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吴忠怀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收悉,现将该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霍山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做好特色产业增值大文章为主线,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五大”行动,阔步走出一条具有霍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2022年霍山县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均位列一类县区优秀等次;2023年申报的太阳乡金竹坪村、磨子潭镇宋家河村、上土市镇陡沙河村、漫水河镇新铺沟-道士冲村(跨村连片推进)和2024申报的磨子潭镇龙井冲村、单龙寺镇扫帚河村、但家庙镇花石嘴村、落儿岭镇古桥畈白云庵片区(跨村连片推进)成功获批创建2023年和2024年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霍山县连续两年成为全省获批创建精品示范村最多的县之一。
一、市场资本赋能,打造产业振兴的示范
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借助资本力量,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是助力土特产“出山”。遵循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培育打造“霍货有名”县域公用品牌,统一标识注册,源头认证管理,搭建霍货有名电商平台和“1+16+8”“霍货有名”实体店(1个县级馆、16个乡镇馆、8个精品示范村馆),让山货凭“身份证”走出“深闺”。开发“小”包装产品,让石斛、茶叶等地标产品“穿上新衣”,走进游客手中,现已开发各类小包装产品86种,邮政文创类产品24种。同时,在沪设立直销门店10个,县内13家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优质农产品进入上海市“鱼米之乡”农产品销售平台。二是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借助市场的力量、资本的优势,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如,引进江苏华强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上土市温泉小镇,被评为全国珍稀温泉,全省唯一;引进景盛文旅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大别山滑雪场,2023年当年签约、当前建设、当年运营,54天雪季接待游客8万人,综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迎驾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六万情峡景区,旺季日均游客突破1万人。三是吸引广大游客“进村”。三年来,整合资金4.05亿元,支持民宿开发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目前全县共有民宿600多家,遍布霍山最美环线及重点景区周边,形成了磨子潭堆谷山、太阳乡金竹坪、诸佛庵画家村、落儿岭六万情峡、上土市陡沙河温泉等近十个民宿集聚区,大别山风景道民宿风景带初步形成。2023年,全县民宿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7亿元,民宿产业成为带动乡村旅游、促进产业振兴的有力支撑。
二、内育外引并重,打造人才和聚的示范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一是唤醒“原乡人”。组织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强化村级干部培训,着力为村(社区)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村情村务的后备人才,2023年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产业人才就业需求,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开展家政、徽菜师傅、农村实用技术等各类技能培训,培训学员2918人次。积极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服务主体+农户”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类农业农村人才717人。二是唤回“归乡人”。依托“鸿雁回归”平台,大力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加大乡村返乡创业扶持力度,举办“创享霍山”IYB创业培训班,2023年新增返乡就业创业人员3300余人。如,磨子潭镇返乡创业青年程浩,创建了以霍山茶旅文化为核心的、多维度产品聚合品牌“鑫茗雨”,并竭力打造500里六安茶谷重要节点——宋家河古村茶栈,这也成为全省首批精品示范村宋家河村的核心建设区域;诸佛庵镇返乡青年卞正勇,返乡投资建设画家村艺术露营地。三是唤来“新乡人”。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新风貌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他们从城市到乡村,编织田园梦想,让霍山乡村振兴充满无限可能。如太阳乡引进江苏民宿经理人胡杰、隋泽华等,投资建设高端民宿,引进先进民宿管理理念,成为乡村推介官、乡村规划师、乡村运营师【今年5月21日,太阳乡成功举办首届“深耕2024”大别山(霍山)民宿客栈交流会暨民宿客栈运营培训班】。
三、守正创新结合,打造文化和盛的示范
着力讲好红色故事、历史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展示乡村群众新形象,演绎和美家乡新变化。一是大抓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修缮改造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革命旧址和烈士故居,讲好红色故事。但家庙镇围绕舒传贤故居、诸佛庵镇围绕刘淠西故居等,打造红色基因教育传承基地,每年吸引近2万名党员干部参观感悟。二是大抓传承发展。深入实施振兴乡村文化“六个一”工程,即每个精品示范村修订一个村规民约、原创一首村歌、打造一支村级文艺队(镇团村队)、建成一个“四季村晚”节目库和展示一桌富含地方特色的美食。通过打造地方文化IP,展示各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群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如,磨子潭制定MO+计划,打造“磨茗而来”特色品牌。三是大抓“活化”利用。诸佛庵镇仙人冲画家村立足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对老三线厂闲置资产进行重新规划利用,把艺术带入乡村,集民宿、艺术馆、军博馆于一体,激活乡村发展潜在增长点,年接待各类研学团队5万余人次,带动就业300余人,为乡村经济“解锁”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东西溪乡月亮湾作家村在保留原三线厂房特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基地、淮河书院永驻地和江淮文学联盟永驻地,目前已有18位中国作协会员签约入驻。
四、建设管护一体,打造生态和居的示范
坚持因地制宜、常态长效,将一张张和美乡村“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一是规划编制“一张图”。坚持因地制宜、节约集约,突出特色产业规划布局,以产业分区布局和地域特色为基础,开展村庄规划编制。邀请南京博地源空间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欣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设计公司参与乡镇规划编制,开展陪伴式服务,确保规划编制高质量、高水平。二是建设项目“一套表”。针对所有精品示范村依据创建方案制定项目表和“甘特图”,强化调度、加快推进。截止2024年6月底,2023年精品示范村:一般债资金投资项目29个,已完工17个,完工率58.6%;已支付一般债资金2142万元,支付率53.6%;社会资本投资项目24个,已完工8个,完工率33.3%,合计已投入社会资本34709万元。2024年精品示范村:一般债资金投资项目19个,已开工17个,开工率89.5%(其中完工2个);社会资本投资项目18个,已开工15个,开工率83.3%(其中完工7个),合计已投入社会资本10869.2万元。三是后续管护“一条龙”。进一步明确沿路沿线、房前屋后、安全饮水、公共设施、绿化亮化、卫生厕所、污水处理等管护范围和工作责任,划分责任区和管护片,一体化推进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坚持“县乡财政拿一点、村集体经济补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设立和美乡村长效管护基金,对工作实绩实行季考评和年考核,与年度管护资金分配挂钩,严格兑现奖优罚劣,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管护机制体制。
五、自治智治融合,打造治理和谐的示范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乡村治理载体,不断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一是构建“党建+全科网络”体系。深入推行“党建+全科网格”,建强乡镇“一站三中心”,深入推广“一合两联”经验做法,构建标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品牌。依托网格体系,培育打造“但说无妨”“落地有声”“诸事如意”等基层治理品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召开“田埂会”“板凳会”,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心中的急难愁盼变为“履职清单”,形成了推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2023年全省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显示,我县群众安全感程度指数99.11%,位居全省第2位,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三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革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在宋家河村建设未来乡村馆【建筑面积120㎡,总投资200万元】,通过实施数字乡村APP、数字沙盘、可视化一张图以及公共区域安防监控系统等亮点工程,由原先的线下“网格化管理员”转变成线上“数据”对宋家河村进行全面、实时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优化。该馆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便民服务、安防监控、防火防溺水、智能养老、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潜能。
六、资金政策保障,凝聚乡村振兴的合力
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每年从县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安排20%,重点对升级改造省级中心村进行支持。积极谋划申报专项债项目,优先用于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在分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以及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补助资金等项目资金时,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倾斜。强化金融支持,分产业、分环节制定专项金融产品,建立农业领域“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用地保障,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新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时,预留机动建设用地指标以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用地需求。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大力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等存量建设用地,农村小学校舍等闲置资产用于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依法依规运用市场化手段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用地需求。
虽然我县在实施“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仍有一些困难和不足,如要素保障仍有制约、产业能级仍待提升、城乡物流体系不健全成本高、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小而弱,等等。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对表市委各项部署要求,进一步开拓思路、优化打法,努力打造更多和美乡村新亮点。一是坚持“连片发展”,做好“一河两岸四地五镇”【“一河”,即东淠河;“两岸”,即东淠河两岸;“四地”,即佛子岭—历史文化名地,迎驾厂·黑石渡—生态产城高地,诸佛庵—艺术产业基地,落儿岭—休闲文旅胜地;“五镇”,即衡山镇、佛子岭镇、落儿岭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文章,依托迎驾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抱团发展、错位发展,全力打造大别山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安徽样板片;二是坚持“连线发展”,做好大别山国家风景道文章,坚持“一条环线、一套设施、一组营销”全域开发理念,全力打造“文旅+农旅+康旅+体旅”四位一体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三是坚持“联动发展”,按照党政统筹、区域联动、多方参与的思路,坚持规划联动实施、环境联动提升、产业联动发展、组织联动共建、资源联动投入,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凝聚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感谢您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以建设具有皖西风韵霍山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为抓手,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地干,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由点及线、连线扩面,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霍山样板。
承办单位负责人:万志行
承办责任人:魏 伟
联 系 电 话:0564-5038275
2024年6月26日
抄送:县人大办、政府办。
霍山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4年6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