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政府办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复函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4-07-18 15:05 信息来源:霍山县卫健委  字体:[  ]

县政协教科卫体委:

您单位提出的提高医共体建设水平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的提案已收悉,县卫健委党组对贵单位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专班,认真开展调研,多次组织会商,现答复如下:

贵单位在第1条建议中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确保医共体高效运转”。

我县自2019年实施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重点的新一轮深化综合工作以来,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全力做好医改综合保障。一是完善体制建设。改革以来,坚持党委政府领导,高位统筹推进,成立高规格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18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医改工作汇报,召开深化医改暨医管会工作会议,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范文件引领改革,会商推进具体事项,解决医改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二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建设。2023年,成立县委卫健工委,由县政府分管同志任工委书记,卫健委和医保局党组书记任副书记,卫健、医保、市监、医共体总院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筹领导、合力推进三医协同发展治理;将原两家医共体集团进行整合重组,成立霍山县医共体总院,构建一总院三集团管理架构,医共体内人财物实行高度统一,实现了医共体一体化运行、同质化管理。三是加强人才柔性流动。落实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人才管理、优化绩效管理,根据县委编办县人社局核定的编制、岗位数,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有序双向流动,县内专业技术岗位统筹管理、统一使用。

贵单位在第2条建议中提出要“聚焦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县卫健委坚持深耕内涵建设,进一步织密三级服务网络。一是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巩固县级医院等级创建成果,围绕县域内病人外转较多的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主要病种,建设重点专科,2023年新建成胸外科、麻醉科、普外科、糖尿病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充分利用县级医院与省、市三甲医院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成果,紧抓霍山青浦对口合作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采取共建专科、外请专家、派员进修、学术交流、远程诊疗等形式,深化合作共建机制,今年以来,医联体上级专家下沉236人次,接诊会诊病例1253人次,外科手术179例,选派医务人员9名赴合肥、2名赴上海进修学习。二是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以乡镇卫生院为转诊枢纽,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机制。县级专家帮扶基层常态化,线上+线下资源和人才双下沉落到实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效率和诊疗水平实现双提升;以便民为导向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利用六安市智能转诊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转诊流程,畅通转诊渠道,按规定上转患者的同时,将恢复期(康复期)患者下转,确保患者上得去、下得来、接得住,积极落实医保差异化支付制度,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格局。三是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全面推行村医六制管理,对全县134所村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更新配备急用、必需设备;全面落实村医待遇,按执业资格、服务年限为村医发放工资,按不低于48%标准足额拨付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足额拨付村室运行经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等,为村医落实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风险责任保险、公积金等政策;大力实施村医队伍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提升计划2023年,已完成在岗村医高职学历提升48人,安排3名定向培养村医入职,多渠道扩充村医队伍,切实兜牢基层卫生网底。

贵单位在第3条建议中提出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惠民便民服务模式”。

县医共体集团突出信息技术赋能,积极做实智慧医疗服务。建立医疗信息化基础平台,实现全系统云端存储,对公共卫生网、医保网、电子政务专网进行整合,形成医共体内一张网。依托县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将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纳入其中并统筹实施,彻底打通医共体集团之间、县乡村三级之间、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之间的信息壁垒,深化居民电子健康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医共体之间就诊记录、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县域内就诊实现一卡通。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乡镇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实现医学影像、检验数据实时传输,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报告共享。患者可通过医疗机构二维码、短信链接等方式,随时浏览、随时下载影像数据,省内三甲医院也可随时调阅。

贵单位在第4条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健康管理,促进医养结合提质增效”。

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立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医防、医养深度融合。一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按照“1+1+1+N”模式,组建以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和全科医师、专科医师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需求动态调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制定服务流程,以优质服务提高签约覆盖率,满足群众防、治、管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健全签约服务支持性政策,由基本公卫经费、医保基金、个人缴纳三个方面落实签约服务经费,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配签约服务团队医务人员薪酬。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成果,在中医院医共体集团设立基层中医指导科,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县中医药管理、业务指导及培训工作,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配齐中医类别医师,建成17个标准化的村级中医阁,在基层全面推行10项、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防慢病、治未病能力,在基层积极开展10类中医适宜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三是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发挥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和中医药特色优势,探索领办、合办医养结合机构新路径,在县医院医养中心、漫水河镇中心卫生院、诸佛庵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开展居家医养、养中有医、医中设养试点工作,有效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在县医院医养中心试点开展职工医保护理依赖型疾病待遇保障工作,将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广泛融入日常服务中,开诊以来,入住率稳步提升。

贵单位在第5条建议中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梳理医共体品牌形象”。

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医疗卫生问题为宣传重点,正确引导医共体医疗卫生健康舆论氛围,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通过健康霍山、医院公众号、政府网站等线上网络平台,利用家庭医生上门走访、开展义诊等线下服务方式,增强群众对我县医疗资源的了解、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支持;注重名医名科、新技术、新设备的宣传报道,挖掘以病人为中心、真诚为患者服务、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受同事、病人及家属的肯定和赞扬的感人事迹等闪光点进行系列报道,广泛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群众认可度;医共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积极宣传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引导群众在县内就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逐步构建安全有效、优质可及、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充分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医共体内实行差异化发展,逐步打造医疗服务中心和次中心,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水平,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带来的便捷,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再次感谢您单位对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复。

 

      

202471

办理类别:A

承办单位负责人:葛子俊

承办责任人:江超

联系电话:0564-5022956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