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出台背景
为深刻汲取省内外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教训,根据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六安市商务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六商运函〔2025〕8号)要求,结合县级商务部门工作职责,特制定本方案,旨在全面排查整治全县商务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风险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方案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专项整治,系统治理动火作业安全隐患,有效管控重大风险,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三、方案研判和起草过程
在市商务局、县安防委的指导下,依照市县文件要求,紧密结合本县商务工作实际情况,于4月7日起草了方案,经过充分讨论研究修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针对性。最终由分管负责人核稿,主要负责人定稿,并下发至各商务行业领域重点企业。
四、工作目标剖析
聚焦商务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督促落实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同时,督促商贸企业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和安全措施。
五、主要内容深度解读
专项行动开展时间从2025年4月起至2025年12月底。
健全台账底数,落实审批备案。摸排商务领域涉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机具设备及作业人员信息,建立设备和人员管理台账,督促相关场所明确安全责任。督促人员密集场所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审核作业人员资格,监督动火作业审批流程,推动动火作业备案工作。
开展安全培训,深化隐患排查。配合相关部门督促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升作业人员实操能力。按照“谁的场所谁管理,谁动火谁负责”原则,督促指导商贸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排查隐患,确保隐患整改闭环。
营造良好氛围,强化科技赋能。发动商场超市等商贸企业利用电子大屏等开展安全宣传,开展警示教育,督促企业张贴宣传海报。协助应急管理部门利用安徽省电气焊监管服务平台,对商务领域电气焊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动火作业源头管控。
严格监管执法,协助事故调查。配合执法部门对商务领域动火作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协助调查事故,落实“四不放过”原则并长期坚持。
六、创新举措
健全台账底数。协助相关部门摸排商务领域涉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机具设备及作业人员信息,建立设备和人员管理台账。
落实审批备案。协助相关部门督促人员密集场所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审核作业人员资格,监督动火作业审批流程,确保安全措施落实。
强化科技赋能。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对电焊机“加芯赋码”, 这一创新举措应运而生。并赋予其独一无二的专属二维码,构建起一套严密的 “一机一芯一码” 智能化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方面,它大幅提升了电焊机作业的安全性。通过严格的人员资质审核和作业流程管控,从根本上杜绝了无证上岗和违规作业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七、保障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提高认识。县级商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督促企业要充分认识专项行动工作重要性,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确保工作落实。
压实责任。督促商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和安全措施。
统筹推进。将动火作业专项行动与其他安全整治工作同步推进,构建协同整治体系,对工作不力导致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
加强协调。及时与县安防委及其他成员单位沟通,定期汇报工作进展,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维护商务领域安全形势稳定。