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为“霍山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是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识别威胁因素、分析保护成效的根本途径,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的重要基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各缔约国查明本国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强调“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方向。202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2022年12月,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我国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大会围绕“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顺利完成会议议程。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向高级别会议开幕会致辞,并提出了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点主张”,为会议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大会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将指引国际社会携手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推动生物多样性恢复进程,共同迈向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
按照《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方案〉等3个文件的通知》《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工作任务清单〉的函》安排,我县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023年需要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2023年10月,我局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开展了霍山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
项目调查目标为:掌握霍山县物种资源现状,系统评估霍山县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数量等现状,采集电子标本建立相关物种的名录和编目数据库。与历史调查资料比较,深入分析生物物种资源变化因素,评估主要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科学制定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提出新时期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
项目调查范围为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全域,根据《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方案》要求,霍山县属于第二批次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安徽境内)。调查区域基本覆盖本县域内的生态红线区域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如山地森林、灌丛、山坡草地、河岸或河堤人工林、公路边人工林、农田杂草植物群落等,以及县域内存在的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调查对象包括生态系统、物种(陆生高等植物、陆生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淡水水生生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
2023年10月-2024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组织专业调查团队按照《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行动指南》和《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指南》要求开展实地调查,陆生高等植物共开展9次野外调查,哺乳动物共开展4次调查,鸟类共开展5次野外调查,两栖爬行类共开展3次野外调查,陆生昆虫共开展5次野外调查,大型真菌共开展6次野外调查,水生生物共开展8次野外调查,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共开展8次野外调查,并于2025年1月2日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高等植物157科613属1265种,哺乳动物6目17科29属37种,鸟类18目57科136属232种,两栖类和爬行类4目24科46属64种,陆生昆虫16目151科1022种,大型真菌2门14目45科72个属106种,鱼类物种6目16科40属43种,底栖动物物种3门8纲33种,水生维管植物30科42属49种。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调查共鉴定、编目霍山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146个。
本次调查到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为银杏、南方红豆杉、霍山石斛、银缕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5种,包括荞麦叶大百合、七叶一枝花、香果树、小勾儿茶等。发现安徽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0种,包括刺楸、青檀、小叶黄杨、天目木姜子、黄精、青荚叶等。中国特有种291种,包括野百合、牯岭藜芦、华鼠尾草、女贞等。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安徽麝和小灵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貉。安徽省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花面狸和鼬獾;安徽省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小麂、黄鼬和猪獾。被评为濒危的有1种(EN):安徽麝;被评估为易危(VU)的有1种:猪獾。通过时空生态位分析,磨子潭镇一带的山脉野生动物分布较多,丰富度最高。
国家级保护鸟类4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包括白冠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白鹤、白枕鹤、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包括鸡形目的勺鸡、雁形目的小天鹅、鸿雁、白额雁、鸳鸯,鹈形目的白琵鹭,鹃形目的小鸦鹃,鹰形目的凤头蜂鹰、黑鸢、黑翅鸢、黑冠鹃隼、白腹隼雕、白尾鹞、凤头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雀鹰、苍鹰、灰脸鵟鹰、普通鵟,鸮形目中的领角鸮、红角鸮、日本鹰鸮、领鸺鶹、斑头鸺鶹、短耳鸮,佛法僧目的白胸翡翠、蓝喉蜂虎,隼形目的红隼、燕隼、游隼,雀形目中的仙八色鸫、画眉、红嘴相思鸟、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白喉林鹟、蓝鹀。
两栖爬行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分别为有尾目的大鲵、商城肥鲵、安徽疣螈和无尾目的虎纹蛙、叶氏隆肛蛙,龟鳖目的乌龟。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其中安徽省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分别为安徽树蛙、大别山原矛头蝮、原矛头蝮。安徽省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为中华蟾蜍、布氏泛树蛙、大树蛙、铜蜓蜥、刘氏石龙子、宁波滑蜥、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
陆生昆虫共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种,为拉步甲,国家“三有”野生动物四种,双叉犀金龟、眼纹斑叩甲、中华蜜蜂、宽尾凤蝶。
大型真菌中列为近危(NT)等级2种,为牛樟芝和树舌灵芝;中国特有种3种,为牛樟芝、大果鹅膏和椭孢拟干蘑。重点食用菌12种,药用菌26种,有毒菌22种;8种兼具有食用和药用功能。
本次霍山县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初步摸清了霍山县各类群生物多样性现状,尤其是重点保护物种的分布情况,建立了霍山县生物多样性名录,为霍山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