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应有之意。今年5月22日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地球家园”的三重愿景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点主张”,呼吁全球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宣布我国率先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我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霍山县生物多样性工作开展情况
霍山县是国家级生态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5.93%,优良的生态环境形成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县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7个,总面积23453公顷,范围涉县内11个乡镇和2个国有林场。域内蕴藏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包括红豆杉,银缕梅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及其它野生珍稀植物2000余种;有包括安徽麝、中华秋沙鸭、候鸟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其它珍稀动物200余种。
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林长制改革,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林长会议制度、巡林制度,建立霍山县林长制信息化(护林员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县级林长41人,开展巡林256次,全县三级林长全年巡林超过1.4万次。同时,县政府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聘请3167名村民组长兼任护林员,配合生态护林员巡山护林,做到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印发了《霍山县公益林跨乡镇补进补偿试点工作方案》,签订了生态补偿协议并落实生态补偿资金,跨区域补偿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持续开展河长制。出台《霍山县县级河长河湖及小型水库养护实施细则》,完善河道长效管护体制机制。县级河长带头开展巡河调研,解决河湖问题7件,镇村两级河长累计发现和解决问题 50余件。完成第三批13条水普以外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和工作,河流长度127公里,划界面积3.75平方公里。将孔家河(鹿吐石铺大桥至东淠河入河口段)申报创建省级幸福河示范河段,已通过市级初验。
三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维护生态安全。足额发放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资金,发放2022年度发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705.02万元,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资金86.54万元;完成林草湿监测36个样地调查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华东院检查验收,完成406个森林督察图斑的现场核实和数据上报,启动541个变化图斑现地核实和数据录入,完成89个草原变化图斑核实处置工作;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严格火源管控,全年开展森林防火集中宣传18次,共散发张贴禁火令4000余张、《森林防火条例》等宣传材料26000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320条;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编制了《霍山县森林防火规划》,印发了《霍山县林业系统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工作督察,整改落实安全隐患3处;全面完成2021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发现的枯死松树清理工作,清理枯死松树42354株,面积73932.7亩,疫点小班224个,全县枯死松树任务完成率为100%;全县实施松树打孔注药保护3.9万株;开展了2022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情秋季普查工作,与2021年秋季普查相比,今年全县病死松树小班数减少14个,面积减少22837亩,株树减少2441株;严格林业植物检疫检查,2022年办理调出业务检疫证书44件,同时对调入苗木、松木及制品等进行复检,加强全面监管。
四是加强保护地管理。开展自然保护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工作,完成2017年以来绿盾点位县级复查和省局下发我县2022年度上半年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线索369个点位的排查;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工作,勘界成果已通过市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制定上报了《霍山县贯彻落实2021年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报告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共性问题7个,其中5个共性问题已申报销号;3个个性问题已于2022年10月底销号1个,下剩2个个性问题将于整改时限内完成整改销号;加强对漫水河蒙古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太阳野生金荞麦保护点监管,扎实开展“长江禁捕”专项行动,县农业农村局和安徽大别山乡村振兴公司在佛子岭、磨子潭水库联合开展增殖放流,有效补充了我县两大水库渔业资源,为保障渔业资源生态平衡,促进水库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县委县政府投入专项经费2亿元,拆除大小网箱27864只,面积170多万平方米。并对历史遗存的坝上渔场100多户居民实行整体拆迁易地安置。加强三大水库湿地水环境保护。
五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2022年完成修复一级古树22株、二级古树31株、三级古树49株,均通过竣工验收和审计;完成应急抢险救护二级古树1株,三级古树9株;编制25株二级古树、40株三级古树的“一树一策”保护修复方案;续签古树养护责任书897份。
六是强化行政执法,保护林业发展成果。开展打击整治“沙霸”“矿霸”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22保护野生动植物清风行动”、森林督察案件查处整改“清零”行动和林区禁种铲毒宣传和林区踏查等工作。共办结林业行政案件93起,行政处罚96人次,罚款76万元,没收野生动物6只、猎捕工具猎夹31个,没收木材13.2立方米,收回林地15669.25平方米,补种树木2860株,移送公安机关林业刑事案件4起;独立设置了霍山县库区水上综合管理执法局,融合入环保、水务、交通、公安、海事、渔业、旅游、安监等涉及水上的权责,下设3个执法大队,进驻三大水库,专司水质管理。
七是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筑牢生态屏障的实施意见(2022-2025年)》,构筑牢森林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屏障、水质安全屏障、大气环境屏障、土壤环境屏障、碳汇储备屏障。
2023年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大合力,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水务局、县水上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县中药产业中心举办以“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共创共建共享美丽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