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以竹代塑”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把“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
2013 年,我县在省内率先成立竹产业发展局(已变更为林竹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指导竹类一、二、三产工作,竹业局成立以来,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完成编制《霍山县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 年)》,确立了“主攻二产、提升一产、拓展三产”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 2025 年竹业发展目标。2021年,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霍山县推进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霍政办[2021】12号),明确了推进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加工提质增效,谋划建设竹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效益等6项重点工作,并制定包括资金奖补、政府采购等4个方面扶持政策。
我县“以竹代塑”产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县经济开发区、诸佛庵镇、黑石渡镇、落儿岭镇、衡山镇,拥有较为发达的竹材加工体系,年毛竹加工量约1600万根。全县现有 10家规模以上“以竹代塑”竹类加工企业、120 余家小微企业和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近万人,现有“以竹代塑”类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一般商标9个,据不完全统计,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等专利技术 120 多硕o
我县“以竹代塑”产品类别包括竹地板、竹重组材、竹胶合板、竹刨花板、竹日用消费品(竹筷、竹碗、竹叉、竹签、水果签等)、竹再生利用产品等,是全国竹地板、竹重组板、竹胶合板、竹日用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远销亚洲周边、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2023 年“以竹代塑”产品产值近10亿元,正在逐步打造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
二、关于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科技工信局委托中国机械研究院,编制了我县竹产业链图谱,详细梳理竹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为我县竹产业精准招商提供参考。近三年我县招商引进已建成的“以竹代塑项目有:浙江丽人木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 10.3亿元建设的万青年产 12 万立方米竹香刨花板项目,安徽易可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的易可竹业竹木生产加工项目,安徽久越竹业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的久越竹制品生产加工项目;在建的“以竹代塑”项目有: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恒鑫年加工1.5万吨竹木制品综合开发项目,安徽缘之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缘之禾可降解植物纤维新材料加工项目,安徽格瑞亚生物基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格瑞亚植物基毛竹纤维环保餐具项目。跟进的项目有:江西奔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 1.2 亿元的高端无刻痕竹制品生产项目,江西舟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竹餐具项目。重点项目的引进为我县竹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产业扶持提高市场竞争。
县科技工信局梳理县内重点竹产业加工企业产业链,突出竹产业协作配套。对我县丰乐竹科技、富强竹业、恒鑫竹木等重点竹产业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加工能力、检验检测设备、下游客户进行全面梳理,促进信息共享,加强行业内企业协作配套和近地采购。支持竹加工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对县内重点竹加工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指导企业注册应用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徽万青竹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装备引进德国的DIEFFENBACHER 创花制备和连续平压热压机,配套国内先进的刨花板生产设备,全程实现PLC编程控制自动化生产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在节约原辅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板材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同时,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品种多样化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霍山丰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新上年产两万吨竹塑户外型材项目,利用霍山县毛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竹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比,高温挤压,生产的竹塑户外型材目前已投入市场,深受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四、关于加大“以竹代塑”产品的宣传力度。
我县现有的“以竹代塑”产品主要是竹地板、竹家具、竹重组材、竹胶合板、竹木复合板材、竹日用消费品(竹筷:竹签、刀、叉 等)等。由于“以竹代塑”产品目前受成本制约,在价格上不具备优势,我县“以竹代塑”产品以县外销售为主,县内产品销售将在“限塑”的基础上,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支持,逐步加以引导推广。政府采购方面,鼓励全县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在政府采购时优先采购竹制办公用品。
五、下一步工作计。
县发改委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我们将积极吸取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响应国家“以竹代塑”倡议,深入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努力推进我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