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商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做实皖美消费,积极扩大内需,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民生工程,使商务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1、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开展作风转变。局党组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较好完成“一岗双责”职责,紧抓意识形态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聚焦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排查廉政风险防控,倡导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严格执行“三公经费”规定,修订《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2、加快商贸流通发展,促进消费快速增长。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启动《霍山县商业网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长远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项目,推进《霍山县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债项目,支持中合万广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推进缘圆缘工贸有限公司省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项目建设,加快招引商户入驻凯耀汇、第一乐商业街、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经营,跟踪东大街特色商业街项目进展,截至目前,兑付中央、省市项目资金369.45万元。二是深入实施皖美消费行动。对标省、市党代会精神,制定了《“皖美消费 乐享霍山”2022年促消费工作方案》,先后组织举办了2022年霍山县网上年货节、霍山黄芽云开茶、“新徽菜、名徽厨”龙虾节、第二届霍山养生药膳美食旅游文化节级首届“新徽菜、名徽厨”专项职业技能竞赛等线上线下销售,宣传推广六安市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文旅消费券等活动、通过多渠道拉动消费市场增长,提振消费信心。三是加大纳限入统力度。月度纳限3家,培育准限上商贸企业25家。四是推动暖民心行动。按照“放心家政”、“文明菜市”等行动方案,高效率完成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360人次、新增培训396人目标任务100%,成功申报霍山徽姑娘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员工制家政企业,推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一人一码一卡”,支持家政单位开展服务工作,规范家政行业发展。配合县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做好文明菜市提升行动。支持诸佛庵镇集镇菜市场新建、金昆绿色农超升级改造,确保现有农贸市场全部达标。
3、对标沪苏浙措施清单,外向型经济稳步推进。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研究学习沪苏浙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借鉴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二是创新应对稳出口。支持世林照明、六合工贸等企业采取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广交会、投洽会、华交会等展会,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增强市场份额等多种方式稳外贸、扩增量。三是狠抓政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兑付2022年省市外贸政策资金184.6万元、2021年县级物流补助356.6万元,惠及52家企业。四是加强引导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加强与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支持安徽优胜美塑胶等企业“走出去”。
4、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示范项目提档升级。深入推进2022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二次支持县”提档升级目标。一是不断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指导成立了霍山县电子商务协会;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协调融资贷款500余万元;推进“霍货有名”县域融媒电商平台,支持“融媒体+电商+产业+农户”的应用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邮快合作到村”,打通“农产品进城”和“优质商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支持乡镇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和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建设;提升电商村级站点服务功能;培育电商经营主体366家。二是不断加大直播经济培育力度。以大别山乡村振兴直播基地为平台,引进专业MCN机构运营,重点开展培训、孵化账号、培育直播人才、直播销售霍山本土产品等活动。截止目前,已成功孵化直播账号20余个,直播基地实现直播网销额超1000万元,累计直播带货网销额超5000万元。2022年我县以石斛、茶叶为主农产品,再次上榜2022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三是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优质跨境电商企业落户霍山,助力霍山优势产品拓展国外市场。目前,引进安徽中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等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已对全县30余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培训和指导,为13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制定了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帮扶计划,23家跨境电商企业与园区签定协议,正在申建省级跨境电商园区。四是持续开展农村电商培训。1-9月,累计开展了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电子商务主题培训班、企业培训班、电商下乡培训班等1800余人次。
5、建立包保联系制度、助企纾困优环境。一是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大宣讲、大调研、大帮扶”集中行动,梳理助企纾困政策清单,全局干部职工实行包保联系制度,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点对点开展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二是牵头做好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组织专班,深入走访有增长点的外贸企业,纾企助困,推动企业扩增量。协调县交运局提高跨省通办的办结率和办结成功率。组织全县34家外贸企业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推动进出口企业通过安徽版本“单一窗口”办理业务,提高口岸信息化。三是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复工复产和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商贸企业租赁国有资产减免3个月房租等政策,截至目前,及时兑付中央、省市县政策性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极大地缓解了疫情负面影响。
6、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有力。一是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题会议,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反恐防暴演练、民爆公司“五个一”活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立5个专项工作组,推进民爆行业三年专项整治,开展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城区商贸领域自建房屋安全、重点单位反恐怖等专项整治,全面摸排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生产情况,实行“一企一策”管理,今年以来,对全县42家加油站(点)、城区内13家大型超市、1家民爆公司、4家规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家报废机动车回收网点,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100余次,发现80多项安全隐患和相关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开展燃气使用安全“百日行动”,共排查城区餐饮企业602家,发现一般隐患700余个,整改已达99%;开展城区商贸领域自建房排查400余家,经第三方鉴定隐患自建房屋33家,录入房屋建筑和市政实施调查系统400余户。三是常态化督查重点商贸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商场超市、加油站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落实重点商贸企业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的主体责任,指导商贸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加强进口非冷链集装箱物品物防监管,截至目前,共检测报备货物57个批次101.55万公斤;进口物品接触人员和外环境核酸检测128人次处置上级物防监管组交办协查涉疫物品2次;处置我县2家企业购置中风险地区购买原材料2次;全面排查进口水果3次、桌面演练(培训会)2次等;四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餐饮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指导餐饮企业有序恢复堂食经营。五是制定《霍山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乐尔辉等7家商超14个门店承担生活必需品保供任务,建立日报制度,发放重要生活物资保障车辆通行证29张。
7、持续推进双招双引,扎实做好“双包”帮扶。积极对接苏州迪茵泰克电子商务项目、温州徐立群铸造深加工外资项目、日亚星新能源电池外壳加工等项目,截至目前,引进项目1个,续建项目2个,重点线索项目3个,外出招商6次。切实履行“双包”责任,按节点走访调研,扎实推进2022年帮扶工作,支持帮扶陈家畈村建设高山蔬菜、养殖、粽叶开发、红灯笼等项目,帮助与县内企业沟通对接,多渠道销售山芋、粉丝等农副产品。安置村内和外出务工返乡群众5人就业,其中脱贫户2户,每户1人。
较好推进平安建设(综治、扫黑除恶)、统战、双拥、精神文明、工会、老干部、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我县商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限上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受全球疫情和产业供应链不稳定,外贸企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发展。三是缺乏外贸、电商专业人才。四是招引优质外资项目难。
三、2023年工作安排
1、激发消费市场新动力。继续加大限上商贸主体培育力度,好中选优,真正把成长型的优质商贸企业纳入限上管理;持续推动放心家政、文明菜市、新徽菜名徽厨等暖民心行动,加大对放心家政培训力度,升级改造保安、大化坪镇、佛子岭镇3家农贸市场;继续开展“皖美消费 乐享霍山”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引导商场、超市、餐饮和电商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活跃消费市场;加大商业体系建设,重点谋划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
2、培育外贸外资增长点。继续加大信贷扶持政策和物流补贴等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积极性,鼓励我县中小企业自营出口;加大招商力度,优化外资结构,提升我县公用型保税仓功能,深挖有外资背景,增加利用外资额。
3、大力培育直播经济。以“数商兴农、振兴乡村”为主题,持续推进农村电商转型升级,加快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全县乡村干部、企业、农村站点等开展直播培训,大力培育发展直播经济;推进“邮快合作到村”,发展统仓共配进村模式。
4、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推进全县商贸系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消防、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餐饮场所燃气、自建房屋等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重点人群包保责任;持续开展商场超市、大型综合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