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政府办 > 政府工作报告

霍山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2-01-09 00:00  字体:[  ]

李 中 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的五年,是霍山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跨越崛起这个主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面完成第十五届政府任期目标,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奋力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霍山的崭新局面。

这五年,全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生产总值连跨七个十亿元台阶,由36.6亿元增加到102亿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收入连跨十二个亿元台阶,由4.05亿元增加到16亿元,年均增长31.6%。县域经济综合考核始终处在全市领先、全省靠前位次。

这五年,全县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城区建成区由8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其中经济开发区建成区由4平方公里增加到9平方公里;六潜高速霍山段竣工通车,231条990公里村村通建成使用;被授予国家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这五年,全县发展投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到位内、外资分别由10.2亿元、2028万美元增加到70.7亿元、6574万美元,分别年均增长47.3%、26.5%;固定资产投资由16.88亿元增加到70亿元,年均增长32.9%;五年累计争取政策性资金10.64亿元。

这五年,全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3亿元,全县人均受益2800元,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4811元增加到28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58元增加到5855元,分别年均增长14.1%、17.1%。

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不懈地高举发展大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始终按照一产优化、二产提升、三产突破的思路,不断加快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工业强县。工业主导更加突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31.7亿元、11.1亿元增加到219亿元、64.5亿元,分别年均增长47.2%、30%,增速连续5年超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68.4%提高到86.1%。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五年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22家、总数达29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4家;迎驾集团名列全国白酒行业10强,应流集团进入全省民营企业10强。科技创新和商标战略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设立县长质量奖和科技创新资金,建成省级铸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4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产品49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被评为质量兴省活动先进县。全面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扎实推进,大沙埂现代农业园、太平畈石斛产业园、诸佛庵毛竹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漫水河百合科技园、大化坪茶叶加工贸易园建设加快,蚕桑、鳗鱼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省级茧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使用。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茶叶、毛竹、蚕桑、油茶、百合等主导产业基地由80万亩发展到110万亩,41个农产品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农业主导产业行业协会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6家。农业总产值由7亿元增加到17.1亿元,年均增长19.6%,被授予中国石斛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先进县等称号。不断繁荣第三产业。打造旅游品牌,佛子岭、大别山主峰、南岳山景区相继通过国家4A级旅游区验收,迎驾山庄和大别山庄两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建成运营,旅游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分别由32.6万人次、1.5亿元增加到175万人次、8.5亿元,分别年均增长39.9%、41.8%,被评为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县和全省红色旅游县。扩大消费需求,全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兑现补贴资金4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8.2亿元增加到21.4亿元、年均增长21.1%,三产增加值由12亿元增加到23.2亿元、年均增长10.5%。推进全民创业,新增注册民营资本57.4亿元、民营企业1311家、个体工商户1.11万户,被评为全省发展非公经济先进县。

(二)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基本完成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文化、农村综合、集体林权、水利管理、畜牧兽医、农村公路管养、基层医药卫生、工商系统市场办管脱钩、水电供区农电人事等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招投标管理、投融资体制和农口事业单位改革,认真实施落儿岭镇省级“扩权强镇”试点、与儿街镇和诸佛庵镇市级“扩权强镇”试点改革。持续优化金融环境。组建金融工作办公室,成功引进徽商银行,全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4家担保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营,15家县外金融机构在霍山开展业务,相继推出万户毛竹富民工程、接续资金等金融产品,成为全省六个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试点县之一,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内资项目512个、外资项目51个;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出口总额由4628万美元增加到13226万美元、年均增长23.4%,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十强。加快建设园区平台。加强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启动区、拓展区一期项目基本布满,拓展区二期框架初步形成,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优化园区项目布局,加快建设光伏、物流、汽摩配等专业产业园,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5家,财政收入由0.8亿元增加到4亿元,年均增长38%,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落儿岭镇获准筹建省级工业园,衡山工业园、乡镇工业集中区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日益显现。

(三)坚持不懈地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始终把大城关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先后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园区规划,编制完成县城绿地、排水、消防等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规。顺利实施老渔场、老城六期、老气象局等19.1万平方米城中村和棚户区拆迁改造,新建711套廉租房、734套公租房和220套城市工矿棚户区安置房,住房保障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新建迎宾大道、花园路等30条主次干道,建成淠阳湖公园、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老干部活动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益设施,逐步完善城区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和燃气管网等市政设施,扎实推进南北城河治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城区亮化、绿化、美化卓有成效,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县城;加快政务新区建设,县档案馆、检察院技侦楼、林业要素市场等基本竣工。推进“两镇十八村”新农村示范工程和圣人山、大河厂等7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启动中院、西门畈、大岭等3个村庄整治,实施5400户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相继建成白莲崖水库、郑家湾电站、梁家滩水利枢纽工程,先后完成45个农业综合开发、44座小水库除险加固、2个小型水利设施民办公助项目,修复重点水毁76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2.22万亩、防洪除涝面积4.85万亩,解决13.9万人饮水困难,被评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造升级105国道、318省道和县乡道路345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顺利实施12个农村客运站和11个渡口码头建设,全县通车里程净增257公里。完善电力通讯设施。新建220千伏文峰、110千伏衡山、110千伏应流等输变电工程,全面完成城网改造,稳步推进农网改造,城乡实现同网同价,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加快通讯基站、有线无线宽带等通讯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坚持不懈地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补助类项目资金及时发放,补偿类项目资金足额到位,建设类项目全面竣工,培训类项目全部完成,累计发放农村低保、库区移民补助、计生奖扶等补助资金2.5亿元,补偿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农作物参保等救助资金1.8亿元,完成村村通、廉租房、校安工程、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投资5.5亿元,开展阳光工程、科技、农民工技能等培训2.9万人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民生工程一等奖。不断完善城乡保障。加大就业再就业力度,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7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进一步扩大“五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净增2.7万人次,深入开展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面启动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加快“整村推进”扶贫步伐,拓展村民互助资金“参与式”扶贫模式,4万人顺利脱贫,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成为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县。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六大工程建设,认真实施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及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建设,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顺利完成污染减排任务,13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乡镇均被评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合理保护和利用国土资源。严格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土地置换、复垦、整理力度,累计补充耕地1.18万亩、报批用地指标近1.6万亩;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被授予全国首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先进县、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被授予全省第二届文明县城、全省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衡山镇被命名为第三届全国文明镇。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和知识产权强县试点,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届教育强县。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卫生防控保障和服务体系,大化坪镇、佛子岭镇成功争创全省卫生镇。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被评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巩固计生“创国优”成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居全省一类县前列、全市目标考评第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承办全国“登红色大别山·迎绿色奥运会”登山活动、全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和武术馆校比赛及市二运会。深入推进双拥创建和国防动员工作,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青少年普法教育荣获国家部委联合表彰。扎实推进档案县志、审计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砂石管理、气象地震、邮政通讯、人防消防等工作,大力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科协等开展活动,高度重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工作,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始终牢记执政为民,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持重大事项向县人大报告和县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8件、建议241件和政协委员提案402件,县政府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依法行政优秀单位。着力建设责任政府。强化对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控和处置,成功抗击特大冰冻雪灾,妥善处置手足口病、甲型流感和县医院医源性感染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和“五五”普法,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被列为全省唯一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成为全国、全省首批法治县。着力建设服务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改革,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县政府网站被省政府评为优秀政府网站。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改善政风行风,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政府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公务用车、庆典论坛四个专项治理,大力倡导节俭之风,行政运行成本有效降低,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县上下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霍山的努力和付出,在2011年届末之年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收获了更可喜的成果。突出表现在:

发展效益获得新提升。食品酿造、装备制造、光伏光电、农林产品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90%,成功承办全市工业学霍山十周年现场会,被评为全国特色产业发展百强县。新建改造农业产业化基地7万亩,龙华集团被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93个,同比增加47个。47个项目纳入省“861”项目库,比上年增加12个;133个项目纳入市重点调度项目库,比上年增加42个。完成迎驾物宝光电、爱森能源多晶硅、博大新能源单晶硅、凯迪30兆瓦生物质发电等29个投资超亿元项目。

承接平台实现新拓展。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亿元,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入区企业总数达282家,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乡镇集中区建设全面推进,衡山工业园拓展区建设加快。落儿岭省级工业园、高桥湾科技园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霍山大道建成通车,中兴路“白改黑”工程提前完工,迎驾大道等四条主干道灯饰亮化工程顺利完成,交通指挥中心、消防指挥中心、环保检测中心建成使用。圣人山、大河厂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永康桥等5个新增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中院、西门畈、大岭三个村庄整治示范点建设全面启动,被列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

要素保障得到新改善。全年实现供地2500余亩,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首批集约节约模范县并获330亩用地指标奖励。累计争取专项转移支付和各类政策性资金5.4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1亿元,总量创历年之最。全年新增县内金融机构贷款10.4亿元,比上年增加2.35亿元;新增域外贷款5.9亿元,超过上年两倍。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深感受到,在推进跨越崛起的进程中,全县上下既营造了团结昂扬的奋进氛围,又赢得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更开创了朝气蓬勃的美好前景。这些成就,归功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归功于37万霍山人民的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和省市驻霍机构、驻霍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霍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率先发展,才能把握局势。正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中,我们见事早、行动快,顺势而为,逆境而上,从而顺利过关迈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连年大跨越。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赢得优势。正是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的实践中,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从而突破了思想的束缚,迈开了先行步伐。只有统筹发展,才能顺应时势。正是在追求效率与效益均衡协调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环境承载、科技支撑、民生福祉,从而促进了发展成果与人民意愿的高度融合。只有聚力发展,才能夺取胜势。正是在推进每一项重大决策的落实中,我们坚持不懈地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带动和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

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县正面临着区域发展竞争的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重大项目支撑欠缺,保持走在全市前列的压力有增无减;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工业集群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仍显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亟待加快;面临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挑战,县城的承载功能和辐射作用仍然较弱,城镇建设管理还相对滞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面临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挑战,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期望日趋走高,公共服务均等化亟需加强,政府效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工作人员的作风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霍山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推动转型的加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抢抓促进合肥经济圈建设、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以全面的视野、全新的思维、全局的高度,把霍山的发展置于中部百强、全省十强、全市一流的定位来谋划部署,抢抓机遇,奋发进取,努力开创霍山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争当建设“幸福六安”的排头兵。

根据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型升级、跨越崛起、富民强县为主线,强力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文明育县战略,全力加快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实施旅游提升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民生改善工程、信用建设工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启建设幸福霍山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6年底,生产总值达24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财政收入达40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达260亿元,年均增长30%。综合县力保持全市领先、全省同类县前列,进入中部百强县行列。

转型发展取得突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7.5:65:27.5。集约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园区平台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县70%以上;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县城形成20平方公里框架、1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取得重大进展,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特色更加明显。

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深入推进,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到2016年底,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突破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食品酿造、装备制造、光伏光电、农林产品深加工四大超百亿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生物制药、新型能源、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布局,做强经济开发区、落儿岭工业园、衡山工业园三大核心区,优化乡镇工业集中区,打造沿318省道为轴线的工业长廊,力争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区。

做特做精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等八大工程,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到2016年底,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40万亩,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20家,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数超过60个。

做活做优第三产业。突出发展旅游业,推进大别山主峰、佛子岭、南岳山、铜锣寨等景区建设步伐,力争佛子岭景区成为5A景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玉石、动漫等文化产业园,力争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积极引进大型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着力发展金融、中介、创意等新型服务业,突出发展总部经济,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大幅提升三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做靓做新城乡面貌。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建成“一城四区”的城市格局,进一步加快中心集镇特色化建设,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大力实施路网升级、改造、延伸工程,不断提高县乡道路通达能力。加快农田水利、电力、通讯工程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建成一批新型农民社区。

做好做实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深化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保障标准和覆盖面。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社会矛盾,努力建设温馨、包容、共享、和谐的幸福霍山。

三、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进一步谋势在前、谋事在先,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民生保障的提升点、社会和谐的关键点,努力实现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综合考虑,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招商引资到位内、外资分别增长20%、1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提质提量,推动投资绩效增长

倾力招商驱动增长。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不动摇,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攻方向,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目标,以20支招商小分队为主力,以专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型、效益型和补链型项目。强化招商责任,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县领导、乡镇和部门领导联系分工责任制。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专业招商、合作招商和以商招商,紧紧围绕装备制造、光伏光电、汽摩配、农林产品深加工、文化动漫等重点产业,探索与发达地区共建共管产业园模式,承接组团式产业转移,打造产业互补和配套的“飞地产业园”。做优招商平台,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和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积极推进迎驾、应流、世林、龙华等企业上市步伐,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努力在招商数量、总量、体量上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实现到位内资85亿元、外资7700万美元。

聚力项目拉动增长。抢抓国家、省出台的政策机遇,健全与省市部门对接的工作机制和项目落实的责任机制,用足针对性政策、用活差别性政策、用好普惠性政策,谋划、储备、编报一批牵动性大、支撑力强、产业链长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谋划项目600个,编报项目350个。认真抓好张宝顺书记走访霍山研究事项的跟踪落实,全力争取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升级、佛子岭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全面实施,继续跟踪六安至安庆铁路途经霍山项目,争取中央投资项目300个,省“861计划”项目50个。完善重点项目县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强化项目服务管理,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全年实施超5000万元项目74个,完成投资36亿元。

全力融资推动增长。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发挥规划与土地的调控作用,加大城市各类资源的整合和经营力度,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有效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组建,规范发展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地方融资机构,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银政企对接,深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投入,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5亿元。

(二)突出扶优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产业优化支撑升级。按照“扩规模、调结构、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制定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激励政策,积极支持食品酿造、装备制造、光源电器、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升级。深入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转移动向,制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加快迎驾1.2万吨曲酒扩建、惠德太阳能电池片、中国风力发电、安永顺光电LED、华钢冶金还原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扶强优质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上,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推动企业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增加值80.6亿元,实施投资超千万元重点工业项目65个、完成工业投入增长30%,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5家、总数达10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8家、总数达37家。

平台集聚推动升级。按照“科学分工、明确定位、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思路,统筹优化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注重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产出效益,促进园区经济集约节约发展。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扩容提质,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以上,实现营业总收入120亿元、财政收入4.5亿元。启动衡山工业园迎驾厂拓展区建设,加快落儿岭工业园招商开发,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以及农民工创业园发展。从严控制高耗能产业新增产能,探索建立投资项目节地、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投资强度、上缴税收与供地规模相挂钩,提高入园企业的开工率、投产率和见效率,推进工业项目节约用能、集约用地。

科技创新引领升级。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工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基地,力争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产品18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专利申请量超400件。发挥经济开发区省创新型园区、省级铸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平台作用,扶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前景好的企业,增强孵化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坚持引资引智并重,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深入实施商标、名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安徽省著名商标5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

(三)立足共进共荣,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促进产业融合一体化。认真落实中央“三化同步”战略部署,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补融合,形成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一体化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全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和农业产业化跨越行动计划,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新增和改造特色农产品基地6万亩、蔬菜基地5000亩,实现农业产业化产值45亿元。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加快大沙埂现代农业园、太平畈霍山石斛产业园、诸佛庵毛竹科技示范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壮大龙头企业,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10家。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推广标准化生产,支持企业开展有机绿色认证,力争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新增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10个、注册农产品商标5件。推进农业市场化发展,做大做强大别山绿色商城、中国羽绒交易市场、大化坪霍山黄芽茶市、漫水河中药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办好第九届黄芽茶文化节,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

加快基础配套一体化。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承载能力。巩固新农村示范工程成果,开展村庄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本建成圣人山、大河厂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加快建设永康桥、同心、朱家畈、大化坪、鸟观嘴等5个新增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全面建成中院、西门畈、大岭三个村庄整治示范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东淠河治理一期工程、第二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淠史杭灌区淠源分干渠节水灌溉等项目,治理漫水河、熊家河等2条中小流域,完成19座病险小水库除险加固,解决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国道105线六安至霍山段拓宽改造正式开工,全面完成省道318线、迎白路等道路改造升级,加快实施迎驾厂至佛子岭段景观大道、潜台寺至迎驾厂段快速通道建设,适度延伸“村村通”工程。加快小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完成35千伏经济开发区、佛子岭、但家庙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信息化水平。

推进农村服务一体化。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能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农经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三农”服务体系,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切实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拓宽农业保险范围,加强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灾害防御等工作,保障农村持续安全稳定。

(四)围绕品质品牌,促进现代服务业提升

致力旅游品位提升。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项目资金投入,深入实施新一轮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景区创A,完善大别山主峰景区配套,加快佛子岭景区5A创建,开放别山湖水上旅游项目和迎驾酒文化博物馆。推进宾馆创星,启动幽芳谷、高桥湾生态度假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滨湖度假园续建进度,力促南岳山庄、佛子岭电站宾馆等扩建完成并争创四星。推进服务创优,实施佛子岭坝上渔场综合整治和游船资源整合,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和购物市场建设力度,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宣传创新,通过举办节庆、推介会等活动,借助多种宣传平台,加强旅游促销,切实提升霍山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年争创星级农家乐4家,诚信旅行社1家,接待游客2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25亿元。

促进文化实力提升。全力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启动县影剧院和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产业阵地。加快动漫产业园、玉石产业园、嘉年华文化主题公园等重大招商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动漫影视、演艺娱乐等新兴文化业态,丰富文化产业内涵。推进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玉石文化、庐剧文化等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发展民营演艺文化企业,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抓好消费动力提升。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城乡居民消费积极性,真正把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认真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支持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扩大农村消费。深入实施商业网点规划,大力引进国内外商业知名品牌落户霍山,积极建设城市综合体,打造特色商业街区,鼓励教育培训、会务展销、现代物流、家政物业、中介咨询、养老医疗等服务业态发展,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促进多元化消费。

加快外贸规模提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培育新的进出口增长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外向型产业转移,用足用活外贸促进政策,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点,拓展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致力做优做精,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完成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高桥湾科技园规划修编,开展新一轮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启动迎驾大道“白改黑”、花园南路等市政道路及配套建设,实施文峰公园二期、高桥湾橡胶坝、淠河景观带、南岳山景区配套、城河治理等工程,加快佛子岭2万吨自来水厂、开发区供水调节池建设,推进燃气管网、污水管网二期和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力促政务新区会议中心、住建综合服务中心、砂石管理用房等主体工程建成,行政中心、国土交易中心、城投大厦等正式开工。完成经济开发区拓展区二期配套和三期2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工程,推进高桥湾科技园淠滨东路、高桥湾路等路网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发展的承载力。

完善住房保障功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城区房屋征收安置区详细规划编制,实施老城七期、中兴路农贸市场周边等3个地块城市棚户区,县砖瓦厂、纸厂、苗圃等8个工矿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惠民小区、淠源新村、苗圃小区一期安置房建设任务,启动实施500套公租房、200套廉租房和1000套安置房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监管,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中小型普通商品房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养老等综合地产开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健全城市管理功能。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健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由治脏、治乱、治差向做细、做优、做靓转变,逐步建立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推行户外广告等特许经营权公开招标,提高市政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益。继续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加大违章建筑查处力度。重视和加强社区自治建设,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六)坚持惠民利民,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牢牢把握国家财政政策导向,狠抓财源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做大财政“蛋糕”。坚持公共财政方向,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公共财政向“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转变,建立村干部报酬、干部职工待遇、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巩固提高民生工程成果,精心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足额配套资金,保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强化工程类项目监管,推进培训类项目资源整合,提升补偿补助类项目惠民直达通行效率,确保各项民生工程有效落实。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确保新增就业2000人,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城乡居民参保达19万人次。继续推行参与式扶贫模式,认真抓好村民互助资金固点扩面工作,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20个,实现脱贫0.5万人。

统筹发展构建和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道德模范刘琼事迹,不断加强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快速提升职业教育,扶持发展民办教育,力争县职高成功创建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巩固提高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医药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积极备战市三运会,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控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度重视“五老”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作用,加强统计、外事、侨务、地震、气象、红十字、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优化生态营造和谐。巩固提高国家生态县成果,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深入推进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及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完成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力度,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县。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评制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创新管理维护和谐。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切实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灾害事故、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工作联合接待中心作用,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强化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

(七)全力创新创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强力推进效能霍山建设,加大治庸治懒、督查问责力度,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政令畅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建立“大走访”活动长效机制。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力求少开会、少发文、开短会、发短文,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大事、促发展、抓落实,不断优化环境、提高行政效能。

强化考核激发效能。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机关效能考核机制,重点加强对承担工作和关键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以考核推动机关效能和行政执行力提高。健全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完善重点工作推进责任制,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定时间、定标准、定要求,确保按时按质落实兑现。强化政务督查和效能检查,加大公众对行政行为和工作绩效的评议力度,引导广大干部将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将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将精力投入到干成事上。

依法行政促进效能。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不断加强同县政协的民主协商,认真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努力让群众了解、理解、支持政府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都要在决策前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以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

清正廉洁保障效能。深入推进政治生态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职能作用,加强对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以清新的政风、优良的行风、务实的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霍山的发展任重道远,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推动思路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同心同德,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霍山而努力奋斗!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