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反应较为强烈,相关投诉举报数量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回应解决群众关心的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六安市整治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专项行动方案》(六环〔2023〕69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认真落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全面开展整治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通过实施专项行动,全县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同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保持投诉举报数量逐步下降趋势,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环境问题。
二、整治措施
(一)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整治措施
严格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和《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B34/T 4139—2022)要求,推进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治理。餐饮服务单位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督促其限期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对油烟净化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督促及时整改、定期清洗维护;对超标排放油烟的餐饮经营单位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对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对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及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及时排查引导,采取另选新址、更换经营业态等措施,源头推进问题整治。(牵头单位:城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住建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噪声扰民问题整治措施
1.严格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治理。根据企业噪声源、噪声防治措施、噪声排放和周边噪声敏感点情况,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噪声源管控,完善减振降噪措施,合理安排夜间生产时间,尽量减轻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牵头单位:生态环境部门)
2.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治理。根据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减少对周边群众工作生活的干扰。(牵头单位:住建部门)
督促施工单位按夜间施工许可要求的夜间施工时段进行作业并落实减振降噪措施。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致使建筑施工噪声超标排放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对拒不整改的,依法责令暂停施工。(牵头单位:住建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持续开展严查机动车“炸街”等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行为。(牵头单位:公安部门)
督促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干线两侧存在居民住宅且夜间交通噪声超标的路段,采取隔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减少对周边群众生活环境的影响。(牵头单位:交通运输部门、住建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治理。对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开展娱乐、体育健身、餐饮等活动和建筑物室内装修活动过程中产生噪声扰民的行为,加强教育引导、责令整改;对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依法实施处罚。(牵头单位:公安部门、住建部门、城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工作步骤
(一)建立台账。8月制定“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方案,各相关部门对2023年1-6月所有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梳理,对未整改完成问题分领域建立问题台账,对新发生的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投诉举报问题,及时更新问题台账。
(二)对账销号。根据问题台账,分别制定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清单和噪声扰民问题清单,逐个问题明确整改措施、目标任务、整改实施单位、验收(监管)单位和整改完成时限。
(三)集中整治。9-11月为集中整治期,各相关部门根据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按照清单要求有序推进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不等不靠、立即启动整治。问题整改完成一个验收销号一个,对验收销号问题适时进行回访,确保整治效果,防止形式主义。
(四)总结提升。12月15日前各相关部门分别全面汇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明确部门和属地职责分工,建立制度规范,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对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的有效管控。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协调小组。为统筹推进此项工作,成立“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协调小组(附件1)。各相关部门要参照成立协调小组,细化任务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作为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要逐个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和验收监管单位;县直部门按照本方案职责分工,加快落实“查处一体”,提高监管效能。同时要积极对接属地政府,充分发挥各社居委、村委会的属地管理优势,妥善处理和化解整治工作遇到的矛盾和纠纷,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餐饮油烟、噪声污染治理工作格局。
(三)完善长效机制。在整治过程中,要研究建立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治理长效机制,从城镇规划、监督管理、宣传引导等方面加强源头管控,明确部门和属地责任分工,常态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动、信息共享、问题移交等工作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治”。
(四)加强考核监督。县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参照省、市级做法,按月通报各相关部门“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将其纳入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为“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环境。
六、材料报送
各相关部门于8月上旬将问题清单(附件2、3)报送至县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加盖公章),同时抄报市直主管部门;县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送至市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第一次报送材料时一并报送工作联系人;自9月起,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专项行动问题整治完成情况(附件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