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县经济运仍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根据市统计局反馈16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增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速5项指标居全市第1位。
一、经济运行情况
1. 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持续回落。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增速较1-8月、1-9月分别回落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其中10月当月实现增加值增速5.2%,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3%,第4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7.1%,第6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全市末位。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6%,高于全市5.3个百分点,第4位。其中,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和建安投资的增幅分别为47.1%、58.5%、8.2%、-6.4%和25.2%,增速在全市位次分别为第3位、第4位、第2位、第7位和第5位。
3. 限额以上商贸增速始终领先。前10个月,全县142家限上商贸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市8.7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居全市第1位。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8亿元,增长9.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亿元,增长18.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3亿元,增长1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19.5%。
4. 财政金融增速保持高位运行。1-10月,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亿元,增长25.3%,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亿元,增长18.3%,高于全市10.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2.2亿元,增长17.4%,高于全市7.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8.2亿元,增长22.3%,高于全市8.2个百分点,四项指标位次均居全市第1位。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负增长企业仍然较多。1-10月,139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负增长企业高达60家,负增长面为43.1%,60家负增长企业产值同比下降27.8%,下拉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速7个百分点,下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1个百分点;143家限上商贸单位中零售额负增长企业有32家,负增长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36.9%,下拉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8.8个百分点。
2.同期基数压力较大。根据测算,规上工业最后两个月同期产值基数分别约为21.4亿元和21亿元,但前10个月月均产值仅有15.5亿元,远低于后两个月同期基数,根据规上工业当月推算累计的增加值增速反馈方式,只有最后两个月当月增加值增速不低于1-10月累计增速,才能保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再下降,按照1-10月10.7%的增速计算,11月和12月产值最少分别达到23.7亿元和23.2亿元,增长压力很大。
3.项目投资仍有短板。一是在增速位次上。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和建安投资增速分别较1-9月下滑4.1、1、5.7、5.6和5.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建安投资增速在全市位次分别较1-9月后退2位、1位和2位。二是在项目进度上。截至目前,新入库项目157个,本年完成投资占计划总投资比重在50%以下的项目有59个,其中10月当月投资完成额为零的项目有19个。
下一步,仍要紧盯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一是工业方面,切实加强对规上工业、规下样本企业的监测工作,找准负增长企业和困难企业症结,“一企一策”开展精准帮扶,尽快实现负增长企业扭负为正,尤其是加强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对接,确保重点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较强拉动作用;二是投资方面,围绕“扩增赶”考核机制,各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各项指标增速位次稳步提升,同时要指导项目单位做好并完善支撑材料,进一步夯实项目投资基础工作;三是核算方面,按照“拉高标杆、争先进位”要求,力争全年GDP总量在全省进一个位次,围绕GDP增速目标任务加强分析监测,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各项核算基础指标增速达到预期,实现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