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民生】残联:“来自星星的孩子”也能快乐成长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4-06-17 09:44信息来源:霍山县残联 字体:[  ]

我叫敏,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20185月,在全家幸福的期待中,我的小儿子包小宇出生了,他的到来给我们这个平凡的家庭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所有父母亲一样,我希望孩子一生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三岁半应该是孩子最活泼好动的时候,而我的孩子却从不看人,只知道自己玩耍,什么都听不懂,一刻都不停,到处乱跑,怎么逗他喊他都没有任何反应,要吃要喝只会哭闹,也没有语言表达。每当在家门口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跟同龄人尽情地玩耍,而自家的孩子只会待在封闭的房间自娱自乐时,我的泪就情不自禁的往下流但我一直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不能倒下、要坚强。

家人和朋友都劝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在当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可能是孤独症,我们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结果,赶紧带着他到合肥重新检查。由于孩子较小,专家也说是疑似孤独症,建议我们采取特殊教育及行为干预治疗。一切不安的猜想都得到了印证,虽然我心里有一千万个不愿相信,但是事实摆在面前,我又不得不接受。我和爱人查阅资料,发现孤独症主要表现是对情感的漠视、拒绝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语言发育迟滞以及行为重复刻板,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医学上叫儿童孤独症,这样的孩子被喻为来自星星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真不知道以后怎么与孩子相处,他今后的生活又该怎么办

就在我们一家最艰难的时候,霍山县残联和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到孩子的情况,来到了我家,说我孩子符合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通过申请可以获得每年一万余康复训练补助。这个好消息可真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冰冷的心带来阵阵暖意。在霍山县残联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办理了申请手续,孩子可以去康复机构进行免费的康复训练了。从此我就带着儿子踏上了专业的康复之路,我们一家紧绷的心也渐渐松下来。康复机构里集体课加强了孩子与他人的交流,一对一教学使老师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儿子康复。现在每天上午带着儿子去康复,下午去县里的幼儿园上课。虽然我们辛苦一点,但现在经过专业训练和全面导,孩子终于有了不小的进步,他正在逐渐走出自己的个人世界。喊他也知道答应了,对我也有了感情依赖,独自发呆的时候少了,看着他点点滴滴的进步,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慰藉,我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孩子的康复之路一定会越走越顺,康复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现在孩子已经坚持康复三年多了,感谢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的救助,让孩子在最重要的时间得到了最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政府的不抛弃让我坚持了对孩子的不放弃。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希望通过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的救助及家长自己的努力,能让许多类似我家孩子这样的残疾儿童改变原有现状,走向恢复。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大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生活负担,让残疾儿童家庭感受到了惠民政策的温暖,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也能快乐成长。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