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民〔2025〕22号
关于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3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徐良喜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衡山镇辖区内村(居)村改居优化区域调整的议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部分社区仍保留传统村级管理体制,存在管理碎片化、资源分配不均、公共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推进“村改居”优化区域调整,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回应居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迫切需要。针对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我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于2024年已启衡山镇部分村“村改居”及社区区域调整。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一直高度重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工作,在村(居)改居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部分村镇人口结构、产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村级管理模式逐渐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为此我们已逐步在符合条件的区域推进“村改居”工作,构建起社区管理体制框架,努力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在区域划分上,前期也综合考虑了地理区位、人口分布、地缘关系等因素,但不可否认,随着发展变化的持续推进,确实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个别社区管辖范围过大导致服务半径过长、边界模糊引发管理职责不清等。
霍山县衡山镇现有22个村(社区),其中社区11个,行政村11个。现有行政村“界限”内已新建商业住宅小区,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管理界线和权责不够明晰,部分行政村事实上成为城市区域,现有住户的农村管理体制难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城市治理问题,相关村迫切需要“村改居”。如衡山镇高桥湾村已新建多个商业住宅小区,顺河村已基本无村集体土地。衡山镇作为县域主城区,2002年开始设立社区,仅在2011年开展第一轮范围调整,主城区近13年未开展范围调整,随之时间的推移,目前社区之间管理范围、管理人口差异大,社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已出现“超级社区”。如衡山镇城东社区管理人口已达39616人,淠阳湖社区管理人口已达25141人。
二、当前工作进展
衡山镇人民政府综合各村、社区区域位置、人口结构、服务群众、未来发展等因素,经充分研判分析,多轮征求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党员代表、社区居民代表意见,施划区划调整草图,经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等程序,形成《衡山镇部分村“村改居”及社区区划调整方案》,其中:“村改居”:行政村转社区5个,农村社区转城市社区1个;社区区划调整:撤销现有住户城市社区1个,新设立城市社区1个,调整现有住户城市社区区划10个。由衡山镇提出区划调整意见,于三月底前已完成乡镇程序,现已上报政府审批中。
三、下一步工作
(一)稳步推进实施。按照既定的区域调整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把握好工作节奏与步骤。在调整过程中,充分做好居民的宣传解释工作,通过社区公告、居民议事会、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调整的目的、意义与具体安排,争取居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二)强化配套保障。根据调整后社区的规模、人口数量和服务需求,合理核定社区工作人员编制,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剂等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确保社区有人管事、有能力办事,为新建或调整后的社区充实专业社工人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大对村(居)改居社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确保每个社区都有标准化的办公场所、便民服务大厅、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村(居)改居优化区域调整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定期对工作进展、成效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引入居民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手段,以结果为导向,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村(居)改居工作,为我们提供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全力以赴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联系单位:霍山县民政局
联系电话:3900680
霍山县民政局
2025年6月12日
抄送:县政府办、县人大代表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