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安徽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等精神,扎实提升霍山县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印发了《霍山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2〕82号)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安徽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年)》《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六安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部署,霍山县组织编制了《霍山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30年)》,以指导霍山县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形成以粪肥还田利用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新格局。
二、《规划》编制依据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规划》起草过程
(1)2023年9月,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委托安徽晟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霍山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30)》(以下简称《规划》)。
(2)编制小组查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安徽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资料,对霍山县畜禽养殖现状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等工作,综合研判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大问题,对重点工程等进行讨论与沟通。
(3)2023年10月,针对霍山县畜禽养殖实际情况及环境现状,整合资料,编制《规划》初稿。
(4)2023年11月,《规划》初稿完成后,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霍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进行函审并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按照意见及采纳情况对《规划》进行修改。
(5)2023年12月,《规划》依法定程序公示、颁布实施,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四、《规划》发展目标
到2030年,全县畜禽养殖业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基于种养循环的资源化利用体系基本形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基本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逐步实现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达100%。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监管,规模养殖场年度执法检查做到全覆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主监测覆盖率达到上级考核要求。
五、《规划》主要内容
主要包含总则、区域概况、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等八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凝练编写基本原则和需要遵循的相关法规依据,指出规划范围、基准年和规划期限,形成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区域概况,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概况。从全县畜禽养殖现状、污染防控基础以及种养结合现状三个层面分析了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临的态势。根据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控举措以及典型经验,归纳总结我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从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排污许可核发等角度提出了规划期间的主要目标。通过对全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测算和各乡镇规模养殖场需配套土地面积测算,总体把握当前各乡镇发展畜禽养殖业所面临的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明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总体要求、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和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等四个大方面的重点任务,着力构建形成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产业化综合利用为主线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体系。
第五部分:提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优化建设、畜禽粪污转运及有机肥生产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病死畜禽无害化设施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建设五大工程。要求规模养殖场建设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粪污农田沼液利用工程和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等。
第六部分: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两方面分析《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所需争取的财政资金。结合霍山县财政实际,推动财政补贴、业主自筹、社会投入等多种资金支持政策落地,逐步建立财政、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保障。
第七部分:规划实施后,根据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进程,以及对霍山县畜禽养殖行业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社会、环境、经济方面的效益。
第八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加强科技支撑,增加技术创新、加强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六、《规划》创新举措
一是提出2023-2030年间的规划目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措施更加完善,直连直报平台进一步完善,关键基础设施和粪肥还田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畜禽养殖业布局日趋合理。
二是提出实施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优化建设、畜禽粪污转运及有机肥生产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病死畜禽无害化设施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建设五大工程。
七、《规划》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联动,严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调度、检查、督办、通报制度,确保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顺利实施。通过多部门联合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性监督等多种监管方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日常监督和执法管理。
逐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政策扶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把畜禽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发挥行业协会、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通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规划、水务、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协同,建立政策扶持机制,有效推进畜禽养殖产业配套水、电、土地等配套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