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政办〔2025〕7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单位:
根据旅游强省、旅游强市工作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霍山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6月4日
霍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霍山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根据旅游强省、强市工作要求,为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发展目标
聚焦融入全省“一区三圈四带”发展格局的中心目标,实现霍山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到2027年,力争在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全县4A级旅游景区达7个、3A级旅游景区达5个,力争新获评国家等级民宿1家、皖美民宿8家,全县接待游客达18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霍山旅游影响力、带动力、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跻身全省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丰富旅游产品
1.全力推动景区度假区创建。突出市场化、特色化、精品化导向,发展沉浸式演出、互动体验、文化主题餐饮、智慧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和旅游业态,推进景区、度假区品质提升。力争迎驾·佛子岭创建5A级旅游景区、陡沙河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取得突破。推动大别山滑雪旅游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大别山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创建3A级旅游景区。
2.开展重大项目推进行动。加快迎驾春风美酒小镇、霍山白马尖大峡谷等续建项目竣工运营。加大观音岩、杨三寨、铜锣寨、九峰十三洞等重点文旅项目推介力度,推动“道口经济”(和襄高速、霍英公路、天堂寨支线等)、“水库旅游”(桃源河、白莲崖等)、淠河水等资源开发,谋划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和铜锣寨古村落保护、大别山地质公园保护展示等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
3.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结合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项目落地,差异化打造村落田园、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规范旅游民宿经营,提升旅游民宿内涵、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民宿质与量同步提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宿丰富在地文化、民宿主文化等内容,鼓励申报国家等级民宿、皖美民宿等民宿品牌。推进金竹坪、陡沙河等民宿集聚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精品民宿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民宿项目,持续壮大精品旅游民宿集群。
4.推进城市场景塑造。强化“景城一体”理念,尊重自然山水脉络,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对街道空间、建筑色彩和风格、景观绿化、夜景照明、慢行系统、公共艺术等公共要素进行“渐进式”管控与增补。以东大街、凯耀汇、美食城、第一乐、塔韵街、智慧物流园等地为重点,培育特色街区,大力发展夜经济,提升霍山旅游的烟火气和幸福感。以衡山镇为重点,打造城市周边农旅融合新业态。
5.培育特色旅游商品。用好“霍货有名”公用品牌,打造迎驾贡酒、迎驾山泉、霍山石斛、霍山黄芽、漫水河粉丝、蚕丝制品、生态茶油等“霍山礼好”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推进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霍货有名”旗舰店进乡镇、景区、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商品展示、采购、邮寄服务。
(二)提升服务品质
6.开展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行动。加强对铜锣寨景区、佛子岭景区、大别山主峰景区、红色文化旅游专项债项目等运营管理,引进、培育运营公司,通过租赁、托管、回购、兼并重组等模式,盘活低效资源,着力解决现有旅游项目的管理运营难问题。推动全县9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围绕产品业态、文化内涵、公共设施、服务管理、游览环境、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
7.推动旅游智慧化建设。积极推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技术)、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在文化和旅游场景应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游客进行科学分流和精准管控,加强景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构建扁平化、自动化、流程化的指挥管理体系。升级文旅服务“游安徽”三级联建、“一机游霍山”平台,全力提升霍山旅游智慧化水平。
8.强化旅游监管服务。深化旅游行业“放管服”改革,畅通绿色服务通道,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信用监管,解决服务质量痛点、堵点、难点。加强旅游行业文明建设管理,打造“主峰脚下主人翁”霍山旅游极致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抓好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守住旅游行业安全底线。
(三)完善基础设施
9.推动旅游交通便捷化。提升大别山风景道(霍山段)和G346“霍山最美旅游环线”及其支线道路通行等级,提升风景道景观价值,完善风景道服务功能,让大别山风景道(霍山段)成为动人的“流动风景线”和“旅游富民线”。推进G529陡沙河至包家段、S332东风桥至托儿岭段公路改建项目建设,谋划霍山-怀宁高速、武汉-霍山-庐江高速、国省干线道路等级提升、六庆铁路、旅游及产业路等一批联通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道路建设,增强霍山全域旅游可进入性。
10.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升级现有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观景平台、房车营地、充电桩及森林步道项目,满足游客自驾、徒步、亲近自然需求。完善重点景区、度假区、民宿集聚区的供排水、电、移动通信及燃气等配套建设。
(四)塑造品牌形象
11.实施县域品牌推介计划。以“千里大别山 主峰在霍山”为引领,整合全县文化和旅游宣传资源,统筹县内各类媒体传播平台、展会、招商、地标广告等渠道,构建以主流媒体为基础,融媒体为支撑,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打造品牌传播矩阵,形成主题品牌宣传合力。
12.做强生态旅游特色品牌。构建“亲山近水,养生霍山”旅游形象,营造“大别之巅、登高揽胜,康养圣地、温泉颐身,人间霍山、万花烂漫,避暑圣地、漂流霍山”全域旅游氛围,做好霍山温泉、森林、避暑、漂流、滑雪、中医药康养、度假观光、乡村休闲、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业态的宣传工作,深入展现霍山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生态之美。
13.创新宣传营销方式。策划组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在客源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引导漂流节、露营节、音乐节、丰收节、文体赛事等新场景有序发展,形成霍山旅游引爆力。发挥网络大咖引流作用,邀请社会名人、网红达人来霍山踩线打卡、现场直播,为霍山集聚人气。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等资源,创作一批具有霍山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打造微短视频、网络音乐等新型文旅融合宣传精品,多维度展现霍山文旅的特点和魅力。加强与携程、同程等OTA平台及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强化与人民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深度合作,高质量运营“霍山微旅游”微信公众号,提高霍山旅游知名度。
(五)推动全域共建
14.培育旅游上市企业。引导和服务迎驾文旅集团加强规划统筹、丰富游憩内容、加大项目建设,对标国内一流,实施要素、业态与配套的全面升级,推荐申报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力争2030年上市并成为省内文旅头部企业。
15.培育旅游投融资平台。做强安徽六霍全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不断优化公司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打造综合实力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的县级文旅投资运营平台,发挥牵引带动作用。积极利用政府投资平台参与文旅项目投资和招才引智,整体提升全县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16.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健全完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课程体系,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消费等活动。加大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从业人员等专题培训、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加大对旅行社的指导力度,调动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积极性,注重提升导游综合素质,推动旅行社转型升级,发挥“引客入霍”作用。
17.落细联农带农机制。结合“培优农旅产品”工作,支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企业、民宿,通过股份合作、就业带动、保底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旅游大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三、保障措施
18.加大资金支持。县政府每年统筹安排相关资金用于旅游发展,其中用于《霍山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助推全域旅游样板区建设。
19.保障项目用地。将旅游项目用地纳入县乡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村庄规划留白制度,为暂不确定具体范围的旅游及配套项目预留空间和指标,根据建设需要及时办理用地和规划许可手续。优先保障重点旅游项目使用林地定额,依法依规办理林地使用手续。
20.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引导各类“创客”“能人”投身乡村旅游发展。加大文化和旅游领域高层次人才与紧缺人才引育,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加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旅游从业人员挂职学习培训。尝试推行旅游领域紧缺急需和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政策。
21.强化领导考核。充分发挥全县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打造全域旅游样板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全县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县委对乡镇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强定期调度和评估督查。
附件:霍山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任务分解表
附件
霍山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任务分解表
项目 |
序号 |
目 标 任 务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完成 时限 |
备注 |
一、丰富旅游产品 |
|||||||
全力推动景区度假区创建 |
1 |
突出市场化、特色化、精品化导向,发展沉浸式演出、互动体验、文化主题餐饮、智慧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和旅游业态,推进景区、度假区品质提升。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林业局 县自然资源局 县生态环境分局 县气象局 |
长期 坚持 |
|
力争迎驾·佛子岭创建5A级旅游景区、陡沙河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取得突破。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林业局 县自然资源局 县生态环境分局 县气象局 佛子岭镇 上土市镇 迎驾文旅集团 霍山华宸文化旅游 发展有限公司 |
2027年 |
|
||
推动大别山滑雪旅游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大别山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创建3A级旅游景区。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林业局 县自然资源局 县生态环境分局 县气象局 漫水河镇 诸佛庵镇 东西溪乡 霍山国投集团 |
2027年 |
|
||
开展重大项目推进行动 |
2 |
加快迎驾春风美酒小镇、霍山白马尖大峡谷等续建项目竣工运营。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发改委 县自然资源局 县生态环境分局 县林业局 衡山镇 太阳乡 相关旅游企业 |
2025年 |
|
加大观音岩、杨三寨、铜锣寨、九峰十三洞等重点文旅项目推介力度,推动“道口经济”(和襄高速、霍英公路、天堂寨支线等)、“水库旅游”(桃源河、白莲崖等)、淠河水等资源开发。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发改委 县自然资源局 县生态环境分局 县林业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谋划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和铜锣寨古村落保护、大别山地质公园保护展示等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发改委 县自然资源局 县生态环境分局 县林业局 霍山国投集团 相关乡镇 |
2025年 |
|
||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 |
3 |
结合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项目落地,差异化打造村落田园、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农业农村局 县卫健委 县乡村振兴中心 各乡镇 |
长期 坚持 |
|
规范旅游民宿经营,提升旅游民宿内涵、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民宿质与量同步提升。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公安局 县市场监管局 县消防救援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 |
3 |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宿丰富在地文化、民宿主文化等内容,鼓励申报国家等级民宿、皖美民宿等民宿品牌。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相关乡镇 |
2027年 |
|
推进金竹坪、陡沙河等民宿集聚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精品民宿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民宿项目,持续壮大精品旅游民宿集群。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投资创业中心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推进城市场景塑造 |
4 |
强化“景城一体”理念,尊重自然山水脉络,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对街道空间、建筑色彩和风格、景观绿化、夜景照明、慢行系统、公共艺术等公共要素进行“渐进式”管控与增补。 |
包文婧 |
县住建局 |
县重点处 衡山镇 |
长期 坚持 |
|
以东大街、凯耀汇、美食城、第一乐、塔韵街、智慧物流园等地为重点,培育特色街区,大力发展夜经济,提升霍山旅游的烟火气和幸福感。 |
冯 彬 |
县商务局 |
县市场监管局 县文旅局 |
长期 坚持 |
|
||
以衡山镇为重点,打造城市周边农旅融合新业态。 |
包文婧 |
衡山镇 |
县农业农村局 县乡村振兴中心 县文旅局 |
长期 坚持 |
|
||
培育特色旅游商品 |
5 |
用好“霍货有名”公用品牌,打造迎驾贡酒、迎驾山泉、霍山石斛、霍山黄芽、漫水河粉丝、蚕丝制品、生态茶油等“霍山礼好”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 |
李文龙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文旅局 县商务局 县乡村振兴中心 县乡村振兴公司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推进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霍货有名”旗舰店进乡镇、景区、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商品展示、采购、邮寄服务。 |
李文龙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文旅局 县乡村振兴中心 县乡村振兴公司 各乡镇 相关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二、提升服务品质 |
|||||||
开展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行动 |
6 |
加强对铜锣寨景区、佛子岭景区、大别山主峰景区、红色文化旅游专项债项目等运营管理,引进、培育运营公司,通过租赁、托管、回购、兼并重组等模式,盘活低效资源,着力解决现有旅游项目的管理运营难问题。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发改委 县投资创业中心 霍山国投集团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推动全县9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围绕产品业态、文化内涵、公共设施、服务管理、游览环境、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相关乡镇 相关旅游企业 |
2025年 |
|
||
推动旅游智慧化建设 |
7 |
积极推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技术)、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在文化和旅游场景应用。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霍山国投集团 相关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游客进行科学分流和精准管控,加强景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构建扁平化、自动化、流程化的指挥管理体系。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霍山国投集团 相关乡镇 相关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升级文旅服务“游安徽”三级联建、“一机游霍山”平台,全力提升霍山旅游智慧化水平。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相关旅游企业 |
2027年 |
|
||
强化旅游监管服务 |
8 |
深化旅游行业“放管服”改革,畅通绿色服务通道,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信用监管,解决服务质量痛点、堵点、难点。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公安局 县应急局 县交运局 县市场监管局 县城管局 |
长期 坚持 |
|
加强旅游行业文明建设管理,打造“主峰脚下主人翁”霍山旅游极致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文明办 |
长期 坚持 |
|
||
强化旅游监管服务 |
8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抓好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应急局 相关乡镇 相关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守住旅游行业安全底线。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公安局 县应急局 相关乡镇 相关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三、完善基础设施 |
|||||||
推动旅游交通便捷化 |
9 |
提升大别山风景道(霍山段)和G346“霍山最美旅游环线”及其支线道路通行等级,提升风景道景观价值,完善风景道服务功能,让大别山风景道(霍山段)成为动人的“流动风景线”和“旅游富民线”。 |
冯 彬 |
县交运局 |
县文旅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推进G529陡沙河至包家段、S332东风桥至托儿岭段公路改建项目建设,谋划霍山-怀宁高速、武汉-霍山-庐江高速、国省干线道路等级提升、六庆铁路、旅游及产业路等一批联通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道路建设,增强霍山全域旅游可进入性。 |
冯 彬 |
县交运局 |
县发改委 县自然资源局 县林业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10 |
改造升级现有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观景平台、房车营地、充电桩及森林步道项目,满足游客自驾、徒步、亲近自然需求。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相关乡镇 相关景区 |
长期 坚持 |
|
完善重点景区、度假区、民宿集聚区的供排水、电、移动通信及燃气等配套建设。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相关乡镇 相关景区 |
长期 坚持 |
|
||
四、塑造品牌形象 |
|||||||
实施县域品牌推介计划 |
11 |
以“千里大别山 主峰在霍山”为引领,整合全县文化和旅游宣传资源,统筹县内各类媒体传播平台、展会、招商、地标广告等渠道,构建以主流媒体为基础,融媒体为支撑,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打造品牌传播矩阵,形成主题品牌宣传合力。 |
包文婧 |
县委 宣传部 |
县融媒体中心 县文旅局 县城管局 县相关单位 |
长期 坚持 |
|
做强生态旅游特色品牌 |
12 |
构建“亲山近水,养生霍山”旅游形象,营造“大别之巅、登高揽胜,康养圣地、温泉颐身,人间霍山、万花烂漫,避暑圣地、漂流霍山”全域旅游氛围,做好霍山温泉、森林、避暑、漂流、滑雪、中医药康养、度假观光、乡村休闲、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业态的宣传工作,深入展现霍山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生态之美。 |
包文婧 |
县融媒体中心 |
县文旅局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
13 |
策划组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在客源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引导漂流节、露营节、音乐节、丰收节、文体赛事等新场景有序发展,形成霍山旅游引爆力。 |
包文婧 |
县委宣传部 |
县融媒体中心 县文旅局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发挥网络大咖引流作用,邀请社会名人、网红达人来霍山踩线打卡、现场直播,为霍山集聚人气。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等资源,创作一批具有霍山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打造微短视频、网络音乐等新型文旅融合宣传精品,多维度展现霍山文旅的特点和魅力。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融媒体中心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加强与携程、同程等OTA平台及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强化与人民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深度合作,高质量运营“霍山微旅游”微信公众号,提高霍山旅游知名度。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五、推动全域共建 |
|||||||
培育旅游上市企业 |
14 |
引导和服务迎驾文旅集团加强规划统筹、丰富游憩内容、加大项目建设,对标国内一流,实施要素、业态与配套的全面升级,推荐申报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力争2030年上市并成为省内文旅头部企业。 |
包文婧 |
县金融服务中心 |
迎驾文旅集团 |
2030年 |
|
培育旅游投融资平台 |
15 |
做强安徽六霍全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不断优化公司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
翁金成 |
县委组织部 |
霍山国投集团 县文旅局 县人社局 |
长期 坚持 |
|
持续打造综合实力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的县级文旅投资运营平台,发挥牵引带动作用。积极利用政府投资平台参与文旅项目投资和招才引智,整体提升全县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
王 翔 |
霍山国投集团 |
县国资委 县文旅局 县人社局 各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
16 |
健全完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课程体系,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消费等活动。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教育局 相关乡镇 相关企业 |
长期 坚持 |
|
加大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从业人员等专题培训、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
冯 彬 |
县商务局 |
县文旅局 各乡镇 相关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加大对旅行社的指导力度,调动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积极性,注重提升导游综合素质,推动旅行社转型升级,发挥“引客入霍”作用。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相关旅游企业 |
长期 坚持 |
|
||
落细联农带农机制 |
17 |
结合“培优农旅产品”工作,支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联农带农机制。 |
李文龙 |
县乡村振兴中心 |
县商务局 县卫健委 县市场监管局 县文旅局 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县乡村振兴公司 |
长期 坚持 |
|
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企业、民宿,通过股份合作、就业带动、保底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旅游大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各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六、保障措施 |
|||||||
加大资金支持 |
18 |
县政府每年统筹安排相关资金用于旅游发展,其中用于《霍山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助推全域旅游样板区建设。 |
王 翔 |
县财政局 |
县文旅局 |
长期 坚持 |
|
保障项目用地 |
19 |
将旅游项目用地纳入县乡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
鲍耿磊 |
县自然资源局 |
县文旅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建立健全村庄规划留白制度,为暂不确定具体范围的旅游及配套项目预留空间和指标,根据建设需要及时办理用地和规划许可手续。 |
鲍耿磊 |
县自然资源局 |
县文旅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优先保障重点旅游项目使用林地定额,依法依规办理林地使用手续。 |
鲍耿磊 |
县林业局 |
县文旅局 相关乡镇 |
长期 坚持 |
|
||
加强人才建设 |
20 |
积极引导各类“创客”“能人”投身乡村旅游发展。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景区 |
长期 坚持 |
|
加大文化和旅游领域高层次人才与紧缺人才引育,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加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旅游从业人员挂职学习培训。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景区 |
长期 坚持 |
|
||
尝试推行旅游领域紧缺急需和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政策。 |
包文婧 |
县文旅局 |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霍山国投集团 各乡镇 各旅游景区 |
长期 坚持 |
|
||
强化领导考核 |
21 |
充分发挥全县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打造全域旅游样板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全县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包文婧 |
县委办 |
县政府办 县文旅局 |
长期 坚持 |
|
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县委对乡镇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强定期调度和评估督查。 |
王 翔 |
县督查室 |
县文旅局 |
长期 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