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3亿元、增长7.3%,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6.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48.8亿元,增长7.8%。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农业经营整体稳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4.8%,增速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全市第4位。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724万元,增长8.2%。从主要产品产量看,蔬菜产量25775吨、增长2.5%,生猪出栏4.86万头、增长25.1%,羊出栏1.1万只、增长86.8%,肉禽112万只、增长14.5%,水产品8.72吨、增长4.5%。
2.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幅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全市第3位。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6.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
3.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较一季度回落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8.4个百分点,全市第3位。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一产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4.7%、168.1%和38.2%,分别较一季度回落807.7、323和46.5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提档升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8亿元,增长10.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全市第3位。其中,157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9亿元,增长12.9%,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1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
5.财政金融全市领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增长18.2%,增幅高于全市10.5个百分点,全市第2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9.2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全市8.6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7.3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全市11.2个百分点,全市第1位。
6.居民收入稳中有增。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567元和11207元,分别增长5.9%和9.2%,总量分别居全市第3位和第2位,增幅分别居全市第6位和第3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省0.3、1.2个百分点。
7.建筑施工保持平稳。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48亿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市3.7个百分点,全市第3位。从产值构成来看,建筑工程产值17.6亿元,增长14.6%,从签订合同额来看,上半年签订合同额为52.1亿元,较去年同期持平。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指标环比退位。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位次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分别是工业技改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全市位次分别较一季度后退3位、2位、1位、4位和1位。
2.投资结构亟待优化。虽然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全市前列,10项子指标中有7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新开工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
3.“四上企业”培育力度不够。全市上半年共计申报“四上”企业481户,我县申报44户,占全市比重仅为9.1%,数量偏少【金安区78户、裕安区113户、叶集区28户、霍邱县65户、舒城县47户、金寨县66户、开发区40户】。
三、几点建议
1.强化运行监测。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逐一梳理分析主要经济指标上半年位次退位原因,加强企业走访调研,收集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及时加以解决,切实帮助企业提质增效,确保退位指标在三季度实现进位。
2.优化投资结构。上半年,我县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仅为34.9%,较去年同期下降13.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各行业主管部门一要在项目质量上下功夫,千方找线索、百计促签约,重点招引大、好项目,积蓄投资后劲;二要在项目纳统上下功夫,全力促成签约落地项目尽早开工形成进度,及时申报纳统,为投资项目增添新动能;三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梳理进度较慢的在库社会投资项目名录并重点推进,确保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尽快促使民间投资扭负为正。
3.加强企业培育。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照企业入规标准,全面摸排掌握各类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梳理潜在申报对象名单,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力促企业尽快升规纳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三季度经济增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