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霍山县林业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霍山县林业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5-06-26 16:59 信息来源:霍山县林业局  字体:[  ]

县政协农业农村委:

您提出的“让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竹产业基本情况

霍山县是长江以北唯一的“中国竹子之乡(县份)”,是安徽省四个“中国竹子之乡”县份之一,地处毛竹自然分布北缘,全县现有竹林面积约51万亩(毛竹林占比98%),约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3%,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中部各乡镇,亩均立竹数量约220根,立竹总量约1.1亿株,理论年可采伐量1800万根,约40万吨,由于受集材运材道路及劳动力限制,约有25%左右的竹林难以采伐利用,约有30%的竹林未能实现集约经营,近年每年实际毛竹采伐量约1400万根,近32万吨;年竹笋采集量约1.1万吨,一产总产值超过2亿元。

霍山毛竹原材具有接近北方销区的地理交通运输方面的自然分布优势;霍山毛竹具有径粗、梢贯、壁厚、韧性好、抗性强等特点,具有加工利用率较高且不宜变形的优势;霍山竹笋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霍山冬笋中蛋白质和可溶糖含量高于福建、浙江,竹笋品质更加优良。

我县笋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县经济开发区、诸佛庵、黑石渡、落儿岭、衡山镇,拥有较为发达的竹材加工体系,年毛竹加工量约1600万根。经统计,二产总产值10亿元。

全县现有5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规模以上竹类加工企业合计115家企业和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近5000人。产品类别包括竹地板、竹家具、竹重组材、竹胶合板、竹木复合板材、竹日用消费品、竹再生利用产品等,是全国竹地板、竹重组板、竹胶合板、竹日用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以上产品均在“以竹代塑”产品目录范围。

二、近年来的主要做法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2013年,我县在省内率先成立竹产业发展局(已变更为林竹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指导竹类一、二、三产工作,竹业局成立以来,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完成编制《霍山县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确立了“主攻二产、提升一产、拓展三产”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2025年竹工作重点  

(二)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动笋竹加工业发展。立足毛竹资源优势,组织人员到竹产业发展好的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推介霍山县竹产业。2022年,“双招双引”投产的安徽万青竹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立方米竹香刨花板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3亿元,2023年8月开始投产,当年实现产值9000万元2023年引进总投资8亿元的恒鑫竹制品加工项目,产品为以竹代塑、以竹代木(咖啡棒、竹香签、刀、叉、菜板等产品),车间已完成建设,正在试2024年签约万森重组材板材项目,项目投资1亿元。

(三)成立霍山县竹产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2024年组织成立霍山县竹产业协会,通过成立竹产业协会,搭建行业同政府部门联系平台,加强会员对外交流合作,建立规范有序的竹产业发展秩序,避免市场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竞争,促进企业抱团集聚发展。

(四)建设竹林运材道,降低培育采运成本。为解决毛竹“下山难”难题,“十四五”期间,县政府筹措资金新建竹林运材道400公里,按每公里运材道受益面积300—500亩的密度标准,“十四五”以来已修建380公里,财政补助由4万元/公里提升到6万元/公里,投入达2000万元。

(五)培育高效笋材两用林,增加竹林产出。“十四五”期间,县政府筹措资金每年安排2000亩高效笋材两用林培育任务,落实在毛竹主产区乡镇,高效笋材两用林培育要求连片50亩以上,实施砍灌、竹林结构调整、开沟或垦复施肥等培育措施,年来,已完成9111亩,投入补助资金达550万元。

三、2025年度竹产业工作重点

(一)培基固本,提质增效竹业一产。

1、加大竹林运材道建设力度,降低培育采运成本。“十四五”以来,我县已修建竹林运材道380公里,但现有的竹林运材道仍旧不能满足竹农要求,为解决毛竹下山难问题,2025年,全县新修建竹林运材道140公里,每公里补助资金提高到7万元,通过竹林运材道建设,使我县每年毛竹下山数量由现有的1400万根提高到1600万根。

2、培育高效笋材两用林,增加竹林产出效益。继续实施每年2000亩的高效笋材两用林培育,通过实施砍灌、竹林结构调整、开沟或垦复施肥等培育措施,合理采伐毛竹,改变竹农竹笋采集落后观念,增加竹林产量,提高竹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

3、组建毛竹专业采伐队伍,严把毛竹采伐和收购质量关。竹产业协会通过联农助农机制,组建毛竹专业采伐队伍,对队伍开展培训,实行科学采伐,引导竹加工企业从严把关毛竹收购质量,对三年以下的嫩竹禁止收购,建立规范有序的竹产业发展秩序。

(二)转型升级,扶优壮强竹业二产

4、通过“双招双引”,延伸竹产业产业链。针对我县竹质建材、竹缠绕复合材料、竹原纤维、竹质生物基材料、竹生物活性产品、竹笋深度加工等新型产业短板,按照补链强链延链思路,着力引进竹加工亿元以上项目。重点引进规模较大外贸性企业落地霍山,有力推动竹产品FSC认证、国际贸易等业务取得实效。

5、谋划建立笋竹加工产业园,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利用国家储备林项目,按照适度集中、固定选址、共享利用的原则,在竹资源集中、交通便利、竹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或县经济开发区新建污染可控的笋竹加工产业园以利于节约集运成本,集中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充分发挥竹产业集群效应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推进竹产业集中集聚。

6、抢抓“以竹代塑”机遇,助推竹加工企业发展。为霍山恒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和霍山县丰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省级“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在国家支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现有基础好、潜力大的竹加工企业,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三)拓展思路,融合发展竹业三产

7、大力发展竹产业新业态。充分利用优质的竹资源基地,扩大霍山石斛林下种植规模,试验在黑石渡镇开展黄精林下种植。支持发展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康养产业,打造“大别山第一竹海”“佛子岭大林竹海”等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8、积极发展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在诸佛庵镇建立竹文化馆的基础上,推动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生产,加快推进竹产业与教育、文化深度融合,鼓励建设竹生态科普教育研学基地等,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进一步打造竹林文化旅游品牌。

9、加强竹产业品牌营销推介。引导和鼓励竹产业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和国内知名博览会、展览会和推介会,结合丰收节等重要节庆活动,不断加大具有霍山特色的竹产业拳头产品营销推广和品牌宣传力度,让霍山县竹产品立足霍山、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丰富的竹资源优势,确定“提质增效一产、扶优壮强二产、融合发展三产”的发展目标,以加工制造业带动为主引擎,突出笋材并重发展,推进霍山竹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下一步我县将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理清工作思路,力争在竹产业发展上录求新的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6月9日

 


办复类别:B类

承办单位负责人:胡圣祥

人:汪  

0564—5022145


抄送:县政府办、县政协提案委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