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动态实现规上无研发活动和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制造业企业“两清零”。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应流航源争创国家级科技领军企业。力争全县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8%以上。
2.提档升级创新平台。鼓励现有创新平台优化升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提升开发区省级科技孵化器运营质效,力争与上海青浦科委合作共建科技孵化器并取得突破,加快推动迎驾贡酒、世林照明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常态化开展企业技术难题需求与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双向对接活动。推进应流航源与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引导美纶纤维、龙钰古建、美天新材料、中盛食用油等企业与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完善技术合同登记制度,积极对接安徽科技大市场等资源,鼓励企业参加科交会、“双创汇”,以及各类成果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活动。支持县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霍创新创业,推动中科医药等企业博士工作站建设。力争全年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以上、县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