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负责人解读

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朱松如局长解读《霍山县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1-04-19 10:56 信息来源: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总的工作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逐步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迈进。依据国家、省市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十三五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客观分析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的背景下制定本文件。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制定本文件有助于更好的厘清年度工作重点,确保年度重点工作、常规工作统筹推进,为十四五谋好篇、开好局。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本文起草由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县生态环境分局根据我县生态环保工作现状与近期目标代为起草,经历了多次县常委会研究审阅,并广泛征求全县相关企业、单位、社会公众意见,最终成文。

四、工作目标

文件确定的2021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环境质量稳定趋好,完成大气、水等约束性指标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三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类以上,东淠河出境水生态考核指数P值控制在0.85以下。按期完成中央省生态环境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五、主要任务

1.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省市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十三五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客观分析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进一步明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细化项目支撑、务实工作举措、统筹计划安排。

2.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专项行动。强化控煤、控尘、控气、控车、控排同向发力,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领域精准施策,城区着重巩固提高,  逐步向乡镇延伸,做到整治常态化、监管精细化、措施长效化。扎实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攻坚,落实精细化差异化监管,促进企业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3.认真做好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认真摸排、分析全县碳排放形势,有序推进减污降碳。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强工业窑炉改造提升,加大经开区集中供热覆盖面,以挥发性有机物收集率、污染设施运行率和污染物去除率为重点抓好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以城边、厂边、路边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治理,突出节假日、夜间、敏感时段、重点工业企业靶向施策、精准治理,合力推进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核心,积极探索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积极支持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转,加快垃圾填埋场垃圾消化进度和臭气监管。加大秸秆禁烧,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零火点。

4.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农村千吨万人及以下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执法检查力度,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划立制工作,加强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执法检查,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大佛子岭新取水口水源地和前进水库备用水源地环境监管,确保城区饮水安全。

5.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污水管网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强化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运维管护机制落实,适时将污水处理设施移交所在地党委政府,加强农村集镇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监管,确保正常运转,杜绝空转现象发生。

6.加强城区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深入排查分析城区护城河、幽芳河、指金河水质污染源强,开展综合治理;督促东淠河生态湿地稳定运行,发挥净化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厂尾水作用,进一步降低东淠河污染负荷。

7.加强工业企业污水收集处理。严格检查工矿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情况,确保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全面推进经开区涉水企业视频监控、在线监测和联网三个全覆盖,提高开发区智慧化监管平台运行效率,全面摸排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建立污水管网一张图管控。

8.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加强全县入河排污口监管,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建立完善一口一档管理。推深做实河长制,充分发挥巡河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适时开展增殖放流。加强三大水库、主要河道周边环境整治,严格管理河道采砂作业,确保岸边有林草、水中有鱼虾。

9.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管控。强化源头管控,完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全过程监管,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白色垃圾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扎实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和防范土壤污染风险。

10.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监管。推进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剩余物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资源化综合利用,深入推进农药使用量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科学安全用药和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技术,加快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开展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提升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使用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11.加强调度,按期完成2021年到期的3个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交办任务,开展中央省市环保督察整改问题随机抽查,确保整改实效,杜绝假整改、反弹等现象发生。

12.建立完善督察整改长效机制,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管生产和管经营必须管环保责任,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推动要我环保我要环保转变,推深做实大环保格局。

13.认真组织开展污染环境类、生态破坏类、环境隐患类三类问题排查,切实抓好市环委会交办的9项责任清单整改销号,重点是非煤矿山(石料加工企业)和尾矿库污染防治问题、垃圾填埋场污染处理和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问题。认真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14.扎实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宣传,提高霍山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完善促进两山转化的资金机制、激励政策、部门协调机制、考核制度及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推行GEPGDP双核算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立足生态优势,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持续把生态+”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因地制宜选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多措并举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切实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15.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探索水资源、竹资源、环境空气资源生态价值表现资本价值,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生态产业化转化通道,把水库变金库,把青山变金山,把资源变财源。探索设立绿色兴农投资引导基金。奖补有特色、能带动、富民强村成效明显的生态农业项目,支持农村电商销售、城市直销直管、农超对接和农产品进社区。支持金融机构完善绿色信贷,促进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的绿色产业发展。

16.扎实推进林草治理。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加大三大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力度。加强霍山石斛等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开展退化林修复,推进废弃厂矿及堆积地、现有林地天窗、裸露地生态复绿。加强自然保护地整合和执法检查,深化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17.扎实推进矿山恢复治理。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禁止开采区域新设矿权。加强露天矿山绿化修复,减少扬尘污染。积极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实现矿山开采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加强尾矿库污染防治监管,积极推进矿山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18.持续推进农村人居提升行动,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扩大,农村改厕、改水管护措施进一步完善,一镇一景、一村一景逐步形成。

19.全力争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进一步总结两山基地成功经验,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指标》和《管理规程》,查漏补缺,完善提高,积极对接省厅、生态环境部,做实做细创建工作,力争成功申报。

20.严格源头把关,杜绝重污染、高能耗项目上马。推进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落地落细,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调整和倒逼作用,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进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21.全面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中心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扎实推进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巩固提高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和两个正面清单成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全面帮扶企业绿色转型,做好六稳”“六保。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环境应急专家库,开展环境应急队伍培训,积极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企业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检查,严防生态环境领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22.认真研究上级政策精神,积极做好大气、水、土壤、生态补偿、生态修复、能力建设等项目谋划和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大别山水生态补偿资金、中央、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支持,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推进资金项目实施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项目发挥环境效益。

23.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垂改工作。认真研究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文件精神,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推进垂改落实到位。理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分局关系,做到条块职责明晰、有合有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进一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

24.认真做好·世界环境周、世界水日、生物多样性日等宣传活动,通过媒体宣传、舆论监督、典型示范、奖惩机制等多种途径,努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原则,鼓励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为导向,在全社会倡导转变消费方式,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争做绿色公民、践行绿色生活。

六、创新举措

本文的制定结合了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文件精神,客观分析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的大背景,兼顾了短期工作和为“十四五”时期我县生态环保工作开篇布局。

七、保障措施

 本文由县主要领导亲自审阅,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并保障实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