十所民办园在县城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园。究其原因,可能既有二胎政策放开的因素,也有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影响,很多乡镇的孩子都涌入了城区入园。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市场则存在需求,在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推进以及有效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幼教迎来了春天,这种悄然的改变既有量的累加,更有质的飞跃。

三叹其巨变,硬件飞跃。回顾十年来的变化,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霍山县城东幼儿园的“前世今生”,毕竟我和三个孩子亲身见证。在我的理解,城东幼儿园的“前世”就是我家附近的新城幼儿园。一座“7”字型的低矮平房,大小不等的教室勉强只能有6个班级的规模,一间最多可容纳二、三十个孩子的简易睡眠室,一个只能承担二、三十个孩子就餐的简陋食堂,一个外建厕所,一个不大的方形水泥硬地操场,唯一有幼儿园标志的是东南角的一组铁质大型组合玩具。城东幼儿园的“今生”,占地20多亩,面积之大在六安市乃至全省都是一流的,配套的消防安全设施、宽阔多样的户外活动场地,塑胶跑道、戏水池、大片草坪、园林景观、室内中庭游戏场地,每个班级都配有睡眠室、盥洗间、独立的男女宝宝卫生间,每个宝宝都有唯一编号标识的洗漱用品和餐具,早晨送到园里去,下午接回来,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家长们不仅仅是放心,简直是恨不能梦回童年也过把瘾!

四叹其成长,软件升级。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家长更多的是想了解他们吃得惯吗?睡得好吗?乖不乖呢?再后来,家长们会关心他们在幼儿园里开心吗?学到什么了呢?记得侄女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中午都是要接回来的,只有少数孩子中午是在幼儿园吃饭、休息的。那时,还没有保育员老师这一说,每个班级两名老师。幼儿园里也会安排一点下午点,经常是我家附近的一间包子铺送上几笼包子到幼儿园,那便是孩子们的下午点了。现如今,每个孩子中午都在园里吃饭、休息。每个班级三名老师,其中就有一名保育员老师,专门负责孩子们的生活问题。孩子们在园里一天有两餐两点(早餐、中餐、上午点、下午点),全部由专业的配送公司提供,每天变着花样的营养餐,就像张园长说的那样,自己在家做也没这花样多、营养全啊。我家的大宝贝到现在还怀念幼儿园的午餐,时常说还是幼儿园的饭菜好吃。孩子吃得不错,那学得咋样呢?这个问题还真是有些复杂,不少爷爷奶奶总觉得孩子要多识字多背诗会数数会拼音,这才叫学到了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8090后家长理解了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那一番话,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要让他们在游戏中去探索、去学习、去成长。在游戏中学可是门大学问,以前由于场地的限制很多游戏等活动无法进行,现在硬件设施好了,教师队伍的软实力同样让人眼前一亮。“生态东幼  娃娃乐园”的办园目标既与时俱进,又令人耳目一新;以“童梦王国”游乐场的方式庆祝“六一”儿童节是那么的别出心裁;购物式体验的新春庙会游园活动前所未有;大型游戏玩具的设计和展示反响强烈;18个户外游戏区的设置新颖有趣;老师们在各种教学比赛中更是捷报频传。这样高品质幼教,孩子们怎么会不开心!家长们怎么会不放心!

五叹其坚守,初心不改。问花儿为什么那样红?那是因为始终向着太阳。问咱们霍山的公办园为什么那么“香”,那是因为霍山幼教人数十年未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霍山幼教人的初心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让家长放心工作,让孩子快乐成长。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城东幼儿园做到了,园长及其“娘子军”做到了!记得在去年的新生家长会上,园长说:“不论您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您家庭条件如何,到了这里,大家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家长……”在幼儿园里,老师们教会孩子们团结、友善,爱与分享,诚实守信,给予她们公平和平等。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个社会,在这里孩子们开始去适应集体生活,开始去学习与人交往,谢谢你们为他们牢牢地扣好这人生第一粒纽扣!(霍山县教育局整理报送)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