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2023年组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议、支委会会议各12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3次,全体党员大会6次。深入开展“两违规”专项整治、“以案为戒”等廉政警示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深入开展“创特色争先进”活动,把服务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心任务。
(二)加快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抓“1+1+N”问题验收销号。2017年以来,中央、省交办问题和市县自查问题共232个,累计完成验收销号223个,正在推进9个,其中7个已整改完成正在履行验收手续,2个按序时推进,应于今年11月底前销号的29个问题已全部销号。强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今年自查发现问题共63个,已整改完成59个,剩余4个正在推进。9月、10月分别拍摄并集中观看全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发现并交办问题8个,已整改完成6个。截至10月底自查发现问题共71个,较去年同期增加52个。开展中央、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7年以来中央、省层面反馈我县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核查,共发现5个问题,已立行立改4个,剩余1个正在推进。
(三)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七个专项行动”。对建筑工地共下发督查意见书135份,检查问题226条,均整改完成;开展城区散煤治理集中行动,累计检查各类经营户295家,对1家经营户使用散煤行为监督整改到位;累计排查876辆排放不达标车辆未予通过年审,淘汰各类车辆2296辆,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92辆;加强巡查排查,发现露天烧烤现象2起、餐饮油烟问题56个,均已整改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3家,开展“回头看”6家次;完成涉气工业企业全覆盖检查。加强自动监测站点周边污染源管控。对我县2个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3公里范围内所有污染源进行摸排,共摸排污染源点位73个。认真落实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建立秸秆禁烧监管网,截至目前秸秆焚烧零火点。深入推进“三整治一保障”工作。累计排查并整改问题348个,其中:餐饮油烟61个、建筑噪声44个、工业噪声3个、社会生活噪声235个、异味恶臭5个。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完成2个跨年度续建项目验收,新增项目申报1个,预计带动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2300余万元。
二是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对15个集中式饮用水保护区同步开展规范化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成8个环境整治村、1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5个乡镇提质增效工作任务。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成下符桥镇三尖铺村方家山塘等4条省级黑臭水体、22条县级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开展东淠河水环境问题排查。共计排查19个入东淠河的各类口、闸,监测数据显示,入东淠河各支流水质均达标。稳步实施大别山水环境生态项目。2023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7308万元,共实施涉水生态补偿项目15个,新建污水管网80公里。
三是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对我县涉及的7家企业完成前期企业排查和土壤采样。对12个变更为“两公一住”的地块,按要求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全县产废单位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督促产废企业履行固体废物申报制,严格落实产废、转移、处置在线监管。
(四)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GEP核算,报告显示,霍山县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760.843亿元。开展“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评估,目前已对照“两山”实施方案开始评估工作。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已初步拟定项目投资等关键数据,目前已完成公开招标。深入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2022年度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为“基本稳定”,获得转移支付资金8162万元。
(五)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严格把好环评审批关,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1个,指导企业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92个。强化“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应用,27个企业建设项目环评编制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认真做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工作,对我局“十百千”结对帮扶的15家企业开展走访约90家次,收集并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问题9个。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力度。完成84家持证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及46家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季度执行报告提交任务。
(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截至目前,共立案处罚案件6个,处罚金额17.77万元;受理各类群众来信访投诉238件,办结率均100%;开展各类双随机抽查共37家次。全力推进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106家次,9家问题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工业污染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43家。环境监测工作扎实开展。完成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认真开展常规环境质量监测等工作,获得各类监测数据10万余个。
(七)高度重视环境宣传教育。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刊发《六安市霍山县“三度”协同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打造生态“和襄”,守卫碧水蓝天》等各类新闻报道150余条。 CCTV-13新闻频道、安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霍山县东淠河湿地公园和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果、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霍山太阳乡金竹坪村优美人居环境等内容。围绕环保领域重要活动节点,动员各乡镇、县直单位开展环境宣传活动10余次,组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3次、生物多样性巡林活动1次,参与者约800人次,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效学习载体,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纪律作风等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党员评先评优工作,不断优化党员队伍建设。
(二)高质量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聚焦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和警示片披露问题,一体化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各类问题按时整改到位。认真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第四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三)全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趋稳趋好。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七个专项行动,加强建筑扬尘、工业企业VOCs等重点环节监管。强化乡镇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城区烟花爆竹禁放等巡查力度。二是推动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抓好治理工作。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巡查。狠抓项目谋划及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入库成功率。三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小型养殖户管理,提高粪污收集处置率。加大涉危废工业企业检查力度,加强医疗废物处置指导,强化危废规范化管理。
(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认真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信访调查回复及污染源溯源等工作;谋划部署2024年监测计划,细化落实各项监测指标任务;认真做好迎接2024年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准备。
(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编制年度GEP核算报告;创新宣传形式方式,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做好2024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与评价、乡村生态振兴等工作;完成年度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