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与霍山县人民政府举行水电供区电网资产及供电业务划转国网移交签约仪式,标志着全省水电供区改革正式启动,意味着长期困扰我县15万水电供区老百姓的用电难题将得以根本解决。
这段时间,在太阳乡杨家河村,村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县水电供区移交后改造的首条10千伏供电线路完成投运,原先担心断电的日子将彻底告别。太阳乡去年冬季遭受了严重的雪灾,大雪封山,道路中断,持续的强降雪造成当地全乡28个农网供电台区设备损坏,所有的供电杆线倒伏被毁,全乡停电持续近两个月之久,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难。如今随着10千伏供电线路完成投运,这样的问题将彻底解决。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水系发达、水电资源丰富的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分别建设了一大批水电站。到20世纪90年代末,安徽形成霍山、岳西、太湖、潜山、祁门、休宁县(市)六个水电供区,小水电810处,供电人口50多万人。近年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投资渠道不畅、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造成深山区脆弱的供电设施得不到改善和提升,水电供区电网标准与国家电网供区差距较大,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需求。
今年春节前,我县作为全省首个实施水电供区改革县,在所有农网交付国网公司后,首先将实施13项应急改造工程,新建10千伏供电线路23公里,建改13个配电台区,惠及深山区的4个乡镇13943户群众。
按照上级方案,我县将用三年时间完成水电供区电网改造,届时全县15万水电供区居民供电质量将显著提升。电通了,发展的路更宽了;灯亮了,群众的心也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