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司法局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2024年,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接下来,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及省、市、县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砥砺前行,奋楫争先,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建设统领;深入推进霍山县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认证考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法治建设暨依法行政培训等工作,推动法治霍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持续规范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20号)和《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300号),提高合法性审查质效;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与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工作,对文件的必要性、计划性、合理性是否符合《整治基层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及相关减负工作制度规范进行对照分析、研判评估;指导规范开展乡镇合法性审查业务,探索建立乡镇重大行政决策上下联审机制。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运行工作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工作;研究制定《霍山县行政复议员任命办法》,加强行政复议员规范管理。加强“府院联动”,对行政行为不当可能败诉的行政案件,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主动调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同时,强化重点领域的业务培训指导,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
三、持续做实平安霍山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抓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的日常监管、帮教,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对重点人员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和维稳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和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完善县、乡(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选聘、培训和日常监管,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应用于司法调解之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切实增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针对性、化解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持续加强网络平台运用。加快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进程,实现与司法部、省厅、市局信息系统平台纵向贯通,与有关部门信息系统横向联通,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的线上衔接,跨部门刑事案件线上单轨制办案系统更加高效、便捷,实现社区矫正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监管,有效降低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五、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对“八五”普法工作进行回头看,全面开展自查,梳理查找普法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到位;全面总结“八五”普法成效,迎接中央、省、市“八五”普法终期评估;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全面提升法治乡村建设水准;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职能作用,从全面“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创新“法律援助+N”工作模式,法律援助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更好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公证处与司法所联动,设立公证“巡回办证点”,把公证服务窗口前移至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六、持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家约见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制度,深化“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建设,巩固拓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成效;持续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全面推进涉企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渠道有效化解工作,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与数据部门对接沟通,持续推进《政策服务清单》形式审查工作,促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闭环管理。
七、持续锻造司法行政铁军。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大力推进自我革命,始终做到“忠专实”“勤政廉”,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司法行政队伍。持续加强干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邀请专家和上级部门业务领导开展业务专题培训,与时俱进加强知识更新和观念革新,不断提高队伍服务大局、履职担当的能力。立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重点,深化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每季度分片区组织司法所开展现场观摩,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