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思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提案”已收悉,县卫健委党组对您的来信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专班,认真开展调研。现答复如下:
您在第一条建议中提出“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
一是不断强化精神卫生工作组织领导。2022年11月,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县卫健委主任任副组长,政法、公安、财政、民政、司法、医保、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指挥体系,有力推动全县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县领导多次组织召开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等精神卫生政策方案,会商分析工作进展,推进重点工作和难点解决。县卫健委、县公安局自2024年1月起,每2月开展一次医警联动会商,乡镇每月开展一次专题会商,部门间和乡镇级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您在第二条建议中提出“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
一是逐步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供给。2018年1月县疾控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社会公众免费开展心理咨询,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心理咨询3000余小时。2021年9月我委与县文明办、县教育局联合投入150余万元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办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面向儿童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2023年3月县疾控中心联合县妇幼保健院开设心理保健门诊,现已完成心理咨询500余小时,有效提升了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调适能力。二是重点做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部门在全县82所学校设置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46个,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4名。安排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入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帮助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方案,建立心理问题学生“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及早实施精准干预,有效遏制心理健康问题上升势头。
您在第三条建议中提出“积极推动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
一是加强精神专科医院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县政府先后投入5600万元用于县精神卫生中心(黑石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2022年7月顺利建成投用,设置床位300张,全县精神卫生设备设施、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每周六来我县坐诊,开展门诊、住院会诊及日常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作,2023年累计门诊诊疗7000余人次。二是织密心理健康专业化网络。构建以疾控中心为业务指导单位,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三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保障心理健康服务能有效延伸至基层。三是不断扩大心理健康评估范围。2023年教育部门对26603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建立重点人群台账302个,逐一落实包保措施。县卫健委会同市精神卫生中心,在6所中小学校、16个乡镇分别对儿童青少年、普通人群、职业高压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共计21643人分类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进一步摸清全县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干预和服务指明方向。
您在第四条建议中提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
一是主动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县卫健委充分利用公众号、电视等新媒体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目前已录制并播放心理健康科普音视频节目11期,赴社区、乡村、学校、机关等开展心理健康讲座90余场,通过设置宣传栏、发送宣传折页、播放音像资料等方式帮助公众了解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大力倡导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戒烟戒酒等健康生活方式,为培养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奠定生理基础,降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二是家校合力做好健康教育。全县中小学校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范开始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辅导课,利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线上公益心理讲座等方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调节能力,促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三是培育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专题打造“七彩阳光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县文明办通过“成长四方课”暑期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进行亲子心理健康辅导,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多方面多层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建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抓紧补齐工作短板,提升全县服务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心理知识科普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不断完善全县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我县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再次感谢您对全县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复。
2024年7月1日
办理类别:A类
承办单位负责人:葛子俊
承办负责人:王曼
联系电话:0564-391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